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也就是說,一旦機體發(fā)生骨折,患者需要休養(yǎng)較長時間,通常,需持續(xù)休養(yǎng)3個月左右,以促進骨折愈合。

而在休養(yǎng)期間,骨折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所以,為了促進骨折患者快速恢復,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非常重要。

下面,本文將為大家著重介紹下骨折后的護理要點。

一、調整飲食

骨折,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導致其體內元氣的大量耗損。

此時,患者體內會流失大量的營養(yǎng)素,尤其是維生素和蛋白質。

因此,在護理骨折患者的過程中,應為其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如橙子、檸檬、草莓、西紅柿、黃瓜、雞蛋、豆制品和魚肉等食物,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在骨折患者的護理中,還應注重飲食的均衡和多樣化,合理搭配飲食,以促進骨折的愈合和身體的恢復。

同時,家屬和醫(yī)護人員也應密切關注患者的飲食情況,確保患者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

二、康復訓練

骨折后的休養(yǎng)與靜養(yǎng)不同。

若是輕微骨折,經過恰當的臨床處理,一般預后較好。

若是較為嚴重的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復位或是手術治療后,多數都會出現功能障礙。

此時,患者需要進行康復訓練,以幫助其快速回歸社會。

1.早期

在術后1~2周內,患者骨折端初步穩(wěn)定,但并未完全愈合,患者局部腫脹、疼痛較為明顯。

此時以陣痛為主,可采取冷敷、轉移注意力,或者用藥的方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

同時,還需要指導患者抬高患肢、活動手指或腳趾、關節(jié)屈曲,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預防肌肉萎縮。

2.中期

在術后3~6周內,患者骨折端穩(wěn)定,骨架形成,痛感會逐漸減輕。

此時,以加強患者肌肉力量為主。

可進行漸進抗阻訓練(如舉啞鈴、提重物、拉長彈簧等)、負重訓練(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輔助行走),以促進患者骨折快速愈合。

3.后期

在術后6周,患者骨折基本愈合,關節(jié)逐步恢復正常,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功能障礙的情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應以恢復關節(jié)功能為主??蛇M行功能性訓練(如上下樓梯、行走、慢跑等),以促進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三、注意休息

休息是骨折恢復的基礎。

骨折后,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尤為重要,而休息正是支持這種能力的關鍵。

骨折后初期,骨頭正處于脆弱的狀態(tài),過多的活動會加重骨頭的負擔,甚至可能導致骨折錯位或者愈合不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應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在進行康復訓練時,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促進骨折的愈合。

同時,患者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

若是患者心理狀態(tài)較差,可通過教授患者深呼吸、轉移注意力、冥想等方式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改善心理狀態(tài),促進康復。

四、定期復查

在骨折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遭遇多種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阻礙恢復進度,甚至可能加劇病情。

特別是當保護措施不當時,患者極易出現腫痛癥狀,此時迅速就醫(yī)顯得尤為關鍵。

若固定裝置不合適,可能會導致骨折部位發(fā)生移位或疼痛加劇。

面對這種情況,醫(yī)生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固定裝置,以確保其穩(wěn)固有效。

此外,在康復鍛煉期間,患者應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以便醫(yī)生評估鍛煉效果,并據此適當調整康復計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綜上所述,一旦機體發(fā)生骨折,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因此,在患者休養(yǎng)期間應格外注意,必要時及時就醫(yī)。

骨折后的護理看似繁瑣,但只要我們做好這4件事,就能讓骨頭的恢復之路更加順暢。

說明:文字原創(chuàng),圖片由AI生成。

作者:榮成市成山鎮(zhèn)龍須島衛(wèi)生院 王小靜

編輯:郝學婧 李碩然

審核:姜峰 李雅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專業(yè)、有趣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