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中圈,特斯拉已經(jīng)不行很久了。每當被中國汽車制造商對標一次,這家新勢力就會岌岌可危一分。馬斯克也到了和普通人一樣,只能去做網(wǎng)約車司機謀生的境地。受這樣的情緒感染,濃眉大眼的《墻街日報》也發(fā)出長篇大論,特斯拉的董事會正在物色新的人選取代馬斯克。
隨后,特斯拉董事長罕見的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聲,以媒體報道絕對錯誤的說法給予回應(yīng)。馬斯克也以嚴厲的口氣回懟,認為這是一篇蓄意造假的報道,文章刻意沒有采信特斯拉董事會對此否認的部分。這種選擇性的報道,在違反職業(yè)道道的同時,帶來了更大的后果:
WSJ是新聞業(yè)的恥辱。
在三段論式的舊時媒體表達中,小4000字的付費內(nèi)容里,對特斯拉董事會啟動取代馬斯克程序的核心,只交代了與獵頭公司進行了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其他基本都是圍繞于此的推論。
年輕那會,在一家報館謀生時,都是把它家的報道當作鞋拔子?,F(xiàn)在看來,也就那么回事。新聞死了,圣徒們連碼字都嫌手疼。
拆解開來,這篇報道的重心是在說,特斯拉董事會這樣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馬斯克過多的參與了白宮事務(wù),特別是他的右翼態(tài)度,導(dǎo)致特斯拉在美國、德國等多地遭遇了抵制,這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面臨危機。報道里沒說的是,那些對特斯拉進行打砸搶的人群都是到點打卡上下班的。
第二重原因是特斯拉糟糕的業(yè)績壓力。在資本市場,特斯拉的市值已經(jīng)從峰值的1.5萬億美元跌至9000億美元左右;在銷售方面,在售車型更新速度過慢,銷量壓力大。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市場,整車銷量快速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71%,且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總之一句話,馬斯克需要盡快回歸主業(yè),少摻和其他的事。問題是,他已經(jīng)決定回把更多的時間轉(zhuǎn)向特斯拉,而媒體也早已看到了他的選擇。那么,選擇在這個時候曝出特斯拉董事會有意找人取代他的事,就有了更多的意味。

馬斯克自2004年起就加入了特斯拉的董事會,2018年辭去了董事會主席的職務(wù),但仍是特斯拉董事會8名成員之一。特斯拉董事會做出物色馬斯克接班人的決定,卻繞開了馬斯克本人。這真是不拿他當干部的意思。所以,這篇報道對此進行了摻水:
同樣不清楚的是,本身也是特斯拉董事會成員的馬斯克是否提前知曉此事,以及他對于把更多時間投入到特斯拉的承諾,是否已影響到該繼任規(guī)劃。
在《墻街日報》的消息發(fā)布以及特斯拉與馬斯克否認后,對這件事兒的解讀透露出了一些跡象。
有人認為,以向媒體獨家爆料的方式,傳遞特斯拉董事會尋找馬斯克接任者的消息,更多是對馬斯克的警告。這是特斯拉董事會內(nèi)部對馬斯克不滿的表達。
更有分析認為,這是董事會在給馬斯克機會,以自覺的方式離開CEO的寶座。現(xiàn)任董事長在連續(xù)出售了股權(quán)后,可能會選擇離職。馬斯克出任董事長,仍可以體面的方式繼續(xù)留在特斯拉。
這些影影綽綽的分析,真不如國內(nèi)語言精英們來得直接:
這篇報道的標題應(yīng)該改一下,特斯拉董事會在WSJ上投放了招聘CEO的軟文。
4月銷量。在騾馬假日里,諸多整車制造商還是發(fā)布了上個月的銷量。
在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中,比亞迪的銷量為38.0萬輛,同比增長21.3%;吉利的銷量為23.4萬輛,同比增長52.7%;奇瑞的銷量為20.0萬輛,同比增長10.3%;長城的銷量為10.0萬輛,同比增長5.6%。
在新勢力中,理想的銷量為3.39萬輛,同比下跌7.5%;小鵬的銷量為3.5萬輛,同比增幅超過2倍以上;蔚來(含樂道)的銷量為2.39萬輛,同比增長53%;零跑的銷量為4.1萬輛,同比增長1.74倍。
都過節(jié)去了。我也早下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