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龍 菲
編輯/王美琪
在熱帶陽光與數(shù)字浪潮交織的東南亞市場,TikTok美妝個護榜單猶如一面魔鏡,映照出當代消費者最真實的護膚焦慮與彩妝渴望。4月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四國榜單數(shù)據(jù),揭示了本土品牌與國際大牌的博弈新局。當定妝噴霧與面膜產品在潮濕氣候中突圍,當成分黨與功效派在評論區(qū)交鋒,這場由短視頻平臺主導的消費革命,正在重塑東南亞美妝市場的競爭格局。

越南:眼妝熱潮與本土化策略的勝利

4月,越南TikTok美妝個護榜TOP10中,眼睫類產品占據(jù)榜單4席,成為絕對主角,同時高性價比、達人帶貨與功能細分成為核心關鍵詞。
榜單中,Lookme Star假睫毛(第1名)、Horus眼線筆(第6名)、某白牌假睫毛(第8名),以及ROCK SWEET睫毛膏(第10名)均聚焦眼妝場景,這種消費趨勢與越南年輕群體熱衷的“混血妝容”密切相關——通過濃密睫毛、精致眼線打造深邃眼窩的歐美系妝容,正在短視頻平臺形成示范效應。
其中,眼睫類產品主要通過性價比驅動,兩款上榜假睫毛售價折合人民幣在8-10元以內,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符合東南亞市場對平價彩妝的偏好。而眼線筆、睫毛膏等產品操作便捷,契合越南消費者對“快速上妝”與“日常持久”的雙重需求。

此外,上榜產品還顯現(xiàn)出精細化的功能開發(fā)趨勢。COLORKEY LUMINOUS面膜基于維生素B5成分延伸出5種細分功效,SHEEureka去角質凝膠主打綠藻概念,凡士林防曬乳與其經典身體乳形成護理場景互補。這種產品策略既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也便于通過短視頻進行場景化內容營銷。
而從銷售渠道來看,不同品類呈現(xiàn)出渠道依賴差異。低價標品倚重商品卡流量,如Lookme Star假睫毛56%銷量來自商品卡,而同樣單價較低的SHEEureka去角質凝膠商品卡銷售占比達到70%,顯示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產品存在主動搜索習慣。而高決策成本產品更依賴達人背書,比如Cocoon卸妝油達人帶貨占比45%,COLORKEY LUMINOUS面膜更達78%,印證了美妝個護品類中KOL信任代理的關鍵作用;值得一提的是,TOP10產品店鋪自營銷售占比普遍偏低,最高僅18%,這表明品牌私域運營還存在較大機會。
越南美妝市場的競爭格局為品牌提供了兩大方向:
一是低價走量搶占心智:針對Z世代消費者,可通過高性價比單品(如假睫毛、唇釉)建立品牌認知,再逐步滲透高端品類。
二是達人矩陣精細化運營:差異化分配達人資源,例如用中腰部KOC進行日常種草,頭部達人打造爆款單品爆款。此外,商品卡的優(yōu)化(如關鍵詞本地化、場景化標簽)將成為品牌獲取自然流量的關鍵。
未來,品牌需在保持價格敏感度的同時,通過本土化創(chuàng)新與精準渠道投放,持續(xù)捕捉細分場景需求,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

印尼:美白需求旺盛,天然與多效成關鍵詞

4月印尼TikTok美妝個護銷量榜單TOP10,從平價牙膏到高端噴霧,從本土新銳到國際大牌,榜單既體現(xiàn)了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產品的追求,也揭示了社交電商時代“內容種草+渠道組合”的營銷邏輯。
美白貫穿全品類:從牙膏、面霜到噴霧,美白宣稱覆蓋6款上榜產品。METOO牙膏以低價切入美白賽道,Noera美白霜則依托煙酰胺成分和本土化故事打動用戶。

天然成分受追捧:印尼品牌Noera強調“純凈天然”,韓國品牌d'Alba以白松露提取物為賣點,來自中國臺灣的EILEEN GRACE玫瑰面膜則主打植物精華,契合東南亞消費者對安全性的重視。
多功能產品突圍:卡尼爾卸妝水“清潔+卸妝+爽膚三合一”、d'Alba噴霧“精華+定妝”的雙重功效,直擊消費者簡化護膚流程的需求。
印尼消費者對價格敏感,但并非一味追求低價,功能性和性價比是關鍵決策因素。榜單中半數(shù)產品定價低于100元人民幣,如METOO美白牙膏(折合人民幣約10.5元)以超低價和美白功效吸引大眾,28天內售出41萬件,印證了口腔護理的剛需屬性。百元以上的產品如卡尼爾卸妝水(折合人民幣約219元)和d'Alba噴霧(折合人民幣約69元),憑借“三效合一”“多場景使用”等賣點,以高附加價值打動消費者。這一分層現(xiàn)象表明,印尼市場既有對基礎護理的廣泛需求,也存在對細分功效和體驗升級的消費潛力。

TikTok電商的三大核心渠道(達人帶貨、商品卡、店鋪自營號)在榜單中亦呈現(xiàn)顯著差異。達人帶貨成為內容種草的核心陣地,排在榜首的Glad2Glow套裝通過達人銷售占比高達67%;Noera美白霜更是高達74%,其作為本土品牌通過達人傳遞“天然成分”理念,強化信任感。METOO牙膏更以6964名達人形成矩陣式傳播,低成本撬動高銷量。
商品卡成為品牌力與自然流量的試金石。排在第三位的myskoonheidd化妝水以98%的商品卡占比登頂?shù)谌?,無需依賴主動推廣,僅靠搜索和推薦流量即可熱銷,側面反映其品牌認知度或產品通用性優(yōu)勢。店鋪自營號則是私域運營的起點,國際品牌如美寶蓮,通過賬號內容沉淀粉絲,為長期復購鋪路,旗下Superstay Matte Ink唇釉通過店鋪自營號銷售占比達到15%;而Glad2Glow以套裝形式提升客單價,自營號銷售占比達到33%。
印尼TikTok美妝市場正走向“內容驅動+精準分層”的新階段。品牌需在渠道策略(達人/KOC配比)、本土化敘事(成分/文化適配)與價格錨點之間找到平衡,方能突圍紅海。

馬來西亞:平價化、場景化、內容電商精細化

4月馬來西亞美妝個護品類展現(xiàn)出蓬勃的消費活力,ANAS、elianto、SKINTIFIC等品牌憑借差異化的產品定位與渠道策略搶占市場高地。
ANAS以壓倒性優(yōu)勢包攬榜單前四中的三席,其核心策略在于聚焦唇部細分市場+商品卡流量主導。ANAS主推的唇釉4支裝(折合人民幣約85元)和單支唇膏(折合人民幣約27元),契合東南亞消費者對平價彩妝的需求。眼影盤與唇釉同價位的捆綁銷售,進一步強化“高性價比專業(yè)彩妝”的品牌形象。

在渠道布局上,ANAS商品卡銷售占比高達86%-96%,表明其通過精細化店鋪運營(如主圖優(yōu)化、關鍵詞投放)直接觸達用戶,減少對達人分傭依賴。這種“輕達人、重貨架”的模式,尤其適合標準化程度高的快消美妝品。
創(chuàng)立20年的馬來西亞本土品牌elianto以香水噴霧(折合人民幣約24元)躋身前三,展現(xiàn)經典品牌的新渠道適應力。其依托“天然植物成分+科技融合”的核心理念,定價僅為競品BELLA PARK的40%,精準鎖定年輕學生群體。

在渠道布局上,達人帶貨(44%)、店鋪自營號(33%)、商品卡(23%)的三維布局,既利用達人內容種草擴大聲量,又通過品牌賬號強化信任背書。這種策略與其全品類覆蓋(超900個SKU)的產品矩陣形成呼應,滿足不同觸點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4月榜單折射出馬來西亞美妝個護市場的三大趨勢:
1、極致性價比仍是王道,TOP10中7款產品低于85元;
2、達人種草與品牌自營號形成內容-轉化閉環(huán),elianto的混合模式值得借鑒;
3、商品卡流量紅利期持續(xù),但需警惕低價內卷對品牌價值的稀釋。
對于出海品牌而言,需在“爆款組合定價+渠道資源精準配比+本土化內容敘事”中尋找平衡點,方能在TikTok東南亞生態(tài)中持續(xù)領跑。

泰國:商品卡成核心銷售陣地

在4月泰國TikTok美妝個護銷量榜單TOP10榜單中,7款產品通過商品卡實現(xiàn)100%或近100%的銷售轉化,包括位居榜首的X5面霜、Maya香皂、美寶蓮唇刷等。這一現(xiàn)象表明,短視頻直接轉化能力增強,用戶通過短視頻內容種草后,可直接點擊商品卡完成購買,縮短決策鏈路。
商品卡的高占比反映品牌方在TikTok商城的投放力度,例如X5面霜通過“買一得三”促銷通過商品卡精準觸達價格敏感用戶。此外,低價產品更依賴平臺流量。售價低于50元人民幣的產品(如SG Aqua Gel凝膠、綠色有機香皂)普遍依賴商品卡,因其標準化屬性強,用戶決策門檻低。

盡管商品卡占主流,但仍有三成產品依賴達人帶貨,且集中于高客單價或需場景化展示的品類,如PANY發(fā)膜(折合人民幣約53元),達人帶貨占比69%,其通過發(fā)型教程、護發(fā)效果對比等內容,直觀傳遞產品價值;Kari Skin乳液(折合人民幣約36元),達人貢獻56%銷量,結合“平價護膚”話題吸引學生群體;RIRIKO私處護理(折合人民幣約66元),達人帶貨與商品卡平分秋色,表明私密品類需借助KOL信任背書破冰。達人帶貨在建立信任與演示產品功效上更具優(yōu)勢,尤其適合需教育市場的中高端或新興品類。
泰國TikTok美妝市場呈現(xiàn)“商品卡筑基,達人破圈”的格局。品牌需根據(jù)產品特性靈活配置渠道:標品強化商品卡與促銷,高附加值品類側重達人內容。未來,隨著商城流量占比提升,如何平衡付費流量與自然流量將成為競爭關鍵。
東南亞美妝市場的“TikTok化”不僅是渠道遷移,更是消費文化的重構。品牌需在數(shù)據(jù)驅動下,完成從“流量收割”到“本土價值共創(chuàng)”的轉型——用一根睫毛膏撬動文化認同,以一罐面膜傳遞氣候關懷,方能在東南亞的“社交美學”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