
二十六、二僧卷廉
清涼大法眼,因僧齋前上參。眼以手指廉,時有二僧同去卷廉。眼曰:“一得,一失?!?/p>
無門曰:且道,是誰得誰失?若向者里著得一只眼,便知清涼國師敗闕處。然雖如是,切忌向得失里商量。
頌曰:卷起明明徹太空,太空猶未合吾宗,爭似從空都放下,綿綿密密不通風。
一
清涼寺的大法眼文益禪師在某次僧人齋戒前的參學(xué)中,以手指向竹簾示意。當時有兩位僧人見狀,一同上前卷起簾子。法眼禪師隨即評價道:“一個有所得,一個有所失?!?/p>
無門慧開禪師對此評點說:你們說說看,到底誰得誰失?若能在此處參透玄機,便能看清清涼國師(法眼禪師)刻意留下的破綻。但切記,不可落入得與失的二元對立中思量。
頌曰:卷起竹簾雖使明光遍照虛空,但這般虛空仍未契合禪宗真諦;何不將“空”的執(zhí)著也一并放下,讓心境如密織的布帛般渾然一體,連一絲妄念的風都透不進來。
二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俗姓魯,浙江余杭人,七歲于新定智通院出家,二十歲在越州開元寺受戒 。早年研習(xí)律宗,兼通儒家經(jīng)典,被律宗高僧希覺律師譽為“佛門子游、子夏” 。后因傾慕禪宗頓悟法門,南下參學(xué),先至福州長慶慧棱禪師處未契,又結(jié)伴行腳至漳州地藏院,因大雪滯留,得遇桂琛禪師點化 。桂琛以“山河大地與心同異”詰問,文益初答“別”,見桂琛豎兩指改答“同”,仍未能透脫。最終桂琛以“若論佛法,一切現(xiàn)成”一語,令其頓悟“心外無法”之理,從此契入禪機 。這場對話成為文益悟道的關(guān)鍵轉(zhuǎn)折,奠定其“現(xiàn)成即真”的禪法基調(diào) 。
文益禪法以“一切現(xiàn)成”為核心,主張“理事不二,貴在圓融” 。他強調(diào)佛法本自具足,無需外求,反對拘泥文字知解,曾批評荷澤神會一脈為“知解宗徒” 。其思想融合華嚴宗“六相圓融”與唯識學(xué)“三界唯心”,以《宗門十規(guī)論》針砭禪林時弊,提倡“對病施藥”的接引方式 。其禪風平實中暗藏機鋒,如以“竹來眼里?眼到竹邊?”勘驗學(xué)人,又以“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眼礙”啟發(fā)破除執(zhí)著 。其禪詩造詣尤高,《擁毳對芳叢》《三界唯心頌》等偈語以物喻理,融哲理于意象,南唐后主李煜曾因牡丹詩偈頓悟無常 。
文益晚年受南唐國主禮遇,三度住持金陵清涼院,門下弟子六十三人,法嗣以天臺德韶、清涼泰欽最為杰出 。德韶承“一切現(xiàn)成”宗旨,推動禪教融合;泰欽開創(chuàng)云居道齊一脈,使法眼宗脈延續(xù)至宋代 。再傳弟子永明延壽著《宗鏡錄》百卷,集禪教之大成,將法眼思想遠播高麗 。文益圓寂后謚“大法眼禪師”,其宗派因以得名,雖宋中葉后中土式微,卻在朝鮮半島長盛不衰,成為禪宗五家中較有國際影響力的一脈 。
三
這一則公案,就是在日常里啟發(fā)學(xué)人,臨機設(shè)教。
文益以日常動作“指簾”為機鋒,暗含“理事不二”的華嚴思想。簾幕象征遮蔽真如的分別心,卷簾動作本身即是對“破除障礙”的隱喻 。
其禪法受華嚴宗“六相圓融”影響,主張“山河大地與心同異”的平等觀,認為佛法現(xiàn)成于當下 。
指簾也好,指月也罷,都是啟發(fā)學(xué)人之舉。兩僧同卷簾,看似行為一致,實則心念有別。文益借此揭示:若執(zhí)著于“卷簾是悟道”的相狀(得),反成法執(zhí)(失);唯有超越形式,直契“一切現(xiàn)成”的當下,方是真得 。此即法眼宗“對病施藥”“調(diào)機順物”的接引風格 。
無門指出清涼公案存在“敗闕”——若以得失論禪,已墮二元對立。臨濟禪強調(diào)“無門為法門”,需超越對錯、有無等邏輯分別,直參“無”字話頭 。其評語呼應(yīng)大慧宗杲“起疑情”的看話禪傳統(tǒng),要求學(xué)人“蕩盡惡知惡覺” ?!熬砥鹈髅鲝靥铡保壕砗熾m破除眼前障礙,但“太空”仍屬概念上的空,未脫法執(zhí)。
“爭似從空都放下”,臨濟禪主張連“空”亦須放下,達到“綿綿密密不通風”的無礙——即“空亦不立”的解脫 。
清涼文益的“卷簾公案”體現(xiàn)了法眼宗“調(diào)機順物”的圓融智慧,而無門慧開的評頌則代表臨濟楊岐派對終極空性的追問。二者差異折射出禪宗從五代“理事圓融”到宋代“公案參究”的思想轉(zhuǎn)向:法眼宗以華嚴教理為根基,注重當下體悟;臨濟楊岐則以“無門關(guān)”為鋒刃,直指“言語道斷”的絕對境界。此公案的交鋒,實為禪宗內(nèi)部“教禪合一”與“直指人心”兩條路徑的深刻對話。
四
禪宗無門關(guān),讀了超過一半,得也?失也?
“因僧齋前上參”,這是禪院的一項功課,也是禪師勘驗學(xué)人,興發(fā)學(xué)人之處。最終落實在學(xué)人的自修、自悟、自覺,見地落實于工夫,工夫彰顯見地,見地與工夫不二。誰是我們生命中指簾的法眼?誰是毒舌直指的慧開?
公案非禪,文字非禪,得失非禪,如何入不二?
好,到這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