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詩仙仕途行路難

文/李壽謙

行路難》是詩仙李白的又一傳世力作,創(chuàng)作于唐天寶年間。公元742(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被任命為翰林供奉。這是他人生的一次高峰,他才華橫溢卻得不到唐玄宗的重用,賜金放還,實際上變相地被逐出長安。

這次變故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懷著對仕途的失望和憤慨,寫下了《行路難》。這首詩不僅展現(xiàn)了李白獨特的藝術風格,更折射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面貌。

“金樽”和“玉盤”,不僅是物質的豐盈,更是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停杯投箸”和“拔劍四顧”兩個動作,展現(xiàn)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迷茫。

行路雖難志不摧,盡顯詩人凌云志?!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币渣S河和太行的艱難險阻,比喻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曲折和困境。然而詩人并未消極沉淪,堅持著寫道“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彼越贯炍妓鸵烈酥廴者叺牡涔蕘砑钭约?,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伊尹是商朝初年的政治家,中國第一個帝王之師。他本人是個廚師,故而伊尹是中華廚師的祖師爺。公元前十六世紀,伊尹輔佐商湯滅掉夏朝,建立商朝。在政治上,伊尹主張“以鼎調羹”,用“調和五味”的理論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姜太公是商朝時的一位智者。他官場不得志,聽說周文王是個賢明的君王,于是到渭水河邊釣魚。他的魚鉤是直的,一天周文王到渭水河邊巡視,看到姜太公用直鉤釣魚,大惑不解。便與他交談,發(fā)現(xiàn)姜太公有非凡的智慧和見解,決定拜姜太公為宰相。姜太公欣然接受,輔佐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滅掉商朝,建立周朝。

我不禁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參加高考的崢嶸歲月。荊棘叢生,路途艱難。那時我在生產隊拉毛驢車,我賣了毛驢,停車復習備考。頂著罰款和世俗嘲諷的壓力,走上一條不歸路。正如魯迅先生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此話被演繹成“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保┊斀拥戒浫⊥ㄖ獣臅r候,我忽然有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感覺。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蔽覀円赂业孛鎸σ磺衅D難險阻,勇往直前,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簡介】李壽謙(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師,大學學歷,現(xiàn)退休,寓居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