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立夏(5月5日),江浙一帶有流行吃烏米飯的習俗。烏米飯含有花青素、槲皮素和抗氧化劑等,老杭州們常說:“吃了烏米飯,不怕蚊子咬”。
其實,立夏開始吃烏米飯還不算早。在富陽新登鎮(zhèn), 每逢農(nóng)歷三月初三(公歷4月11日) ,當?shù)禺屪迦司鸵呀?jīng)開始吃烏米飯了。

▲身著畬族服飾的蘭雁君正在采烏樹葉。
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畬族人會舉行盛大歌會,并祭祖先拜谷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而且,會準備好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jié)”。
烏米飯,“其色青而有光”,所以又叫青精飯。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為其作詩賦文,杜甫“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陸龜蒙“烏飯新炊茸榷香,道有齋日以為常”··· ···
什么是正宗的烏米飯?

烏米飯,其實不是用黑米、紫米做的哦!而是用當?shù)厣虾玫膱A短糯米,將烏飯樹的葉子汁(學名叫南燭汁)浸泡染色做成的。
只用了糯米、南燭汁,手工制作,天然健康。蒸好后的烏米飯烏黑發(fā)亮,清香撲鼻。
通常是加糖做成甜口的;也有加肉松、咸肉、豌豆做成咸口的。

▲加白糖。
烏飯樹,也叫南燭樹、青精樹,大多數(shù)都是野生的,并且長在山坡丘陵、路旁灌叢。烏飯葉色素化學成分復雜,含有極為豐富的有效成分,如花青素類、酚性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對人體多有益處。

▲烏樹葉。
烏米飯需要手工制作,工序比較復雜,平時自己在家制作起來很麻煩。我們最近找到了烏米飯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蘭雁君,嘗過她定制的烏米飯之后,發(fā)現(xiàn)確實是傳統(tǒng)口味,可以推薦。

▲蘭雁君。

為什么值得買
單獨吃糯米不易消化,但加了南燭汁的烏米飯卻不會,老人、小朋友也適合吃。
加了烏葉汁的糯米滿是清香,擱了點紅棗,嚼起來是自然的松軟甜糯,天一熱,吃起來尤為清爽。
夏天配上點芒果一起吃,軟軟糯糯更加美味。

位于富陽區(qū)西部的新登古鎮(zhèn),有1700多年的置縣史,依山傍水。烏米飯的 工坊就在湖邊 。
每年 此時, 是烏樹汁液正充沛的時候,村民便會 采烏樹葉制成汁 ,用以蒸煮烏米飯。
新登鎮(zhèn)的烏米飯,入選了第八批杭州市富陽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這家烏米飯工坊,用的還是烏樹的嫩芽、嫩葉,色澤、口感都更好。

▲要采紅色的嫩芽。
采摘下來的烏樹葉還要經(jīng)過二次篩選,只留完整的嫩葉。
葉子之后還需經(jīng)過洗、碾、濾··· ···用的是畬族古法的制作方法,雖麻煩,但保留了原有的天然風味。

烏樹葉用山泉水洗凈,一點點在傳統(tǒng)石臼中碾碎出汁。這南燭液便是糯米的天然染色劑。

這步驟是個辛苦活兒,看阿姨費力搗了很久才出了這么點汁。

畬族的烏米飯,用的是上好的圓短糯米,光潔白胖。將南燭液倒入糯米中,浸潤8小時,讓每一粒米都能均勻吸收烏樹葉的清香。
其間要時不時的用手攪拌,這樣才能均勻吸收烏葉汁,上色也好看。浸泡8小時后的烏米飯,竟成了漂亮的孔雀藍。

用的是柴火土灶蒸煮,更具風味。出鍋的烏米飯烏黑亮澤,香氣逼人,怪不得畬族人有“一家蒸十家香”的說法。

最后,便用草編織的小簍裝烏米飯, 塞上一顆紅棗 ,尤為別致。

咬一口進嘴里,香軟甜糯,還有烏樹葉特有的清香,咽下許久仍有甘甜的余香。

經(jīng)典的烏米飯吃法是 拌糖吃 ,蒸好出爐熱乎乎的時候直接往里面放上一勺白糖,香。

今年除了甜口款,還上新了咸口款。咸烏飯比甜烏飯難做,更復雜的配料和調味非??简炛谱髡叩氖炙嚒?/p>
干菜用的是紹興干菜,菜香味十分濃郁;青豆也要經(jīng)過挑選,只選用圓潤飽滿的;肉末是新鮮豬肉做成,肥瘦相間,肉味更足。

用料扎實,一口下去能嚼到柔韌的肉粒,爽口的青豆和鮮香的干菜,細抿還能品出烏米飯自然的清香。
調味也好,咸淡適中,鮮香潤口,都是些家常調味品,沒有添加劑哦。


▲甜口款。
第一批限量供應哦!烏米飯的售價跟新登鎮(zhèn)當?shù)匾粯?,我們只加了快遞和泡沫箱的費用。
烏米飯?zhí)鹂诳?咸口款,12個(每袋240g,2袋),優(yōu)享價39.9元,24個(每袋240g,4袋),優(yōu)享價69.9元,包郵。

▲咸口款。


我家每年都有吃烏米飯的傳統(tǒng),這次推薦的烏米飯,原材料只有南燭汁、糯米、白砂糖。

▲小抱抱實拍圖。
隔水蒸熟有股清香,淡淡的甜味,軟軟糯糯的。
經(jīng)典的烏米飯吃法是拌糖吃,這款有紅棗的加持,不加糖空口吃也超香。下午乏困饑餓,上鍋簡單一蒸,一口一個,剛剛好。咽下許久仍有甘甜的余香。

▲小抱抱實拍圖。
吃完之后的小竹筐,還可以用來放雞蛋、芋艿之類,拿來擺盤很可愛。

▲小抱抱實拍圖。
文/張婉如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