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九字真言

九字真言,道家稱之為六甲秘祝,典出我國東晉時期道教葛洪祖師所著的《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中華道藏》也有記載:“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簿抛?,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底本出處:明《正統(tǒng)道藏》太清部。參校版本: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

據(jù)說這九個字能調動全身氣海,并引動周邊風云之氣變化和運轉,使周圍邪魔妖物自感神力壓制,從而讓他們自行消散或者消亡。意思是說,常常默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躲避一切邪惡。

這九字真言便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現(xiàn)在網(wǎng)上多為流傳的錯誤版本“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一般認為與唐朝時期,東瀛東密的開山鼻祖弘法大師空海多次來到中原地區(qū)游覽,并將道家的九字真言錯抄傳到了日本,進而為后世忍者與陰陽師所用。又或者從中國往日本的流傳過程中,咒語發(fā)生了流變,最終演化成了今日錯誤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這個流變的具體過程學術界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

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后,隨著日本動漫文化傳入,先是影響港臺地區(qū)(香港電視劇《我和僵尸有個約會》中出現(xiàn)此真言),后繼而影響內地,實為出口轉內銷。由于動漫與香港電視劇影響大,加上歷史原因使大部分人只知日本流傳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版本,而非我們原始正宗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版本,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更是一種傳承的警示。

修持方法

九字箴言自東漢葛洪以來,即傳言有大威能。然而很多人持誦無果,即以此九字無非傳言,實則不然。下面附道教修持真法,供大眾參考。

臨者

明天地所在,悟萬物本來,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臨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時刻感覺天地,萬物的存在,這就達到了臨字的本義(“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以身心要常保持清靜無私,才能天人合一),應該是臨字作為修行的本義。

兵者

由臨而進,此時天地已明,陰陽已現(xiàn),身內龍虎初啼,有爭斗之意,當更進溫養(yǎng),以待咆哮之時。(人能長清靜,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自然能一陽復來(復)卦,而常能以此純陽之元始祖氣,溫養(yǎng)五臟神,即是涵養(yǎng)圣胎)

斗者

此時身內天地分明,龍虎咆哮,上下爭斗,又有調和之意,宜靜養(yǎng)龍虎待其鼎盛而調和陰陽。(陰陽交而地天泰(泰卦),龍虎金丹內中煉)

者者

者乃成相之意,與此當顯真意。龍虎上下而行,于玄關而合陰陽相遇,如春陽融雪,又如潑火遇油,自然而然一點本源現(xiàn)于混沌之中,活潑潑,圓融融,得大藥而金丹成。(元神童子于玄關初顯現(xiàn),初時一點,日漸長大)

皆者

與此當明無內無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一理,不可躁進,不可強求當溫養(yǎng)自然,漫求嬰兒,九月功成,自然元神內現(xiàn),此刻誰是我?我是誰?無分彼此,皮囊元神本為一體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于此則天地為過客,黃庭有我而獨居。(九月為剝卦,后天糟粕褪去,先天真我顯現(xiàn))

陣者

神居黃庭,則萬物可為掌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道不仁以天地為芻狗,世間浮華當云煙而過,入眼而不迷,入耳而不惑,入口而不味,入鼻而不嗅,觸身而不墜,入神而不思,當悟卻本性還歸本來,面目一明自然超脫。陣者,天地為棋,蒼生為掌,萬物有而神不惑。(自此識神退位,元神主事,智慧得開,不落塵俗)

列者

與此本來已明,面目一新,當繼續(xù)精進,時刻一至自然超脫輪回,天地合一,與道同存。列者,乃列天地之意,超脫之喻,此時天地之間有其位,萬物之內有其名是為列。(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前者

于本來之處當悟天地輪回之意,天地合一是為終,亦是為始,須知此輪回乃道之輪回天地之輪回,循環(huán)往復,當于靜念處體會道之義理,道之本義,則可不惑于所得,不惑于所成,列天地而不墜,臨萬物而不迷。前者,進也,不思,不昧,不惑,循天地而演萬物,得大道而不退本源。(否極泰來,泰極否生,閑時須常靜心以元神悟大道之理,使行為不失中庸)

行者

于此當明道天地之間無不是道,萬物之內無不有道,悟天地而不礙,觀萬物而不著,與此無礙無著方能直行而不周,循道而不迷。行者,無礙無著,天地如一,我亦如一,我彼此無分別,直行而不礙,循道而不迷。(即明天地之道,當于人世行大道,此即天地人三才兼?zhèn)?,內養(yǎng)元神,外凈世界)

關于結印的探討

研究道教經(jīng)典原著可見,傳統(tǒng)九字真言修持并無手印記載,經(jīng)文亦未提及結印之法。目前流傳的結手印做法,或與后世某些文化體系交融相關,可能受其他修行傳統(tǒng)影響而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流行文化作品中曾將九字真言與特定手勢結合演繹,這種藝術化改編雖傳播甚廣,卻與經(jīng)典本義有所偏離。加之歷史流變中的信息斷層,導致現(xiàn)今部分修持者或主動或被動地混雜了不同體系的元素,或在真言文字上存誤,或在形式上疊加了非傳承性的儀軌。

需強調的是,道教手印傳承重師承親授,未經(jīng)明師指點不宜自行揣摩修習。至于九字真言的正修之法,經(jīng)典明載“凡九字,常當密祝之”,誠心持誦,方能感通天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閱讀到此,本文完畢。愿有緣讀到本文的朋友,吉祥富貴,諸事順意;

喜歡本篇文章的朋友,歡迎大家點贊,轉發(fā),收藏!咱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