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初,國民黨集結重兵,意圖一舉剿滅中央紅軍。面對敵人數倍于己的兵力,中央紅軍在朱德總司令的指揮下,巧妙周旋,頑強抵抗,最終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反擊過程中,身經百戰(zhàn)的陳賡,卻意外地從師長降為了團長,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然而,當他見到自己的新部下時,心中的疑惑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抑制的欣喜,甚至覺得這個團長當得比軍長還要威風,這究竟是為何?

1933年春天,蔣介石親自部署,命令陳誠指揮中路主攻部隊,蔡廷鍇、余漢謀各率兵自兩翼策應。陳誠手下匯聚70個團、16萬人,聲勢浩大。

中央紅軍雖然人數僅7萬,但依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復雜地形,采取運動戰(zhàn)、伏擊戰(zhàn)等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使敵軍屢遭重創(chuàng)。兩個多月的激戰(zhàn)中,紅軍先后殲滅國民黨軍三個師,俘敵萬余人,成功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

勝利后,紅軍趁勢擴編,吸收了大量擴紅人員及俘虜兵,使總兵力迅速增長至十萬人。干部職位普遍晉升,然而,陳賡的任命卻讓他一時心中五味雜陳——他從曾經的師長,降任為一個團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賡資歷頗深,出身黃埔軍校第一期,與蔣介石、陳誠等人是同窗。早年參加過南昌起義,后又在中央特科從事秘密工作,歷經艱險。1931年秋,他被調往鄂豫皖蘇區(qū),最初擔任紅四軍團長,不久后隨著紅四方面軍成立,升任紅12師師長。當時徐海東、許世友等人還在他麾下任團職。陳賡曾自豪地回憶道:“雖未封帥,但曾指揮過徐大將,威風不減?!?/p>

然而,1932年胡山寨戰(zhàn)斗中,陳賡腿部重傷,因紅軍醫(yī)療條件極差,只得轉送上海治療。在上海期間,他不幸遭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關押期間,敵人對他施以電刑,身體受到嚴重摧殘,也為他日后健康埋下隱患。

被押至南京后,蔣介石得知陳賡背景,親自出面勸降,意圖收編這位黃埔一期生。但陳賡寧死不屈,嚴詞拒絕,堅定了自己的信仰。1933年5月,他在同志們的策劃下成功越獄,歷經艱險抵達中央蘇區(qū)瑞金。沒過多久,蔣介石再次發(fā)動更大規(guī)模的第五次“圍剿”,兵力達百萬之眾。

面對壓倒性敵勢,新任軍事顧問李德(德國共產國際代表)主張紅軍放棄游擊戰(zhàn)傳統(tǒng)打法,硬拼陣地防御。這一改變極不適應紅軍實際情況:彈藥匱乏、重炮稀少、人員劣勢明顯。在李德的命令下,紅軍遭受重創(chuàng),一年苦戰(zhàn)無果,被迫踏上戰(zhàn)略轉移——長征。

出征前夕,陳賡被任命為干部團團長。這一安排讓他感到疑惑。自己早年在紅四方面軍當師長,如今為何反而“降職”?然而,當他了解干部團的實際情況后,心情豁然開朗。

干部團不同于一般作戰(zhàn)部隊,雖然兵力僅有1480余人,但成員幾乎都是各級指揮骨干。三個步兵營、一個特科營和一個高級干部隊組成這支特殊部隊。最普通的士兵也是班排級干部,高級干部隊的戰(zhàn)士更是連長、營長出身。

各營營長、教導員背景顯赫。如三營營長林芳英和教導員羅貴波,曾分別擔任紅35軍的軍長和政委;上級干部隊隊長肖勁光,更是曾任紅五軍團政委,資歷卓著。軍事指揮科科長周士第,早在南昌起義時就是師長,而當時陳賡不過是營長。

如今,這些曾經的大員都在干部團歸陳賡統(tǒng)轄,實際威望遠超一般軍團司令。他感慨地說:“這個團,比指揮一個軍都威風?!?/p>

隨著長征開始,干部團擔負起守護中央縱隊安全的重任。周恩來親自安排,將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四位重要領導交由干部團護衛(wèi),并再三叮囑陳賡要確保他們的安全。

途中,敵人圍追堵截異常激烈。尤其是湘江戰(zhàn)役,紅軍死傷慘重,僅干部團因任務特殊,較少直接參戰(zhàn),但也損失不小。隨后在土城戰(zhàn)役中,紅軍誤判敵情,遭遇川軍精銳郭勛祺部。戰(zhàn)局危急,毛澤東果斷命干部團上陣。

雖然人數不足1500人,但干部團裝備精良,每人配有鋼盔,配備大量輕機槍、沖鋒槍,戰(zhàn)斗力極強。陳賡帶領干部團發(fā)起猛攻,一舉擊潰敵軍主力,穩(wěn)住了紅軍大本營。

數月后,紅軍二渡赤水,準備重占遵義。敵軍死守老鴉山,憑險固守,紅三軍團第十團幾次沖鋒未果。關鍵時刻,干部團急行軍120里趕到前線,迅速發(fā)起進攻。憑借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與過硬素質,干部團成功拔除老鴉山據點,繼而追擊潰敵,配合兄弟部隊殲滅兩個師,俘虜數千人,取得長征以來最大勝利。

長征勝利后,干部團番號撤銷,陳賡調任紅一師師長,繼續(xù)在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姑涝瘧?zhàn)爭期間,他率兵作戰(zhàn)有勇有謀,屢建奇功。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陳賡榮膺大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