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100編輯深圳再過兩天就閉展了。
100編輯在深圳是第二站,比北京更成熟,它因地制宜地做了“本地化”,10多個小展覽有了更完整的呈現(xiàn),5場由編輯主導的活動,每一場都很圓滿。
預告一下:100編輯2.5版本會繼續(xù)在北京市集展出。點擊此處購票
100編輯深圳是第一次異地辦展(展覽,和市集不同),在深圳布完展后,我們就回北京了,現(xiàn)場就完完全全地交給了幾位當?shù)氐摹芭R時店員”。
很感謝深圳的幾位店員朋友:姜老師、周周、耗子、小橘、Chloe,還有幾位志愿者朋友:01、劉俊、未來、徐瑤、米仔。因為人少,我們的工作流程經(jīng)常很粗放,要在我們團隊不在場的情況完全負責起這個展覽,其實有非常多的困難,還好我們一起都克服了,我們由衷地感激。
書展上的故事太多了,多虧了深圳的朋友,我們也擁有了幾篇深圳的店員日記:
閉展在即,我們邀請深圳的幾位伙伴分別給讀者寫了一段話,以此紀念過去的四十天。
我是做書,我不同意深圳是文化沙漠!

From 姜老師:
來做書當臨時工是一個巧合:正好我有時間,正好他們要來深圳,正好我對當書店店員很感興趣,正好他們覺得我合適……說是五百年修來的緣分,不過分吧?
那這么說的話,跟陌生的讀者相遇且交談,需要多少年?
讀者們在書店里都會做什么呢?有父母帶孩子讀繪本的,有小情侶一起看展覽的,有姿勢奇怪地拍照或閱讀的(如果條件允許我會偷偷拿出手機把他們拍下來)。當然,更多的是一個人,默默地逛,默默地看,最后或是空手離開、或是拿著幾本書走到我面前。
這時候,e人店員就會發(fā)揮她天生的好奇心了:
“這本書好看嗎?”
“這幾本都是關(guān)注xxx的呢,對這方面感興趣嗎?”
“如果喜歡這本的話,那邊還有一本xxx也可以看一下哦~”
大多數(shù)讀者(通常是可愛的小姐姐)并不吝于跟我聊幾句。于是我知道了有人是從廣州專程趕來的,有人看《鶴總請還錢》樂得哈哈大笑,有人對《光從哪里來》很有共鳴,有人喜歡黑塞很多年了,有人從事二手行業(yè)看到《四開02:中古、二手與永續(xù)》如獲至寶,有人通過《此生有味》讀東坡的詩詞,有人愛《中國書法之美》還要多買一本送弟弟,有人說“我關(guān)注你們很久啦”。
也會被人反問“你們是干嘛的?”“這是哪里辦的?”“做書是什么?”這時候就只能發(fā)揮我瞎扯的本領(lǐng)了,一番安利科普,讀者最后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沒明白地走開。若是還有其他疑問,比如“你們靠什么賺錢”之類的,那就只能說:“對不起,我也不知道,我是深圳的臨時工?!保ㄔ诖藦娏医ㄗh北京的老師們,以后若有其他城市的巡展,請務必給臨時工們準備一份工作手冊?。。。?/p>
巡場的時候e人也忍不住想開麥?!缎轮袊孛鏆庀笥^測儀器極簡史》和《八十本書環(huán)游地球》的展位挨著,一對小情侶邊逛邊聊,我在旁邊聽著他們說“氣象這本書看不懂”之類的話會心一笑,等他們走到“八十本書”的展位研究這是什么書的時候,實在忍不住接話了:“放心,‘八十本書’肯定讀得懂?!畾庀蟆@本我也讀不懂,不過它的編輯實在是太有誠意了,那一沓手記我全看完了,特好玩。”
“真的嗎?”小姐姐成功被我的話吸引,于是我們一起討論了關(guān)于“為什么這個編輯的名字如此男性化但是文字這么可愛”以及“這本書真的好硬核啊”等話題。
也不是每次聊天都跟書相關(guān)。有位小姐姐的發(fā)色深得我心,來買單的時候我看了又看,還是忍不住說:“你的發(fā)色好好看呀!”小姐姐特別驚喜:“真的嗎?我覺得它有點掉色了不太好看,最近其實一直有點苦惱呢?!蔽倚‰u啄米:“真的真的,我覺得這樣剛剛好,好喜歡!”于是小姐姐心情特好地走了。而我,也心情好了一整天。
被我夸“這本是最后一本了呢,你很有眼光哦~”的小姐姐留下了一封信。她選中的書是《星星還沒出來的夜晚》,這本書一直很受歡迎,買單的時候我看到她很喜歡的樣子,就聊了幾句。沒想到過了幾分鐘,她跑過來,遞給我一個紙條。紙條上寫著“感謝在明媚的春天相遇”,字很漂亮,打開后是一封不短的信。信里說自己最近在職業(yè)的轉(zhuǎn)型期,逐漸地選擇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看到書里那句“當我快樂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全身都在發(fā)光”被擊中,因此選擇帶走,“愿我們始終能看到自己的光芒呀!”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雖俗,但是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當然,聊天聊多了,海王也有翻車的時候。一位小哥來買《虛無主義與技術(shù)》和《維特根斯坦私人筆記》,我順口問:“看得這么硬核呀?”小哥淡定地說:“對啊,直男嘛?!蔽冶灰?,半天沒緩過來。(事實上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依然沒想到應該怎么回答。)
PS:寫到這里,有位小姐姐來買單:
-你們做書的公眾號是誰寫的?寫得很好。
-是隨機的臨時工。
-臨時工?避免追責嗎?哈哈。
-不不,是真的隨機,以及真的臨時工。(笑)
-我很喜歡你們那個展位布置,東西方對于女性初老的認識(指《老女孩》和《初老的女人》)對比放在一起,很有心思。還有《蘇北人在上?!?,他是怎么挖掘出來的?70年代美國人寫中國,還有他收集的那些資料,展示出來真的太有意思了!這個展覽做的真棒!
有這樣可愛的讀者,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From 小橘:
展期進入三天倒計時了。
最近做夢總是會夢到撤展的場景,昏暗的燈光籠罩著空蕩蕩的紙皮展架,工人們爬上A字梯將供無數(shù)人打卡的大海報瞬時撕下,昔日被書脊堆滿的臺面早已蒸發(fā)在灼熱的聲浪里——大家忙忙碌碌收拾著、搬運著書的人影斜映在墻上,隨后一個個裹滿膠帶的快遞箱被抬上貨拉拉、發(fā)回北京。像生長的苔蘚一樣,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一開始只是抱著:好想去給做書打工(不知道做書需不需要一個很渴望帶薪看書但其實最好不要帶薪看書的員工)的想法來到書展,卻不知不覺攢了好些特殊的回憶。
在做書當人形圖書坐標的這一個多月好幸福好幸福,具體體現(xiàn)在:看完了15本書、聽到了有趣的故事、結(jié)識了善良的朋友、熟悉了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同時也“看見”了一些被之前的我無視的瞬間:有人被書籍感動到流淚、有人特意驅(qū)車趕來、捧著書就在角落看一天、有人拿著雞毛撣子小心翼翼給書籍撣灰、有人閃著淚光傾訴自己對書的真摯感受…這些瞬間讓我高興又難過,不禁開始感嘆道:原來書展里的書是會說話的,買書的人也都是帶著愛過來的。

唉,一邊為這些記憶幸福著、一邊卻死死盯著進度條,看看到哪了、還剩多少,預支了太多失去的苦悶。做書店員40日體驗給我?guī)淼母惺茉綇娏?,越讓我急切地幻想自己是一個分身乏術(shù)的女特工——在剩余的時間里,一號“我”雙手貪戀地翻閱一本接一本樣書,二號“我”鬼鬼祟祟偷聽讀者傳來的悄悄話,三號“我”的眼睛還要黏住其他值班店員沒講完的八卦。這樣就能將一份時間變成三份美好的記憶了。噫!要是人真的會分身就好了!
唉!還是幻想自己是臺一次性傻瓜相機就好了,經(jīng)歷過、感受過,然后就能立馬忘掉??晌壹炔皇桥毓ひ膊皇巧倒舷鄼C,如果非要類比個什么東西,可能有點像寶麗來,因為越是努力想要定格什么,記憶的輪廓就越發(fā)鮮艷。
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跟所有人提起做書,不管是身邊的朋友、還是素不相識的她們,想要在她們面前夸做書夸個三天五夜,做書真的很好!謝謝你們給予了我一段珍貴的人生際遇,讓已經(jīng)很久沒有捧紙質(zhì)書的我邂逅了那么多有趣的書、那么多美好的人,屬實是2025年給我的意外之喜!
心里最珍貴的感受悉數(shù)于此,以至于文字看起來有點黏糊糊的,開始擔心冗長的文字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壓力。
不管了,最后,還是謝謝做書來深圳!下次請再來!請多多帶著新書來!

From 楚珂:
其實很遺憾的是這次沒有全程參與,原因是書展后期我又順利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也許對未來的焦慮和慌張并沒有離我遠去,所謂的松馳感也沒有想象中來得洶涌。我突然想到《哈利波特》里,哈利說最后與金妮相處的快樂時光像是從誰那里偷來的,所以額外的珍貴和不舍。誠然,我并不是什么chosen one,也沒有要拯救魔法世界的使命和宿命,只是一個暫時沒跳出社會時鐘的焦慮的人,還在游離和摸索到底怎樣才是適合自己的生活,并在當下還是選擇了向所謂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穩(wěn)定收入妥協(xié)。但或許要感謝在哪里的平行世界的正在做圖書編輯或者書店店員的我,讓這個時空的我偷走短暫體驗了下另一種格外的活法。

From 耗子:
我開始提筆在我平日記錄店員日記的地方為100編輯深圳站寫下最后一段記錄(電子筆)。來當做書的臨時店員,于我而言是蓄謀已久了。這次不僅來成功打上工了,還和不少編輯們搭上了話,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夢想成真”了。我知道,把編輯當成理想職業(yè)聽起來是挺傻的,畢竟來分享的每個編輯都少不了說一句“編輯真的不賺錢”“出版是夕陽行業(yè)”,我就像一只還未出籠的鳥一樣,在期待著一個當我正面與之相遇后極大可能會獲得當頭一棒的事情。但人嘛,總要有點盼頭,總要有點能讓你為之顫動的事兒,就算看起來傻點也無所謂。這個世界上有著這么一群人在做著這樣的事情,真的讓我覺得很好。管他呢,反正這個世界上的傻人傻事還少嗎?多我一個也不多。
這次偏心展持續(xù)了一個月多一點,事實上對我來說,除了通勤時間長了點、空調(diào)冷氣少了點、每天手上的灰多了點之外,其他一切都挺好,每天重復說著“麻煩您掃這邊”“需要袋子嗎?”,重復著巡場、把下一秒還是會亂起來的書和展品碼整齊,重復著把樣書拿到收銀臺去讀、被書上的某段描述震撼,重復著和不同的讀者吹水,重復著被編輯們的小心思驚艷、感嘆他們的超絕“自理能力”、被ta們在沙龍上分享的話語所吸引……說得更直接一些,我很高興能夠和與這個行業(yè)相關(guān)的人產(chǎn)生鏈接,每次鏈接都讓我欣喜。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踏足這個行業(yè),成為自己眼中的一名好編輯,即使這是個圍城。
正在寫的時候,窗外樹上的知了正在大吵大鬧,分貝高得像是要鉆開我的腦殼。這是我今年第二次聽到這樣大聲的蟬叫,這正說明夏天來了。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準備考研,有一天夜晚,一只蟬悄悄地來到了我的窗外,并在凌晨五點把我喊醒了。那么今年蟬叫時的記憶,就成功與做書偏心展綁定了。明年知了開始大叫的時候,又會和什么事情不期而遇呢?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此刻,我對這段時間的體驗是印象深刻的,同時也會對未來的事情飽有期待。這就很好了。下次再見啦!希望做書發(fā)大財!

From 周周:
書店兼職店員上班的倒數(shù)第三天。
展覽區(qū)域和商場中庭之間那條神秘的冷熱分界線仍然挺立。
當我大包小包地跨進展覽區(qū)域的時候一句「好熱」,證明我即將開始打工。
只是這樣的日子竟然只剩下三天了。
著實讓人恍惚。
這里卻還是老樣子——仍然有人鍥而不舍想買「非賣品」;仍然有人問展臺上的物料撤展之后賣不賣;仍然有人會被展覽門口那級矮矮的臺階絆倒——然后「哎喲」一下,就往自己想看的展臺走去。
哪怕絆子再多,無非就是又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然后繼續(xù)往前。
在書店打工的這兩個月里,我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各種各樣的狀況出現(xiàn)。既會揚起微笑說「好的」,也會笑容不減地說「沒有」。
大概不管做書開到哪里,新奇有趣的事情也都會自顧自地發(fā)生。
小長假的尾聲,書店逐漸回流,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留言板從空空如也到密密麻麻,其實也就一周多的時間,到了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沒有什么位置容納新的便簽條,有的讀者開始對「留言板」幾個大字發(fā)起「攻擊」,直接剛到臉上。
無所謂,那個地方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需要一個說明來告訴大家那是什么。
那上面都是讀者真心實意留下的言語。
留言板隔壁就是一個屏風(都是紙板做的,天才?。厦媸潜敬蔚膮⒄箷亢蛯庉嫷闹轮x版面。
編輯,在我心里就是一群用心血回饋心血的專業(yè)人士。
作者的心血、編輯的心血合成的這本書,會隨著讀者的用心翻閱,通過文字和腦海里的映像,成為流淌在血液中的獨特氣質(zhì),能在遙遠的未來的某些時刻自動產(chǎn)生靈光,填補那些無法物理到達的暗處。
有些光輝,不必可見。
或許會有人問(雖然到現(xiàn)在還沒有),這些書你們都看過嗎?
我們中的大部分,應該都沒有全部看過。
但我們會挑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看。
除去店員的職業(yè)身份,我們也是普通讀者。
有自己的閱讀偏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有自己的閱讀風格。
每個人都有。
大概這就是為什么事物大同小異,但人人卻獨特精彩。
最后的碎碎念:
有個小女孩在父母的陪同下,抱著一本寬大而薄的書本小心翼翼地走向收銀臺。
她此刻只有父母半人高,步伐踉蹌卻努力。
離臺面還有些距離,她就有些迫不及待地舉起來要買單。
我接過書:《舉世無雙的地毯》
那一刻,她也是個「舉世無雙」的小孩。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永遠有辦法做一個舉世無雙的小孩。

點擊購票
早鳥票截止時間:4月30日 24:00
5月1日恢復正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