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故鄉(xiāng),在物質(zhì)貧瘠的年代,似乎萬物皆可食。老徐在童年時,吃過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現(xiàn)在想來,也頗為有趣。
01
先從植物篇說起吧。
春天的時候,三四月間,路邊的枯草開始慢慢變綠,這個時候是吃狗尾巴草的嫩芯。放學(xué)后,小朋友們就都蹲在草叢里仔細(xì)尋找那些剛剛生長出來的狗尾巴草,將其中的嫩芯揪出來,剝開,很柔軟,有一絲清香和甜味。
這種狗尾巴草的嫩芯,并不能裹腹,食來只是覺得有趣,可以打發(fā)童年大把的時光。而且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可以吃,春風(fēng)和細(xì)雨,會讓它們生長得很快,幾天后就變老了,嚼起來如枯草,也很難咽下去。
四月間,槐樹開花,可以吃槐花,白白的,一大嘟一大嘟地長在樹上??瓷先?,頗為好看。
槐花,我們一般都是摘下來就塞進(jìn)嘴里生吃,嚼起來也有些絲絲的甜味,蜜蜂們也喜歡采摘槐花的蜜。
母親也會摘一些,回家用燒開的水燙焯之后,放到太陽底下曬干。
曬干后的槐花,可以儲存起來,用來做包子餡或炒雞蛋,這樣在秋天或冬天的時候,都還可以吃到春天的味道。
此外,在春天,還可以吃榆樹的嫩葉。要選取剛吐出嫩芽沒幾天的葉子,剁碎了之后放在面粉里一起烙餅。
哦,還有野草莓,紅紅的小果子,鮮艷欲滴。我們那說它們是屬于蛇的果實,我不是很敢吃。
02
五六月的時候,村前屋后樹林里,就有許多野生的,或許不足以稱得上是水果的東西可以吃了。
先是毛桃,毛桃長不大,很青澀,而且還有微微的苦味。然后就是桑葚,桑葚還有白桑葚和黑桑葚兩種。
桑葚我很喜歡,奈何小時候爬樹不是很擅長。往往都是有小伙伴爬上樹去,我們眼巴巴地在樹下等著,等他掰斷幾根長滿果實的樹枝扔下來。
高處的桑葚,很難采摘,因為在樹頂接觸陽光最多的緣故,也最為飽滿誘人。我們就會從家里找來干凈的被單,幾個小伙伴在樹下扯著,讓爬上樹的小伙伴用力地?fù)u晃樹枝,將那些熟透了的桑葚?fù)u落下來。

03
夏天,雨水充沛、陽光熾熱,萬物野蠻生長。暑假期間,我要負(fù)責(zé)打豬草。帶著一個籃子,拿一把破鐮刀,到田野地頭四處尋覓。
倘若是尋到一片野莧菜,馬齒莧一類,生長得又頗為嫩綠,那么,它們就從豬草升級為我們家的食物。
野莧菜回去即可燒湯,或是放進(jìn)面條鍋中。馬齒莧,每每也是用開水焯過之后,直接涼拌食用或是放到太陽底下曬干,儲存起來做干菜。
關(guān)于馬齒莧,在我們那兒民俗中,稱呼其為太陽的舅舅。
嗯,太陽的舅舅,曬不死的——這種植物頗為耐旱,作為田間野草,每每將它們拔起來之后,還要扔到田外。否則,哪怕它們在夏季的烈日下暴曬了十天半個月之后,遇到一場雨水,仍然能夠扎根存活下去。
夏天,還有什么可以吃呢?嗯,地瓜葉,芝麻葉。彼時,糧食已經(jīng)富足,但菜肴方面,很多時候除了仰仗于家中的菜園之外,就要靠這些田間的饋贈來點綴飯桌了。
暴雨后,我們還會到田間的路邊草叢中尋地皮,一塊又一塊的地皮/苔蘚,黑褐色的。小心翼翼地拾起來,盡量少沾泥土。此時,還可以去樹林里找野生的木耳。這些黑色的花朵,平日里很難被發(fā)現(xiàn)。一場暴雨后,就開始綻放了起來,成為了飯桌上的佳肴。
蘑菇也有,但母親說,有的蘑菇是的有毒的,我不懂得分辨,自然是不敢采回家。
04
秋天,無疑是收獲的季節(jié)。無論是東家的玉米,還是西家的紅薯、毛豆、乃至花生。誰家的先長成了,路過的都可以去摘取一些,村人也不以為意。
似乎約定俗成,在地頭的莊稼,是屬于公共的財產(chǎn)。
對于少年的我們來說,秋天的時候,還會有許多當(dāng)時連名字都不知道的野果子可以吃。有一種黑色的小果實,剛百度了才知道學(xué)名叫龍葵。野枸杞,紅紅的。還有馬泡瓜,總是一根藤上結(jié)滿許多,順藤摸瓜,就可以摘滿滿的兩褲兜。
燈籠果/姑娘果, 是我們所有小朋友們的最愛。倘若能發(fā)現(xiàn)一棵碩大的燈籠果,并且還沒有被人拾取過,無疑是開心的事。

放學(xué)后,在去田里幫忙干活的時候,總會尋找這些可以吃的東西。或許是因為嘴饞,也或許是為了尋找樂趣吧。
然后,就是漫長的冬天。冬天,田野里除了生長的麥子之外,是沒有什么可以做食物的了。于是,在冬天,我們也很少到田野里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