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超 通訊員 常維林
為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探索文學閱讀大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4月29日下午,東昌府區(qū)小學語文學科基地片區(qū)教研活動在聊城市實驗小學舉行。來自聊城市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郁光小學、新城小學、站前實驗小學、侯營學區(qū)、堂邑學區(qū)的語文教師齊聚一堂,開啟了一場富有深度與溫度的教學研討之旅。

本次活動以“以課為基,構建文學閱讀大單元”為主題。活動伊始,聊城市實驗小學副校長趙西凱致歡迎詞,對各位教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聊城市實驗小學二年級語文團隊首先對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整體設計進行解讀。他們從單元主題、教學目標、內(nèi)容編排等多個維度出發(fā),分享他們在“童話育人”與“語言建構”方面的思考,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接著,新城小學教師劉云菲執(zhí)教《青蛙賣泥塘》一課。課堂上,她以本單元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創(chuàng)設“青蛙賣泥塘”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化身“小小推銷員”,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劉云菲老師巧妙設計問題鏈,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泥塘的變化。同時,她注重朗讀指導,通過分角色朗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隨后,聊城市實驗小學教師鐘旋帶來《小毛蟲》一課。她緊扣大單元教學理念,以“成長”為主線,引導學生對比小毛蟲的笨拙與蝴蝶的輕盈,探究小毛蟲的成長蛻變歷程。教學中,鐘旋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展示小毛蟲不同階段的圖片和視頻,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小毛蟲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她還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化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會實現(xiàn)成長與蛻變。

聽課結束后,參與活動的教師們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大家圍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文學閱讀大單元教學理念”“怎樣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等核心問題,各抒己見。

活動最后,聊城市實驗小學語文學科主任唐紅云對整個教研活動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總結。她充分肯定了兩位授課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互動、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的亮點,同時也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問題的設計、課堂評價等角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此外,她還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整合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共同探索文學閱讀大單元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為提升東昌府區(qū)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貢獻力量。

此次教研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大家對文學閱讀大單元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未來,語文教師們將繼續(xù)以課堂教學為根基,不斷探索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路徑,努力構建高效、優(yōu)質(zhì)的語文課堂,助力學生在文學閱讀中提升素養(yǎng),收獲成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