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時代的遺痕?!碧胰~渡流淌著王獻之的愛情傳說,沈舉人巷藏著科舉才子的往事,勞勞亭里鐫刻著無數(shù)離殤……這些老地名,不僅是城市的“活化石”,更承載著千年文脈的密碼。您知道幾個?4月27日,江蘇“讀城”行動發(fā)布會揭曉答案,帶市民“解碼”南京地名的玄機:從越城到金陵,從龍蟠里到狀元巷,每個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傳奇故事。

越城、冶城、石頭城、金陵、秣陵、建業(yè)、建鄴、建康、丹陽、歸化、白下、上元、江寧、昇州、集慶、南京、天京等等。南京先后有幾十個名稱,承古代稱謂是其地名的一大特色,這在中外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現(xiàn)象,也是南京名稱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

作為城邑,南京最古老的地名是越城。越滅吳的次年,越國范蠡率兵筑城于中華門外秦淮河畔南側一帶高地長干里,此后,越城、長干里之名千年流傳。南京名號最響亮的是金陵,傳承用之數(shù)量或派生地名數(shù)量也最多。楚滅越后在清涼山一帶置金陵邑,此后歷經(jīng)改朝換代,金陵之名沿用不廢。

南京有山、有江、有河、有湖、有林、有濕地。南京的山雄起于長江之濱,蟠繞于古都之周,故有“龍蟠虎踞”之稱。南京的水古有“天塹”之說,南京西北瀕臨浩瀚的長江,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屏障。鐘山龍蟠(紫金山)、九華尋勝(小九華山)、牛首春景(牛首山)、石燕凌波(燕子磯)、玄武煙柳(玄武湖)、雞鳴春曉(雞籠山)、莫愁風月(莫愁湖)、凝脂沉霞(胭脂河)、萬種風情(秦淮河)等等,對地名如此這般地詩化,是人們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美好表達。南京的主城的城東命名有龍蟠路、城西有虎踞路,呼應并形成了南京“虎踞龍蟠”形勝之勢?!按髣訇P”“龍江關”的傳承使用,體現(xiàn)和彰顯了南京的江河形勝之利。

龍騰鳳舞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興盛,龍鳳呈祥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在中國封建社會龍鳳又變異為皇權的象征。南京作為古都,其地名更深受皇權文化的影響,有很多與龍鳳有關的地名。如,龍蟠里、鳳凰街、龍蟠路、丹鳳街、回龍橋、龍門街、龍泉巷、龍王廟、龍膊子、龍虎營、龍虎巷、白龍山、烏龍?zhí)兜鹊取?/p>
南京地名深受科舉文化的影響?!敖隙嗖抛印薄9哦寄暇┳鳛槿瞬啪奂睾涂婆e考試中心,科舉制度文化的影響極為廣泛和深遠。如,成賢街、夫子廟、貢院、三牌樓、四牌樓、沈舉人巷、朱狀元巷、秦狀元巷、上江考棚、下江考棚、兩江考棚路、狀元境、三元巷、文德橋等等。一個個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一樣,記錄了南京科舉文化的歷史和特點。

南京現(xiàn)有的許多地名中保留了古代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以及市民社會生活的信息,與“市”“坊”“廊”等類通名相結合的地名尤其具有代表性。在南京的歷史上,明清是城市經(jīng)濟最為興盛的時期,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已經(jīng)突破了唐朝以來的坊市制度的限制,因此留下的大量地名并不限于以坊市命名。如,絲布織染業(yè)有顏料坊、紅花地、踹布坊、曬布廠等,服裝業(yè)有估衣廊、繡花巷、紗帽巷、盔頭巷、棉鞋營、木屐巷等,油糖酒業(yè)有油坊巷、油坊橋、糖坊廊、糟坊園、糟坊巷等,經(jīng)營婦女用品的有胭脂巷、閨奩營、黑簪巷、網(wǎng)巾市、璇子巷等,經(jīng)營畜禽的有宰豬巷、宰牛巷、雞鵝巷等,專業(yè)菜市場有冬瓜市、菱角市、魚市街、豆腐巷、豆菜橋等,其他有鐵作坊、銅作坊、瓦匠營、木匠營、明瓦廊等等。

南京的每個老地名,或附截著一個古老的動人故事,如桃葉渡、莫愁湖、螺絲橋;或鐫刻著一段不凡的歷史,如卸甲甸、大勝關、胭脂井;或彪舉著一個杰出人物,如大中橋、豁蒙樓、點將臺;或蘊含著某種意義,如教敷營、三山街、三步兩橋;或表現(xiàn)著某種民俗史實,如斗雞閘、蟲人街、勞勞亭等。
從越城的古老夯土到秦淮河的粼粼波光,從沈舉人巷的科舉往事到莫愁湖畔的六朝煙水,每一個老地名都在訴說著獨屬于南京人的故事。下次當你走過這些街巷,不妨駐足片刻,沉浸式感受地名背后的故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董婉愉 閆春旭
校對 王麗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