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zhuǎn)載自:藝非凡
2019 年秋,一個瘦削的中國小伙,在異國的一間公寓里絕望離世。
他用最后一抹顏色涂抹著畫布,心有不甘。
幾個月后,他的畫作在紐約拍賣市場展出,一幅畫就拍出 182 萬美元的天價。

他被稱為“下一個梵高”,是當(dāng)代“最具才華的畫家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的一生飽受抑郁癥折磨,而 6 年前的擱筆成了他人生最后的瞬間,那一年,他只有 35 歲。

01
命運的裂痕里,長出藝術(shù)的根
這個年輕的小伙叫王俊杰(Matthew wong),是一位加拿大華裔畫家。
1984 年,王俊杰出生于加拿大多倫多,4歲就被確診自閉癥。
只要仔細觀察過王俊杰的畫作,就能發(fā)現(xiàn)一個共性:
筆觸精細,仿佛命運的觸角到處翻飛。

▲ 王俊杰《成熟的景象》
宛若他的命運一般,扭曲的枝椏,在疼痛中生長出驚人的生命力。
當(dāng)同齡孩童在操場追逐時,他蜷縮在角落用蠟筆涂抹著線條,孤獨而迷茫。

▲ 王俊杰《穿越原始花園散步》
7 歲那年,因父母經(jīng)商原因,王俊杰隨父母遷往香港,然而語言障礙與社交恐懼始終如影隨形。
直到 14 歲那年,醫(yī)生在他的診斷書上新增了“重度抑郁”,王俊杰父母又不得不帶著他重返加拿大。
可命運的重錘,并未停歇。

16 歲時,突如其來的妥瑞氏癥讓王俊杰的身體開始不受控地抽搐,喉嚨里發(fā)出怪異聲響。
王俊杰艱難地與疾病抗?fàn)帲猿滞瓿蓪W(xué)業(yè)。
越來越加重的抑郁和自閉傾向,也讓他的感官變得異常敏銳,骨子里藝術(shù)的基因逐漸蘇醒。

2007 年,他在密歇根大學(xué)獲得了文化人類學(xué)學(xué)士學(xué)位后,做了一名文案。
但他總困在迷茫之中,覺得“沒有真正的使命感,或?qū)θ松膶W⒏?。?/p>
兩年后,王俊杰偶然在祖父的房間里用一架老式相機,拍下了第一張靜物照片,這讓他第一次體會到了攝影的樂趣。

2010 年,王俊杰轉(zhuǎn)而考入香港城市大學(xué)創(chuàng)意媒體學(xué)院攻讀攝影。
這更加深了他對構(gòu)圖與色彩的癡迷,他買了一些便宜的素描本和一瓶墨水,開始自學(xué)起了畫畫。

▲ 王俊杰于工作室
伴隨著他抑郁癥的加深,他對繪畫的熱忱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有時竟能一天連續(xù)18個小時連續(xù)作畫。
就是這樣一個患有嚴重抑郁且半路出家的小伙,在接下來的 7 年時光里創(chuàng)作上千幅畫作,如瘋?cè)缒А?/p>
他將中國山水畫的精髓與西方印象派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獨具個人特色的風(fēng)景畫,成為當(dāng)代藝術(shù)界里公認的“下一個梵高”。

▲王俊杰的畫作在展會上
02
自我救贖之路
用畫筆重建破碎的世界
王俊杰不僅有著和梵高相似的悲慘命運,就連繪畫風(fēng)格也和梵高相似。
對于他來說,畫畫不只是一種審美的表達,更是一種救贖。

在王俊杰的個人藝術(shù)成長史中,在眾多的靈感源泉中,梵高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我在他(梵高)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無法找到歸屬?!?/p>
對于他來說,整個世界都是地獄,冰冷而充滿毀滅性,只有畫布前的那一刻。

繪畫是他對焦慮和抑郁的一種方式,為他短暫地構(gòu)建了一個安全的世界。
在王俊杰的繪畫中,幾乎在無論在任何場景中,都可以看到一個小人,在廣袤宇宙中,在這世界的喧囂與繁花中,他靜默而努力地生存其間。

▲王俊杰《夜行者》
虛構(gòu)的是風(fēng)景,真實的是孤獨,王俊杰畫中99%的人物都是獨行者,明艷的世界,蝕骨的孤獨。

▲王俊杰《彼岸見》
除了孤獨,在他的畫中,充滿張力的線條之間,還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壓抑感。
交疊的圓圈和尖銳的三角形,像被困在玻璃罩里的吶喊。

仿佛一只困獸,想要努力掙脫現(xiàn)實的束縛,獲得重生與自由。
明亮且厚重的顏料,張揚隨意的筆觸,好像無時不刻不在宣泄內(nèi)心的愁緒。

畫畫,一直是王俊杰試圖和命運抗?fàn)幍囊环N手段。
隨著畫作的越來越多,繪畫技巧的成熟和情緒表達的深刻,王俊杰的畫也開始走向大眾視野。

2014 年,王俊杰中國中山的翠亨美術(shù)館舉辦個展。次年,他又在香港視覺藝術(shù)中心舉辦了個展,畫作廣受好評。
2016 年,他的作品亦被策展人馬修·希格斯(Matthew Higgs)選中,參加 Karma 畫廊舉行的「Outside」聯(lián)展。

這一年,恰逢王俊杰母親 60 歲生辰,王俊杰顯然很激動,母親回憶道︰“他非常自豪,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依賴父母?!?/p>
然而事業(yè)上的成功并未讓他的抑郁狀況有絲毫減輕,隨著時間的推移,王俊杰的畫作越來越走向痛苦和壓抑。
他受到梵高《星空》的啟發(fā),用飽和度較深的藍色來表達憂郁。

▲梵高《星空》

▲王俊杰以作品《星夜》致敬梵高
在他的畫筆下,家具、道路、大地都仿佛被浸染在巨大的憂傷之中,雖然明月當(dāng)空,但澄澈的夜色里總透著不安。



2018 年,王俊杰在 Karma 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美國個展,獲得了《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度評價。
畫展所獲的成功也讓畫廊看到了王俊杰身上潛藏的商業(yè)價值。
就在 2019 年,第二次以“blue”為主題的畫展即將舉辦之時,王俊杰卻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這個向來喜歡畫絢爛風(fēng)景的人,其實內(nèi)心早已千瘡百孔,一片衰敗。
正如他曾經(jīng)向母親的訴說:“每一天,清醒的每一刻,我的意識從未停止過與惡魔斗爭?!?/p>
03
孤獨的永恒回響
離世后作品拍出天價
生前,王俊杰的作品就曾被不少收藏家看中,高價買下。
然而真正讓他的作品引發(fā)轟動的,是他離世后。
像很多在繪畫史上“生前籍籍無名,死后紅極一時”的藝術(shù)家一樣,王俊杰永遠也無法親眼見證他的畫作在繪畫拍賣史上創(chuàng)造的奇跡。
2019 年,在蘇富比當(dāng)代藝術(shù)在線日拍賣會上,王俊杰曾展出的畫作《無題》,在拍賣會上以62,500 美元成交,高出最低估價的 6 倍有余。

▲ 王俊杰《無題》
這幅畫最終由他的母親捐給紐約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畫面里漂浮的色塊像未拼湊完的拼圖,又像散落星空的遺言。
一年后,他的《表象領(lǐng)域》又在紐約的拍賣會上拍到 180 萬美元的價格,超過最低估價的22倍之多。
他的油畫《形之國度》更是拍出 182 萬美元的高價,讓在場所有人大為驚奇。

▲ 王俊杰《形之國度》
這位收藏商于 2018 年以 2.2 萬美元的價格購入王俊杰的這幅畫,僅僅 2 年時間,賺了幾十倍。
據(jù)拍賣會的主理人介紹,為了給拍賣會爭取一幅王俊杰的畫,他費盡口舌才說服該買家賣出。
正如他所說,如今王俊杰的畫,已經(jīng)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貨源緊缺。
2021 年 12 月的香港拍賣季,佳士得夜場中王俊杰一組三聯(lián)《歸途》以 1105 萬港元成交;

▲ 王俊杰《歸途》
一日后,《夕陽之河》又以 3776 萬港元成交。

▲ 《夕陽之河》
王俊杰的名字迅速火遍藝術(shù)界,他以迅捷之勢成為夜空中璀璨的一顆新星,然而光芒初綻,就已隕落。
不知那個敏感的、脆弱的、曾在現(xiàn)實中迷失的靈魂,在天國看到自己的畫作被萬人矚目時,會不會燦然一笑,會不會覺得這一生縱然痛苦,但卻值得?

2024 年,在維也納某美術(shù)館,有網(wǎng)友看到王俊杰的名字,和大畫家梵高赫然出現(xiàn)在同一展館。
兩位畫家相差著 130 年的時光,但畫作傳遞出的情緒如此相似。
兩人都在 30 歲后拿起畫筆,都飽受精神疾病折磨,都在作品中構(gòu)建了超越現(xiàn)實的精神世界。

如今,王俊杰的畫作還在被重新估價,他短暫的生命如同他的畫作一樣,都成了珍貴的藝術(shù)品。
每個靈魂都是命運重壓下綻放的絢爛,每個人都在生命的暗夜里獨行。
藝術(shù),是照進王俊杰黑暗人生的短暫微光,讓他孤獨的生命得以永恒。

但如果可以選擇,也許他更愿意做一個快樂的、天真的、愛熱鬧的小孩。
正如他畫里的場景一般,可以在星空下奔跑,在繁花中穿行。
那里,沒有孤獨,沒有抑郁癥,只有平凡但也閃光的生命。
本文轉(zhuǎn)載自:藝非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