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何為精氣,何為陰陽,讀完此文你就明白了!

導讀:地球的外周有一層大氣,我們稱為大氣層。大氣層包裹著地球,按照傳統(tǒng)說法,這個大氣層就是天,地球本身是地。所以古人講天包地外,這是講地球這個世界本身的天地。從我們?nèi)说慕嵌葋砜矗_下是地,頭上是天。人處于天地之中,人的這個身體,是天地二氣結(jié)合的一種狀態(tài)。天地人這三者就是三才,古人所說的三才,就是天地人。

那么如果只講天地的話,那是兩儀,即陰陽兩儀。最大的陰陽就是天地,這么看,這個陰陽不是太難懂吧。天地二氣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相互之間有運動。當天氣下降,遇到地的陰氣,二者就會結(jié)合起來,這種結(jié)合起來的狀態(tài)就是"精氣"。

"精氣"是陰陽二氣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陽氣,本身具有能量,可是無法存留,始終在運動之中;陰氣本身沒有能量,但是可以貯存能量。陰氣吸納陽氣之后,自身也就有了能量,陽氣被陰氣吸納后也就不再動蕩,它的能量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好辦了,就可以被萬物所利用了。

這就好比自然界中有電,雷電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古時候沒有辦法貯存起來,所以雖然有電這種能量,但是無法利用。到了后來,慢慢研究出電池來,那樣發(fā)電后,可以把電貯存到電池中。這樣,電能就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所利用了。

而精氣,就類似于電池的這種狀態(tài)。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nèi)經(jīng)》中講,人生于"氣交"之中。

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

注意一下,這里的天地陰陽已經(jīng)是后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后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后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y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后天陰陽。

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jīng)的朋友都知道。先天陰陽是"清氣上升,積陽為天",這是乾卦;"濁氣下降,積陰為地",這是坤卦。

先天的陰陽是乾坤。這里乾坤就是純陽和純陰。

先天陰陽在動蕩之中。這個動蕩是什么,在下次課中會講到。這個是修行之中的關(guān)鍵問題。那么這個先天陰陽也會相交,那么乾坤相交之后,天上也就有了陰氣,地下也就有了陽氣。此時的天地二氣已經(jīng)不是純陰純陽了,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就是后天陰陽了。后天陰陽,就是水火。我們所處在天地,已經(jīng)是后天陰陽了。

那么人體上,水火就是腎和心,心就是火,腎就是水。心就是人體的天,水就是人體的地。

在后面,我們講的一些東西會涉及到先天陰陽,先天陰陽,那涉及到修行的一些原理,是修行中的關(guān)鍵問題。中國人的修行就是要從后天陰陽返還到先天陰陽,從先天陰陽再返還到太極和無極的狀態(tài)。這個是中國人的理論,和印度傳過來的佛法不是一個說法。如果沒有弄明白先天陰陽,那基本上屬于盲修瞎煉。

2

后天陰陽

天氣和地氣,這二者,進入人體,結(jié)合起來才是人體的精氣。所以,人的飲食,經(jīng)過消化吸收,成為精微的物質(zhì),輸送到上焦,與肺吸納進來的"天之陽氣"結(jié)合,就形成了人體的精氣。這部分"精氣"除了供給身體利用之外,多余的精氣會收藏到腎中。所以內(nèi)經(jīng)中講“腎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就是人體精氣的大倉庫。

這些知識,在《內(nèi)經(jīng)》陰陽應象大論篇中講過,“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标枤膺M入人體是通過鼻子,地氣進入人體是通過嘴巴。所以二者缺一不可。不呼吸人就會死掉,不讓吃東西也會出問題。鼻子能聞到氣味,這個屬于天氣;舌頭能嘗到滋味,這個屬于地氣。人活著,需要采納的能量,"一部分來于天,一部分來于地"。這個概念很重要,很多修行方法都和這個概念有關(guān)。

那么人體之中,陰陽二氣要結(jié)合,才能化生出精氣。

這個結(jié)合的狀態(tài)可以通過"人中"看出來。人中,這個地方,上面是天,也就是鼻子;下邊是地,是口唇。那么天地之氣要交合,就形成了人中溝。

人中溝如果又深又長,那么這個人的壽命就會比較長,身體也會比一般人要健康。這里,人中,就是天地之中,在古代有種方法,叫鎖鼻術(shù),觀照人中,會促使人體的陰陽二氣交合,這是一種修行方法。在佛法中,也有觀鼻端白的方法,應該也有促使人體"陰陽二氣"交合的作用。這里,通過人中溝可以看出一些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人中溝又淺又窄,若有若無,那么他的健康很容易有問題,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容易猝死掉。所以要是看到一個人,人中很淺,跟你借錢,那要當心了,你借給他這個錢,說不定就要不回來了。

內(nèi)經(jīng)中,還講“氣歸精,精歸化”,氣化則精生。這個好比是氣經(jīng)過濃縮,貯存在陰中。所以經(jīng)常有朋友問精是什么,我回答他們精就是濃縮的氣,實際上"精氣"就是陰陽二氣的結(jié)合。也好比天然氣本來是氣體,經(jīng)過壓縮,可以變成液體,貯存在煤氣罐中。

腎是精氣的大倉庫,腎陰虛的人,因為陰不足,貯存不住氣,所以精氣虧。

精氣虧了,氣也就弱,表現(xiàn)在說話聲音小,沒有魄力。這就是精氣不足。因為精虧了,氣同樣就虧了。這種身體虛的人,如果夫妻同房后,會出現(xiàn)腰酸腰痛,沒有精神。就是因為本來身體能量就不足,同房后又有精氣的損失,造成了腎這個部位精氣不足,不能濡養(yǎng)周圍的組織了,這就出現(xiàn)了腰部不適。

人的精氣越足,身體自然是越健康。

所以要想補充人體的精氣,不能單單地靠飲食來進補。

飲食所補充的只是陰氣的那一部分。

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呼吸,吸納天之陽氣,化合飲食中的陰氣,才能化生人體的精氣。

這種吸納天氣的方法,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吐納術(shù)。這一點,在古代修行中是非常重要。比如在《抱樸子》中記載的"閉氣法",吸滿氣后閉住,讓吸進來的"天氣"和自身的"陰氣"有充分的時間來結(jié)合,"化生精氣"自然越來越多。也有一些方法,比如龍門派的靈寶畢法,特別強調(diào)呼吸要"多入少出",將氣留在體內(nèi),化生出精氣。那么書中說的是"氣液相生,聚氣生液"。這里的液,應該就是精氣的意思。

那么講到這里,精氣這個概念應該都能明白了吧。就是陽氣濃縮后結(jié)合陰氣的一種狀態(tài)。是陰陽二氣的一個結(jié)合體。

3

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

古人常說,精氣就是百姓,那這個百姓就是陰陽二氣的結(jié)合體。

這個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沒有精氣,人就死掉了。人死的時候,就是沒有精氣了。那么沒有精氣,常常是因為"陰不足"了,只要陰還在,就可以結(jié)合陽氣,產(chǎn)生精氣。而陽氣是遍布整個空間的,自然界中陽氣什么時候都不會虧。人只要有真陰,就可以把陽氣吸納過來,轉(zhuǎn)化成自身的能量。比如,黑顏色的東西,能很快吸收太陽光,轉(zhuǎn)化為熱。黑色為陰,陽光為陽,只要有黑色,那么陽光就能被吸收。黑色就像一個黑洞,能吸收能量。

在選衣服的時候,為了顯瘦,很多人都會選黑色的衣服。因為黑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就是顯瘦。黑色本身是收斂的,看起來會比正常要小一點。而紅色的正好相反,紅色看上去就比正常的顯得大一點。同樣型號的車,紅色的看起來要比黑色的顯大。

所以,什么東西補陰最好呢?就是黑色的東西,熟地、黑芝麻、黑豆,這些黑色的東西,補陰是最好的。

這樣,我原來舉的那個例子,那個遠房的親戚,昏迷了很久,馬上就要死掉了,用金匱腎氣丸貼肚臍,恢復過來的那個例子,應該就能明白了。

病人那個時候,是因為沒有陰,自然也沒有精氣了。

但是他呼吸還沒有斷,陽氣還能吸進來,只是存不住了。那么趕緊補陰,讓這個陰把吸進來的陽氣給留住,轉(zhuǎn)化成精氣。精氣就是油啊,有精氣在,心臟就不會停跳。所以這就是續(xù)命,續(xù)將絕之命。一般情況下,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后關(guān)頭,都是陰竭,而不是陽虛。年輕人不一樣,年輕人猝死可能有別的原因。而老年人,那基本都是陰竭了,沒有真陰了。

4

如何增強自身的精氣

既然精氣對人體來講,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增強自身的精氣呢?也就是說通過什么方法可以積累人體的精氣呢?古人總結(jié)了三點:

一是"行氣",單純的行氣之術(shù),也就是練陽氣的方法,比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等,這些都屬于動功。

動功就是在運動,那么運動這種狀態(tài),就和陽氣的狀態(tài)相應,那么就能"感召陽氣"進入體內(nèi),都能很快增強自身的陽氣。

所以,內(nèi)經(jīng)上講,動養(yǎng)陽。這里就又提到一個修行中的道理,就是相應。相應,就是保持頻道一致,你和什么狀態(tài)相應,就可以感召什么能量。同理,心正了,不會感召到邪氣,有些人感召到附體,那就是這些人的心理和那些附體相應。

有些人經(jīng)常問如何徹底除去附體,那就把心態(tài)調(diào)過來,去掉貪嗔癡,別和那些邪氣相應。這里扯遠了點,講的是行氣,也就是養(yǎng)陽氣的原則??墒菃为氝@么練,未必就能增強自身的精氣。因為這些方法沒有"養(yǎng)陰之術(shù)",即使你獲得了很強的陽氣,未必就能貯存的住。

針對這一點,就是第二條,服食在《抱樸子》中,特別強調(diào)了"服食",也就是說要服用地上長出來的屬于陰的食物,比如黑芝麻、熟地、天冬、何首烏之類的,來涵養(yǎng)住這個陽氣。

否則,陽氣獨旺,沒有陰來收納貯藏,就會向上沖,造成頭部陽氣偏旺,而下半身陽氣不足。這樣頭部氣壓太高,容易出現(xiàn)腦部中風,而下肢容易痿軟無力,甚至出現(xiàn)偏癱,要坐輪椅。有很多運動員和武術(shù)家到了老年,腿腳不好,可能就是忽視了這點服食,練的功夫很好,可是能量沒有貯存住。這種鍛煉,陽氣越旺,就更容易氣往上沖,越容易出問題。有些人練功,老出問題,到了最后,身體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

以前,也有朋友來調(diào)理。說起來,練了好多年的陳氏太極拳,可是老感覺腰腿無力,而且腹脹,消化不好。診脈發(fā)現(xiàn),腎脈很弱,直接用"滋補腎陰"的方子,吃下后立馬腹脹消失,腰腿也有勁多了。那他這個腎脈弱,說明腎陰虛,陽氣不能貯存,練拳后陽氣旺了,上升發(fā)散的力量也增強了,氣往上沖,會頂這個胃。造成胃中的東西不能往下走,那么就堵在胃中,慢慢發(fā)酵,產(chǎn)生氣體,就出現(xiàn)胃脹了。

也有個朋友,因為身體不好,一直練拳。有一陣子,他一練拳就發(fā)燒,自己感覺莫名其妙,最后來看病。后來診脈也是陰虛。那么他練拳后,陽氣增強了,陽氣增強,心火的力量強了,但是腎水的力量不足,但是陰虛不能結(jié)合陽氣,陽氣偏旺,陰陽不平衡了,陽勝則熱,這就造成了發(fā)燒。

這里稍微提一下高原反應。高原,海拔比較高,這樣的地方,空氣相對稀薄,稀薄也就是不能凝聚,那這就是陰不足。在高原上,人體收斂貯存的力量也會不足,發(fā)散的力量反而偏強,就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表現(xiàn)。很可能和這個陰陽失調(diào)有關(guān)。那么有研究指出,平時身體越好的人,越容易有高原反應,而平素身體很差的人,高原反應反而很輕微。

增強精氣的吐納術(shù)

也有朋友提問,深吸淺呼是不是增強精氣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方法,這是一種行氣的方法,屬于吐納術(shù)。這種方法改善疲勞非常好,如果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按照這種方法,多吸少呼,盡量把這個氣留在體內(nèi)。

此時,肺部的氣壓,會比平時高,因為肺朝百脈,和全身的經(jīng)脈都有聯(lián)系,那這個壓力就會把吸納進來的陽氣輸送到其它的經(jīng)脈臟腑中去,結(jié)合自身的陰氣,就轉(zhuǎn)化為"精氣"了。所以很快損失的能量就會恢復過來了。這樣做上十分鐘,再睜開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眼睛一下子明亮了很多,各種反應也靈敏了很多。

這個吐納術(shù)的關(guān)鍵是能把氣存留住。而且這里的精氣也是后天的精氣,只能供人體生化所用,普通人的意識也指揮不動這個氣,只有經(jīng)過專門修煉,才能慢慢指揮這個精氣去做事情。

還有一種吐納術(shù),一直沒引起重視。那就是"吸氣用鼻子,呼氣時用口"。

因為口就是地,鼻子是天。這個身體都是屬于地組成的,那么口呼氣的時候,地中的氣壓降低。吸氣的時候用鼻子,氣從天這塊下來,遇到氣壓降低的地,自然就會進入地中,這是一種引天氣進入地氣的方法。天氣進入地氣,那就是地天泰卦,對身體的健康會非常有利。這種方法,古書上有記載,但現(xiàn)在人,用這種方法修行的人比較少。

所以你看很多的呼吸方法,如果按照這個天地陰陽的觀點來看,都是可以理解的。每種方法都反應了古人的智慧,都有其特殊的功效。

這可不是某些人說的,古人沒有事,弄這些花樣來玩。

再進一步講,人體和地球一樣。地球在外周有一圈大氣層,這個大氣層對地球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很多流星要撞擊地球,在大氣層中就燃燒分解了,這樣就傷害不到地球。否則的話,地球早就千瘡百孔了。

同樣,人體外周也有一層氣中醫(yī)上講,叫衛(wèi)氣,保衛(wèi)的衛(wèi)。這層衛(wèi)氣是人體之天。那么當人的精氣充足了,體外的衛(wèi)氣也越來越強大。衛(wèi)氣強大了,可以保護自身,稍微的風吹草動,影響不了自身的健康,對風寒暑濕燥火的抵抗力,也會大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