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五一假期,山東正以最鮮活美味的海鮮、最地道的烹飪技藝,熱情邀約每一位尋鮮者前來感受味覺的盛宴。
從青島啤酒屋升騰的煙火氣,到長島漁家古樸的灶臺;從日照大排檔的熱鬧喧囂,到威海夜市的海味飄香,這里的一方方餐桌,都傳承著山東海岸線獨特的“鮮”味秘籍。讓我們沿著這條蜿蜒的海岸線,開啟一場鮮香四溢的味蕾盛宴。
青島:啤酒泡沫里的海鮮狂歡
在五四廣場的海風里,總能嗅到兩種誘人氣息:一種是棧橋邊飄來的海水鮮咸,另一種則是登州路啤酒廠溢出的麥芽芬芳。當這兩種氣息在街頭巷尾相遇,便催生出青島最誘人的美食CP——塑料袋散啤配海鮮。臺東八路的啤酒屋里,老板們熟練地用塑料袋接滿金黃液體,這種看似隨意的容器,恰是本地人心中最新鮮的啤酒象征。
推薦必嘗:
辣炒蛤蜊(青島人叫"gala")要選紅島蛤蜊,殼薄肉肥,配上啤酒花的微苦堪稱絕妙

辣炒蛤蜊是山東省青島市的一道特色美食,屬于魯菜,也是青島十大特色名菜之一;蛤蜊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蛤蜊的營養(yǎng)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
辣炒蛤蜊鮮味十足更有辣椒的辣味刺激味蕾,是蛤蜊最常見的做法之一。辣炒蛤蜊是青島人的摯愛,新鮮蛤蜊肥嫩多汁,適于下酒,味道鮮美可口。
三鮮鍋貼

三鮮鍋貼是山東省青島市的一道特色名吃,屬于魯菜系,也是山東青島十大小吃之一;其制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jù)季節(jié)配以不同鮮蔬菜,一般是餃子形狀;顧名思義,餡料除了豬肉,還添加了韭菜、海米、扇貝柱。
鲅魚餃子

鲅魚餃子是山東省膠東地區(qū)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屬于魯菜系。以新鮮的鲅魚為原材料,輔以適量的五花肉、韭菜調制而成餡料,而后用面皮包裹制成餃子,煮熟即可食用,營養(yǎng)豐富。
海鮮燴餅

海鮮燴餅是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泊里大集上的一道特色美食,每逢開集的日子,總有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來。在大集上,食客品嘗海鮮燴餅一般都是自己購買海鮮,然后送往攤位上進行加工。
煙臺:蓬萊仙境的海味注腳
當八仙過海的傳說還在蓬萊閣上空飄蕩,煙臺人的餐桌早已把神話變成現(xiàn)實。凌晨的煙臺山腳下,漁船歸港的汽笛聲喚醒了整個城市的味蕾。這里的海鮮帶著仙氣與煙火氣的奇妙融合,就像朝陽街那些百年老店玻璃柜里,既陳列著帝王級的海參鮑魚,也堆著接地氣的海腸螻蛄蝦。
不可錯過:
海腸撈飯

海腸撈飯源自煙臺等地,最初由魯菜館廚師為趕時間的熟客創(chuàng)新制作,將傳統(tǒng)韭菜炒海腸與米飯結合,意外走紅。其核心在于海腸的極致鮮味與韭菜的辛香搭配,形成“天作之合”。?海腸脆彈如“天然味精”,韭菜鮮嫩,醬汁滲入米飯后形成多層次鮮味。?
蓬萊小面

蓬萊小面是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的地方傳統(tǒng)名吃,蓬萊小面是在福山拉面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風味面食。民國時期,傳人衣福堂制作的蓬萊小面遐邇聞名(俗稱“衣福堂小面”)。
煙臺燜子

煙臺燜子由粗制地瓜淀粉做原料,將淀粉加水加熱打凍,再將凍切成方塊,用鍋煎至焦黃,內里由白變透明,外焦里嫩,再淋上蒜汁、芝麻醬一起下肚,幸福感油然而生。如今,人們將燜子輔以蝦仁、海參、魷魚等海鮮食材,做成口味獨特的海鮮燜子,使之更具地方特色,是到煙臺不得不嘗的美食之一。
福山大面

福山大面又稱福山拉面,是煙臺三大風味面食之一,據(jù)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其制作工藝十分講究,從面粉篩選,到面條拉制,再到鹵汁的調配,都獨具匠心,集鮮、香、柔、韌、廣等特點于一身。
威海:感受獨特的“鮮”味道
在成山頭最早看見日出的地方,威海人把黃海的饋贈玩出了國際范兒。在霓虹燈下魚鍋粑粑與鲅海菜蒸包同框,炭烤海鮮攤前飄著燒酒與威海衛(wèi)啤酒的混香,這里的漁碼頭總上演著“海鮮變形記”。
特色體驗:
魚鍋粑粑
一鍋兩吃的漁家智慧!新鮮小雜魚燉出奶白濃湯,鍋邊貼滿玉米面餅子。魚肉細嫩無刺,餅子下半截浸飽魚湯鮮香,上半截烤得焦脆。掀開鍋蓋的瞬間,咸鮮熱氣撲面而來,五一聚餐圍著鐵鍋大快朵頤,才是地道的威海煙火氣。
海菜蒸包

對于威海人來說,各類海鮮中,海菜是一款樸實且美味的存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威海人喜食海菜蒸包的習慣也沒有絲毫的改變,反而越來越受青睞。海菜蒸包,皮薄餡大,咬一口,清香鮮溜。威海人對海菜蒸包有種特殊的情懷,老威海人常說吃海菜蒸包不但可以吃“百財”,而且蒸海菜蒸包還有“蒸蒸日上”的寓意,所以吃海菜蒸包,吃的不僅是包子,還是濃濃的漁家文化,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乳山牡蠣

乳山牡蠣,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蠣體呈乳白色,肥滿度高、肉質細膩爽滑,汁濃,味道鮮甜,無異味。或蒸或烤,都讓人食指大動。
蔥燒海參
威海的“硬菜”少不了蔥燒海參——肥厚的刺參先煨至軟糯,再與焦香四溢的蔥段同燒,醬色油亮的芡汁裹滿每一寸海參。入口膠質黏唇,蔥香與海鮮的醇厚層層遞進,配一碗米飯連湯汁都能刮干凈。這道“海味之王”不僅滋補,更是威海老饕們的私藏美味。
日照:漁家土灶烹出的原始鮮味
任家臺漁村的土灶大鍋,至今堅持著“海水煮海魚”的古法。沒有味精的花哨,沒有擺盤的矯飾,只有剛從網上摘下的皮皮蝦在沸水里跳最后一支舞。東夷小鎮(zhèn)的夜市上,“海鮮吃到飽”不是營銷口號——人均百元就能實現(xiàn)海虹自由、扇貝自由,甚至還有帶著海草香的淡菜自由。
美味推薦:
海沙子面

來日照不嘗一碗海沙子面,等于白來!新鮮的海沙子面肉質脆嫩,搭配手搟面,湯頭清鮮中帶著淡淡的海味,撒上一把蔥花,簡單卻鮮美無比。五一假期,坐在海邊小店,吸溜一口面條,再嘬一顆海沙子,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
油烹海知了

日照人的“暗黑料理”?油烹海知了可是本地人的心頭好!海知了炸得酥脆透亮,咬下去“咔嚓”一聲,咸香中帶著海鮮特有的鮮甜,下酒又下飯。五一夜晚,吹著海風來一盤,配上一杯冰啤酒,越嚼越上癮!
錫紙文蛤/文蛤蒸蛋

文蛤的兩種吃法,鮮到極致!錫紙文蛤用蒜蓉、粉絲焗烤,湯汁飽滿,一開口就爆鮮;文蛤蒸蛋則是嫩滑與鮮美的完美結合,蛋香裹著文蛤的甜,入口即化。五一聚餐點上一份,老少皆宜,光盤速度堪比海邊退潮
香椿拌黃尖子

春末夏初的限定美味!嫩黃的香椿芽焯水切碎,配上日照特產的黃尖子魚干,淋上香油和醋,清香與咸鮮碰撞,開胃又爽口。五一逛完海邊,來一盤涼拌的香椿黃尖子,解膩又提神,瞬間喚醒味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編輯 袁野 實習生 楊少帥 綜合好客山東、半島新聞、海報新聞、日照日報、榮城文旅、威海晚報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