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蘭媽談育兒

沒有人喜歡被命令,孩子也不例外

而論起孩子的成長問題,蘭媽認(rèn)為最普遍的根源就是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

周末去閨蜜家吃飯時,兒子剛回家往沙發(fā)上一坐,她就開始催促說:“你該寫作業(yè)了吧”

沒想到,兒子根本不顧家里有客人在場,直接滿臉憤怒地對媽媽說:“你別管我,我這么大了,我有我自己的時間安排”

瞬間,閨蜜直接被氣得紅溫了,對著兒子繼續(xù)批評幾句后,孩子懶得理她,回到房間然后砰地一聲把門關(guān)上了

隨著關(guān)門聲剛落下,閨蜜還略帶哭腔地對我抱怨說:“現(xiàn)在的孩子真難管,明明是他自己貪玩,還不允許我說幾句,動不動說不讓我管,不讓我管,可是我不管怎么行呢”

沒辦法,我給閨蜜支招說“孩子不讓你管,就不管吧,比如,晚飯也別做了,等孩子找你要飯吃的時候,就可以把他先前不讓你管的話直接還回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果然,當(dāng)孩子切身體會一次后,再也沒有對媽媽說“不要你管”的話了

再透過這件事,蘭媽也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事實:孩子說“別管我”,并不只是為了頂嘴負(fù)氣,更多的是背后所投射的隱藏信號是什么

只有把這些弄清楚,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包括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才會得到真正有效的改善

比如,孩子說出“別管我”背后所隱藏的以下幾個信號,就是家長們教育好孩子的絕佳突破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不要你管”

是孩子長大了的信號

之前,收到過一位媽媽的求助

她說:

“蘭媽,我兒子自從讀三年級之后脾氣就變得特別壞了,只要有一點小事不滿意就會扔?xùn)|西發(fā)泄情緒,我說他一句,他就頂嘴十句反抗,有一次和同學(xué)發(fā)生爭吵時,他還把人家給打受傷了”

看著媽媽發(fā)來的文字,我不知道她和孩子經(jīng)歷了什么,自然也就沒辦法去做太多評價

當(dāng)然了,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我還是給她提了一個建議:下一次和兒子爭吵的時候,可以把手機放在遠(yuǎn)處錄個視頻

沒想到,才僅僅幾天時間,媽媽再次找我聊天時她卻安靜了很多,根本就看不到之前那次的焦慮和嘮叨勁兒

原來,媽媽聽了我的建議后,當(dāng)天晚上就回家錄了一段她和兒子吃飯時的視頻

一共10分鐘錄像,有8分鐘都是在催促:“吃快點,飯都快涼了”,等到最后索性還變成了“你都快把飯吃成冰塊”的諷刺聲

錄像的最后呢,也是兒子忍無可忍的咆哮聲:“你煩不煩,能不能別管我,就算這碗飯是冰塊,也是我自己吃,你瞎操心什么呀”

再隨著兒子生氣亂扔?xùn)|西發(fā)泄情緒的巨響,錄像也就跟著戛然而止了

看得出,孩子身上的反抗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這樣的話聽上去或許有些粗糙,可事實也是沒有幾個孩子能抵擋得住父母復(fù)讀機式的語言嘮叨

特別是指揮類型的話,看上去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就是家長不信任孩子的一種質(zhì)疑態(tài)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得讀中學(xué)的時候,班上有個喜歡逃學(xué)、還經(jīng)常抽煙惹事的男孩子,在學(xué)校都能做出如此荒唐事跡,那老師也是該放棄就放棄了

好在后來新來了一個女老師,細(xì)心的她,還發(fā)現(xiàn)男孩并不是大家所認(rèn)為的那樣不學(xué)無術(shù)

特別是男孩每次剩飯這件事,大家都覺得他是故意浪費食物,女老師卻耐心地安慰說:“我相信這些食物不是故意浪費,而是被你特意留下來有大作用的”

原來,老師不久前看到男孩在街邊投喂流浪貓,當(dāng)時就覺得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好孩子

如今再看到孩子的剩飯剩菜,一切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后來,當(dāng)男孩再次逃課逃學(xué)、和同學(xué)打架斗毆時,女老師的第一反應(yīng)也是安慰,然后才詢問他“為什么打架、為什么想要逃學(xué)”

男孩被溫柔的聲音打動,也慢慢說出了他心中隱藏已久的秘密

他說:

“因為我爸媽從來都不關(guān)心我,每次打電話都是責(zé)怪我、管我這個管我那個,我不想做的事情還非要逼著我去完成,我現(xiàn)在的行為也是故意氣他們的,就是讓他們知道我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人,我自己的事情就應(yīng)該由我自己做主”

是呀,孩子長大后會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父母左右不了,即便是干涉了孩子也不會聽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繼續(xù)沒有結(jié)果的錯誤方式呢

特別是當(dāng)孩子說出“我不要你管”的反抗聲音時,家長就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了,一改往日的干涉和強勢,對孩子說一句:“好的,那你什么時候需要幫助了再來喊爸爸媽媽”

如此,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戾氣也正在慢慢消失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不要你管”

是孩子渴望得到信任

網(wǎng)上有個熱度比較高的話題“父母的哪些行為讓人覺得反感,心里很不舒服”

其中,評論區(qū)最高點贊的回答是:“特別討厭媽媽啰嗦的樣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說很多遍才肯罷休”

緊接著,網(wǎng)友還分享他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

我媽媽是一個特別啰嗦的人,小時候聽她說過最多的話就是:“記得...”

讀幼兒園的時候是“記得洗臉”,讀小學(xué)的時候是“記得洗臉”,到了讀初、高中的時候還是“記得洗臉”

對此,給我的感覺就是傷害不大、侮辱性卻極強,難道不提醒我就沒有洗臉,難道我自己就那么不值得被信任嗎

講真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所有教育秘密,就在于相信你的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認(rèn)識一個媽媽,也是屬于比較啰嗦、小心警惕的性格,女兒做什么都在一旁緊張地插話提醒

比較典型的一次,女兒吃完飯后給自己盛湯

媽媽看到后,著急地要拿過碗幫忙盛湯,可女兒不愿意,非要她自己盛湯,否則就一口都不喝了

沒辦法,媽媽只好在一旁緊張地一個勁兒提醒:“看著點,小心,千萬別灑了,小心燙,要小心點啊”

女兒回答說:“我知道”

媽媽還是有些不放心,繼續(xù)緊張地插話說:“你知道什么知道,要是不小心燙到了,那可是不得了”

大概是媽媽的緊張讓女兒也跟著緊張了,原本還緊緊握在手里的碗一個不小心就掉在了地上

瞬間,媽媽的臉立馬變得深沉起來,對著女兒批評一頓后,就開始收拾地上的爛攤子

而女兒呢,呆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事實上,媽媽不斷提醒,對孩子來說就是因為信任不夠

在總覺得孩子會出錯、擔(dān)心會出錯的情況下,也從一定程度上給孩子造成了焦慮,媽媽越提醒、孩子就越做不好,直到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復(fù)雜難搞

例子中的女孩就是如此,她明明知道媽媽的提醒和嘮叨都是為了關(guān)心她,可媽媽總把她當(dāng)“小孩子”看待的不信任,就是讓人不舒服,也從心理上形成了明顯的反抗意識

到了后面,她對媽媽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別管我”、“煩不煩”

這時候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不想和孩子繼續(xù)陷入僵局,那父母要明白的第一個道理就是:尊重的第一步,就是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事情由他們自己做決定,不管對與錯,父母角色的作用就是默默陪伴、有效指導(dǎo),直到陪孩子走過一個又一個成長階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不要你管”

還是愛與矛盾的糾結(jié)

“不要你管”這句話,是孩子成長的信號,也是青春期的一種吶喊聲音,反饋的恰恰是孩子試圖擺脫父母對自由渴望的標(biāo)志

在這個階段里,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被家人當(dāng)成一個“大人”來看待

特別是父母的一句“我需要你”、“你能幫幫我嗎”,能直接把孩子身上的價值感拉滿,也讓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自信

認(rèn)識一個性格比較倔犟的女孩,11歲了,她一邊抱怨“我媽媽太煩了,真希望她去上班”,可等到媽媽真正找到工作要出去時,她又開始痛哭流涕地挽留,生怕媽媽真的去上班、離開她了

記憶比較深刻的一次,女孩問媽媽要零花錢買一本書,因為家里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媽媽就跟她約法三章:

?第一,要錢買書可以,但你必須給我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第二,買書之前要寫一個計劃表,內(nèi)容是你打算如何把這本書看完

?第三,書買回來后就要按著計劃表行事,每天看多少頁都是固定任務(wù),不能偷懶耍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想到,女孩剛聽到這些話就情緒激動起來,對著媽媽就不耐煩地說:“不給拉倒,我找奶奶要錢”

果然,奶奶二話沒說就拿了錢,女孩態(tài)度也因此更加囂張起來,甚至對媽媽還說出了“你不是我媽媽,奶奶才是我媽媽,我長這么大也是奶奶功勞”的忤逆話

一瞬間,媽媽心如死灰,她沒想到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女兒,居然不認(rèn)她這個媽媽了

那天晚上,她哭了一整夜,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做了一個重點決定:既然女兒不認(rèn)她這個媽媽,那又何必再繼續(xù)待在家里呢

可一大早準(zhǔn)備收拾行囊離開的時候,女兒卻在背后喊住她:“媽媽,你干什么去”

媽媽說:“我打算出去找工作,你在家里有奶奶照顧就行了,反正你看到我也會覺得我很煩”

沒想到,女兒卻一個勁兒地解釋說:“不是,我不想媽媽離開我”

媽媽很詫異,昨天晚上的事情還歷歷在目,難道女兒一覺醒來就失憶了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上,這并不是女兒失憶了,而是她情緒過后不知道如何收場的尷尬

用女兒的話來說:“我那會就是心里很煩,總覺得什么話難聽就說什么話,會讓媽媽能夠?qū)ξ叶嘁恍╆P(guān)心和關(guān)注,我不是故意的”

看吧,動不動就說“你別管我”、“你不是我媽媽”的孩子,他們本質(zhì)上并不是有多么討厭媽媽,背后所隱藏的也是對媽媽深深的愛與矛盾

他們一邊愛媽媽,一邊渴望自由,一邊不想讓媽媽管教約束,另一邊又擔(dān)心媽媽真的不管了會失去重心

也正是如此,孩子才會在矛盾中越來越掙扎,和父母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復(fù)雜

不想孩子情緒化成長、在矛盾中掙扎,那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接受

當(dāng)孩子說“不要你管”的時候,除了直接接受,還可以采用厚臉皮的方式對孩子說:“可是爸爸媽媽現(xiàn)在急需你的幫助,怎么辦”

那種感覺就像是馬上要下雨了,你急需孩子送傘的急切和存在感一樣,在被需求的價值感下孩子也會表現(xiàn)得特別樂于助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關(guān)于孩子說“別管我”時背后所隱藏的信號,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