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長假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人民幣快速升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強方兌換保證,五年一遇

實際,不僅僅是人民幣,外資對港幣的偏好可能更厲害,港幣5月3日進入了強方兌換保證。所謂強方兌換保證,就是因為港幣和美元是聯動的,具體是7.75到7.85,也就是1美元最多兌換7.85港幣,最少7.75港幣。要是港幣到了7.75,國際市場需求港幣繼續(xù)強勁,那么就需要港村釋放大量港幣來買入美元,這就是強方兌換保證。

這是資產牛市的信號,上一次出現是2020年10月28日,當時恒指25000點左右,3個月后漲到3萬多點。而5月2日,港股確實很強,上漲1.74%。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是不是就此我們就能認為,接下來的市場,就是港股帶動A股了呢?實際也不盡然。因為長假里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外資提前進入,然后正好等長假后賣給南向資金的情況。

所以,今天長假結束,港股開盤反而只是上下波動,漲不上去了。

且不管港股接下來表現如何。但有個道理大家必須清楚,那就是,當你覺得一切都好的時候,實際肯定有你沒有看到的東西,而那個沒看到東西往往是決定股價走向的。

二,并非玄學

這并不是什么玄學,因為對于多數普通人來說,大家能看到的都差不多,那么你覺得挺好的時候,別人也會覺得挺好。問題是當大家都覺得挺好的時候,大數法則就會起作用,這些所謂的大好局面,已經對未來的市場沒有多少價值了。

這種狀態(tài),也可以稱為「羊群效應」,就是一大群懶羊羊也是會出問題的。

實際上,市場博弈從來是多元的,機構所表現出的行為,多數時候就是和散戶是不同的,只是普通人如果只通過走勢、基本面,那是很難看出清楚。因為機構和散戶就是博弈關系,并且機構看散戶動作容易,散戶看機構動作很難,這種情況下,機構一旦看到散戶的動作和自己同步了,會立馬變招,結果總是多數散戶一定是買了跌,賣了漲。

比如下面這個股票,回頭看,橫盤后突破,然后震蕩向上。但真正身處其中時,股價橫盤時,普通人很難意識到該股能夠突破。而震蕩向上的過程中,每一次都是在短期上漲后立刻出現顯著的回落,誰也不清楚會不會構成一個階段頂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好在好在隨著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計算機算力的不斷提升,我們有了更強大的工具來分析市場。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進行全面收集、精細篩選、系統(tǒng)整理和深度挖掘,再借助模型進行比對分析,就能發(fā)現許多隱藏在市場背后的特殊規(guī)律。其中,“交易行為” 數據,尤其是機構交易行為數據,因其具有連續(xù)性、規(guī)模性和重復性的特點,能夠揭示出許多以往難以察覺的交易細節(jié)。

我們通過系統(tǒng),量化這些交易行為,觀察「全景K線」,我們就能看到,首先是,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橙色的「機構庫存」(對應橙色K線),這說明機構一直愿意積極參與該股。

同時,橫盤階段出現3次連續(xù)的藍色「機構震倉」。這里說明一下,「機構震倉」就是機構前期拋壓,打壓股價后的再回補的行為。所以只要能看到這種行為,就知道機構是否在震倉了。而「全景K線」就是把「機構震倉」的識別展示在了K線上,能看的更直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橫盤階段反復出現「機構震倉」,自然大家都知道洗盤之后,機構的意圖一定是嘗試拉升。而在拉升的過程中,出現「強力回吐」(對應綠色K線),所以導致了股價回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由于機構一直積極參與,所以回落之后還能繼續(xù)上漲。這就是為什么這個股票,在快速調整之后,還有能力創(chuàng)新高的原因。

PS1:

上文圖中的橙色柱狀,是我用系統(tǒng)觀察的「機構交易特征」數據叫做「機構庫存」。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PS2:

綠色k線,代表「強吐」,即「強力回吐」行為,表示前期獲利資金回吐,做空力度加大。

玫紅色k線,代表「強補」,即「強力回補」行為,表示前期做空資金回補倉位,做多力度加大。

PS3:

「全景k線」數據是將:機構庫存、空頭回補、資金交點、強力回補、強力回吐等共計五個數據,用不同顏色映射到對應的K線中,態(tài)進行映射。樣,觀察市場,能夠更直觀、更全面、更系統(tǒng)。

三,數據異動

今天依舊能看到處于機構活躍區(qū)的股票增加,說明機構目前總體就是很活躍的狀態(tài),7成股票在活躍,市場顯然就是健康的狀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點贊。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