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峻。

不知道出于什么動機,筆者也是個懶惰的人,竟然想寫一篇治療懶惰病的文章,可能也是想提振自己吧。沒有人先天是懶惰的,基于放松自己的緣故,但是久了就懶了。懶不是個好事,得改變。

做,就對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就對了!

書房的地板上堆滿了書籍和勞什子,我懶得拾起來,好幾天了。窗臺上的積灰在陽光里浮動,金粉下的陳舊與心靈的荒蕪互動著,我認為這是斑駁的日常,不想去改變,習(xí)以為常。茶杯已然很多茶垢了,還擱在桌上。每次推門進去,總覺得那堆書、那層灰、那個臟兮兮的杯子,都是等著看我笑話的。我在“此刻收拾” 與 “明日再說” 之間,彷徨了很久。直到有回被歪斜的書堆絆得踉蹌,才驚覺這拖延癥必須治療了,再不治療,它們躲在陰影里,漸漸長成了龐然大物了!

我本是一個物流師,知道7s管理的,就是懶得用于實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本來就不想掃天下。小屋子我都懶得收拾。我只清掃腦子里的垃圾。

后來轉(zhuǎn)念一想。居不凈,心不潔,還是得收拾吧。

人的腦子原是個天生的戲子,還未粉墨登場,已在后臺把劇本改了十七八遍。剛預(yù)謀要辦的事情,杏仁核便忙著在心里搭起戲臺,生旦凈末丑俱全:整理書房要耗三個鐘頭,收拾文件準會碰到難纏的舊物,就連啟動工作都要預(yù)演十幾種挫敗的戲碼。這些虛構(gòu)的障礙像老照片里的陰影,明明是平面的,卻偏要在心底投下立體的恐懼。細思起來,這些原是遠古祖先留下的避險本能,到了現(xiàn)世卻成了困住我們的金絲籠,讓我們對著假想的危險繳械投降,眼睜睜看著時光從指縫里漏成沙。

勤快些,自然會擁抱陽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勤快些,自然會擁抱陽光

神經(jīng)科學(xué)家說,那所謂的行動焦慮,不過是假象。推開門的瞬間,指尖觸到門把的涼意,像鑰匙擰開了多巴胺的匣子,那些緊繃的神經(jīng)竟自會松快些。待手指碰到雜亂的文件,腦子這塊生銹的齒輪,動起來卻比想象中順滑,竟自會沿著紋路轉(zhuǎn)出條理來—— 擦窗臺不過是濕紙巾在玻璃上畫幾個圓,整理書籍不過是給它們找個妥當?shù)臍w處,洗杯子時水流沖過杯沿的聲響,倒像是給拖延癥敲了記輕快的喪鐘。原來再龐大的事,拆開來不過是些瑣碎的、能在掌心跳動的小片段。

治這拖延的毛病,眼下是我迫切需要做的事。須得把心眼兒換個刁鉆的角度。對著那堆勞什子事擰眉嘆氣,沒有用哉。先問自己:“哪一樁最礙眼?”腳邊橫躺著的《時間簡史》,藍布封面蹭了層灰。彎腰拾它時,指尖觸到書脊上的燙金字,心里竟然暖和了些,書頁間夾著的銀杏葉掉落下來,只是時光在指縫里打了個滑,金黃的葉邊蜷曲著,扔了吧。窗臺的積灰最是勢利,專等陽光來照出原形,這時候抽張濕紙巾上去,看那塵埃遇著水就繳械投降,在玻璃上畫出些歪歪扭扭的銀線,給遲來的陽光開了條秘道,讓它好順著亮堂堂地爬進來。至于那只留著咖啡漬的杯子,杯沿的褐色印子像道未愈的疤,捧去洗手臺時,水流沖過杯壁的聲響甚是治愈。原來這瑣碎的行動里,藏著把拖延癥斬于馬下的快刀。

行為經(jīng)濟學(xué)家說的 “五分鐘法則”不妨照做,絕對是錦囊妙計。找個小計時器,或是小沙漏,看那流沙簌簌地落,聽那指針滴答地走,這期間做事。五分鐘能做什么?夠抽半支煙讓煙灰落滿衣襟,夠泡一盞茶等茶葉沉底,卻也夠把三本書碼得齊齊整整,讓窗臺亮得能照見人影。待你直起腰來瞧,滿室的凌亂竟退了三分,倒像是與拖延癥打了個照面,沒承想先邁出的半步,早把心里的十萬個“等會兒” 踩在了腳底下。

人總愛把日子過成散了線的珠子,那些被推了又推的時辰,原是生命賬簿上的散碎銀兩,當時只道是不值錢的銅子兒,待要撿時,才發(fā)現(xiàn)早聚成了沉甸甸的銀錠,縱然難贖回流逝的光陰,畢竟,心里敞亮了許多。此刻陽光又斜斜地切進窗來,書桌上的狼藉在光里明明滅滅,浮動的塵埃像極了未做完的夢,在光的河流里載沉載浮。別等了—— 推門的手若再猶豫,這滿室的陽光怕要冷了,連塵埃都要在陰影里結(jié)成冰,凍住你所有未說出口的 “現(xiàn)在就做”。

我們總以為要攢夠千軍萬馬才能出征,卻不知先邁出半步,便已破了心里的十萬雄兵。

懶,是百病之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懶,是百病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