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里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老祖宗們早把人生的道理寫進了經(jīng)典里。咱們過日子常念叨“人活一世,圖個啥”,其實幸福這事兒,就藏在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里。

一、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根基,家和萬事興,這話一點不假
老話說“父子同心,其利斷金;兄弟同心,其力斷金”,儒家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說的都是一個理兒。你看那些日子過得紅火的家庭,沒有成天吵吵鬧鬧的。前院王叔家,兒子創(chuàng)業(yè)失敗,全家人湊錢支持,兒媳婦還主動攬下照顧老人的擔子。一家人擰成一股繩,沒兩年生意就盤活了。
《孟子》里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里和和氣氣,外頭做事才能順風順水。要是家里三天兩頭鬧矛盾,掙再多錢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二、身體健康是最大的本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保献孀谠缇透嬖V咱們養(yǎng)生的門道??涩F(xiàn)在好多人仗著年輕拼命熬夜、胡吃海塞,這不就是拿健康開玩笑嘛!我隔壁張姐,以前為了工作連軸轉,結果累出一身病。
后來聽醫(yī)生勸,開始早睡早起、每天散步,身體慢慢調(diào)養(yǎng)好了,她說:“現(xiàn)在才知道,能吃能睡,沒病沒災,比啥都強?!鄙眢w健康,才能去享受生活,不然金山銀山擺在眼前,也沒力氣花。

三、心態(tài)豁達是幸福的秘訣,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遇事看得開,日子才能過得敞亮。小區(qū)的李大爺,退休工資不高,每天樂呵呵地帶著孫子遛彎、下棋。有人問他為啥這么開心,他說:“一輩子有起有落,計較太多自己遭罪,不如活在當下。”
《菜根譚》里也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學會放下,才能收獲內(nèi)心的平靜。生活哪能事事順心,心態(tài)好了,苦日子也能嚼出甜味兒。

四、兒女有擔當是晚年的底氣,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子女盡責家溫馨
《孝經(jīng)》有言:“孝子之事親也,居者致其敬?!眱号脫?,是父母這輩子最欣慰的事。社區(qū)的趙阿姨,兒子在外地工作,卻把家里安排得明明白白:定期給父母體檢,周末視頻陪老人聊天,還教會父母用手機購物。鄰居們都羨慕趙阿姨有個貼心孩子。
老話說“養(yǎng)兒防老”,倒不是圖孩子養(yǎng)老錢,而是盼著他們能扛起責任。兒女有擔當,知道體諒父母、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當父母的心里就踏實。就像
《詩經(jīng)》里寫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子女若能將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記在心里,用行動反哺,一家人的日子才能越過越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