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大部分美國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過于高估自身,從而輕視了競爭對手。美國的“芯片監(jiān)控戰(zhàn)”本質是一場技術時代的“新冷戰(zhàn)”,美國越是依賴技術霸權,越加速其全球信任體系的崩塌。

美國國會議員計劃提出一項提案,要求在英偉達等晶片巨頭生產的人工智能(AI)晶片中植入定位系統(tǒng),以便追蹤晶片出售后的去向,可美國人心里到底打的什么算盤,豈能瞞的過其他國家?

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爆出這個信息呢?我認為這或許與英偉達將為中國市場提供“專屬芯片”有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芯片之爭,關乎國運,這并非一句笑言!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加速到來,未來人類對芯片的需求將是前所未有的。

美國在芯片領域“留后門”早有前科。F-35戰(zhàn)斗機搭載的“任務系統(tǒng)芯片”預留政府專屬接口,可遠程鎖定戰(zhàn)機功能;英特爾CPU曾被曝存在“管理引擎”漏洞,允許美國安局(NSA)秘密訪問;更甚者,思科路由器默認開啟“后門賬號”,為美國情報機構提供數據通道。這些案例揭示:芯片早已超越商業(yè)產品屬性,成為數字時代的“特洛伊木馬”。

當前的芯片追蹤提案,本質是“數字殖民”的升級版。通過要求英偉達等企業(yè)預置定位模塊,美國試圖構建全球芯片溯源體系。這種“數字柵欄”不僅針對中國,更將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納入監(jiān)控網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怎么說呢?前段時間黃仁勛訪華,必然提及到了芯片問題。英偉達顯然是不想放棄中國市場的,因為英偉達要想維持住全球人工智能行業(yè)的霸主地位,就必須依靠中國芯片市場支撐,不然早晚會掉隊。

問題的關鍵在于,美國商務部對H20芯片的“無限期出口管制”導致英偉達計提55億美元損失,160億美元訂單面臨違約風險。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復(4月9日通知限制,4月15日強制執(zhí)行)使企業(yè)陷入合規(guī)性恐慌。美國對華存在芯片禁令,高端的芯片無法進入中國市場,所以黃仁勛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為中國提供所謂的“專屬”芯片。

黃仁勛在華盛頓所言:“世界本身就很復雜,但合作總會有辦法?!奔热皇呛献?,那么就得建立在雙方互信的基礎之上,不然叫什么合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英偉達的“中國特供”策略,實質是半導體產業(yè)多極化的縮影。中國半導體設備商中微公司突破5納米蝕刻機技術,長江存儲的Xtacking 3.0架構逼近國際水平,上海超算中心甚至研發(fā)出“芯片混訓”技術,使A100與昇騰芯片協(xié)同工作。這種“技術雜交”催生出全新的算力解決方案,反而加速了中國AI產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

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在高科技領域,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拋棄“拿來主義”,走上自主研發(fā)的路線。美國人如今還夢想著把裝載了后門的英偉達芯片賣給中國,讓美國人做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