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華都市到靜謐小城,從音樂節(jié)狂歡到古鎮(zhèn)詩意,從風景名勝到美麗鄉(xiāng)村……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游客們以無盡的熱情和多樣化的需求,點燃了文旅市場的新熱潮。

▲5月4日,南濱路東原1891休閑街區(qū),川劇變臉表演者同打卡游客互動表演。特約攝影 郭旭
5天時間,接待國內游客1858.31萬人次,游客總花費151.71億元……作為國內游TOP10城市,重慶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那么,繁榮活躍的假日經濟,折射出了哪些新變化?又有哪些新的發(fā)展趨勢?連日來,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做了調查。
從風景到場景
傳統(tǒng)景區(qū)仍有發(fā)展空間
這個假期,如果要問重慶旅游哪里最火爆,兩江四岸的夜景當之無愧排在“榜首”。
每當夜幕降臨,南濱路、長濱路、朝天門、江北嘴……數十公里的江岸邊,以及大橋上、游船里,層層疊疊的游客搶占了每一處制高點,舉著手機,翹首以盼——
伴隨數千架無人機騰空而起,無人機燈光秀以靈動的光影編織出絕美圖景,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個個城市地標。光影閃爍間,重慶把山水、科技與人文巧妙融合,為游客帶來了一場獨一無二的感官體驗。

▲5月1日,重慶朝天門廣場,眾多游客和市民正在欣賞精彩的無人機表演。記者 鄭宇 攝
“好夢幻呀!太令人震撼了!”……類似驚嘆之聲,在人群中不絕于耳。
洪崖洞民俗風貌區(qū)接待游客69.8萬人次、彈子石老街接待游客34.5萬人次、龍門浩老街接待游客33.9萬人次……一連串數據,印證了文旅市場的繁榮。
事實上,自“字水霄燈”算起,重慶夜景已經“出圈”了數百年,為何在這個假期得到集中釋放呢?以至于千廝門大橋變成“世界最大的人行天橋”!
“這是從風景到場景的典型創(chuàng)新案例?!敝袊糜窝芯吭洪L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旅游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分析稱,近年來,隨著“一部劇帶火一座城”“一場演出帶火一座城”“一個梗帶火一座城”“一種美食帶火一座城”的音量被不斷放大,一些地方的旅游發(fā)展誤把游客的“小確幸”當成主流,開始出現了“重營銷輕建設”“重流量輕內容”的趨勢,進而造成傳統(tǒng)景區(qū)被“邊緣化”。

▲5月1日,渝中區(qū)洪崖洞民俗風貌區(qū),周邊的路面、橋面、游船上滿是游客。5天假期,此地共接待游客69.8萬人次。記者 張錦輝 攝
“事實上,傳統(tǒng)旅游景區(qū)直到今天仍然有其生存的基礎和發(fā)展的空間,是滿足游客對目的地的不可替代的期待,只是要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升級?!绷_茲柏說,在如今“旅游者定義旅游業(yè)”的時代,游客既要“小確幸”,更要“大歡喜”。因此,這就要求傳統(tǒng)旅游景區(qū)要把“風景”融入“場景”,給游客全新體驗。重慶無人機燈光秀,用科技與文旅的對話,將夜景“場景化”,掀起一波“打卡熱”,無疑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探索。
不只無人機燈光秀,這個假期,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橋等傳統(tǒng)景區(qū),以直升機飛越、風箏節(jié)、草原K歌、NPC“黃金甲侍衛(wèi)”“俠女”“俠客”互動;合川區(qū)文峰古街,以“三江剝蝦王”大賽、“蝦王蝦后”爭霸賽、“鱉王”爭霸賽、“蝦兵蟹將”巡游、全民K歌賽等方式,通過對新需求的超強發(fā)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將“風景”融入“場景”,均取得不菲成績。
從場景到風景
莫讓“流量”迷住了雙眼
聽嘉陵江水潮起潮落,看歌樂山巔日升月恒,賞一園百花風拂芳香……5月7日,在兩江新區(qū)金海灣公園,來自北京的“三七”專心拍攝著心中的山水大片。
作為一名旅游博主,她“五一”首日就飛來重慶,狠狠“蹭”了一波“燈火璀璨、人山人?!钡牧髁?。節(jié)后還“賴”著不走,是因她發(fā)現,重慶“爆紅”的流量密碼,不只有夜景、火鍋,還有從“場景”到“風景”的城市生活。

▲5月2日,九龍坡區(qū)黃桷坪涂鴉街,游客們正在打卡拍照。記者 鄭宇 攝
“三七”稱,初到重慶時,她跟多數游客一樣,第一時間就打卡了洪崖洞、長江索道、南濱路等地,被這里的山、水、橋、城、天、燈有機融合、渾然一體,深深震撼和折服。
不過,經過幾天拍攝,她很快發(fā)現,重慶旅游火爆的原因,并非表面上那般簡單,有著更深層次的底層邏輯——
在這里,景區(qū)與社區(qū)的邊界很模糊,幾乎看不見“圈景售票”的現象,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居民與游客共享活動空間,市井煙火、人間至味皆觸手可及。
“重慶將場景‘風景化’,帶給我的震撼不亞于夜景。在這里,可以很好滿足人們‘既要風景,又要生活’的訴求?!彼f。
事實上,不只中心城區(qū),這個假期,榮昌就用一只“鹵鵝”撬開了眾多“好吃狗”的嘴。“五一”期間,燈火輝煌的夏布小鎮(zhèn),從鹵鵝到黃涼粉,再到各色燒烤一字排開,吸引大量游客接踵摩肩、排隊付款。為此,鹵鵝師傅手上磨出了泡,扯鋪蓋面的師傅完全忙不過來……

▲榮昌區(qū)安陶小鎮(zhèn),游客正在觀看民俗文化巡游展演。(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
數據顯示,5天假期,夏布小鎮(zhèn)以近90萬人次的游客接待量,成為了我市景區(qū)的“人氣王”。而榮昌全區(qū)更是接待游客234.5萬人,同比增長168.2%;消費市場也迎來歷史性突破,實現零售額20億元,同比增長258%。
“從貴州村超到淄博燒烤,再到天水麻辣燙……近年來,網絡上的文旅熱點層出不窮,讓一個又一個城市火爆出圈?!睌y程集團區(qū)域政務總經理張大偉稱,網紅城市越來越多,對于全民關注旅游、各地重視旅游業(yè)發(fā)展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旅游需要網紅,但網紅不是旅游的全部,旅游業(yè)發(fā)展要實現從“流量驅動”到“質量驅動”的轉變。
誠然,網紅效應能夠迅速吸引大量消費者的關注,為城市的文旅和消費經濟帶來短期的流量和高關注度。但,這種“瞬時流量”并不等同于長期的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將這種關注轉化為持續(xù)的消費者忠誠度和市場競爭力。

▲5月2日,榮昌區(qū)政府機關食堂,游客正在選購特色小碗菜。首席記者 龍帆 攝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新媒體時代,過度的“流量焦慮”,可能會導致地方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錯配,以及文旅企業(yè)的“因小失大”。因此,旅游目的地建設,需要沉下心來,在景區(qū)品質、形象塑造、交通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完善等方面下足功夫。這才是旅游業(yè)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保障。
從國內到國際
追求風景之上的美好生活
“Very Shocking(非常震撼)”“So Perfect(非常完美)”……5月5日,大足石刻景區(qū),游人熙攘。來自英國的霍華德夫婦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們手中的相機,自進入景區(qū)后,就沒有放下,一直咔咔咔地拍個不停,口中不時發(fā)出贊嘆之詞。
他們此行是因為看到了YouTube上旅游博主發(fā)布的視頻被吸引而來,已先后游玩了北京、上海等地,還體驗了無現金支付、高鐵上點外賣、機器人送餐等新鮮事?!拔覀冞€沒玩盡興,計劃今年底再來一次中國?!被羧A德說。

▲5月2日,位于兩江新區(qū)的龍興通用機場,跳傘的游客即將著陸。記者 張錦輝 攝
不僅是大足石刻,在“五一”期間,在洪崖洞、南濱路、仙女山等重慶多個景區(qū),記者發(fā)現,外國人的身影明顯多了起來。
對此,英語導游劉麗娜更有直觀感受。從業(yè)4年多來,她感受到今年來入境游最火爆?!艾F在,我每個月要接待七八個團,且工單已經排到7月底?!彼f。
來自攜程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重慶不僅是國內熱門旅游目的地的前十名,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去年更是猛增99%。

▲5月4日,江北區(qū)相國寺濱江公園觀景臺,不少市民、游客正排隊打卡。記者 尹詩語 攝
搶占入境游市場“C位”,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契合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之需。
“最好的旅行是人的連接,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無論是國內游客,還是國際游客,出門旅行,不僅要看山、看水、看風景,更是在追求風景之上的美好生活?!笔形幕糜挝嚓P負責人稱,我市將以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為突破口,推動高品質文旅產品供給,包括迭代升級“慢生活、深度游”要素體系,構建彰顯國際范、巴蜀韻、重慶味的精品線路,持續(xù)做靚世界山水都市、壯美長江三峽等文旅名片。

▲4月30日,江北區(qū)觀音橋“我在重慶”熱門打卡點,外國游客在此拍照。記者 張錦輝 攝
同時,我市還將繼續(xù)實施“引客入渝”計劃,完善入境游客接待配套服務,持續(xù)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深耕東南亞市場,推動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總部落地等。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重慶正努力向全球游客述說著不得不來的N種理由。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劉一葉
審核:聶晶
主編:吳國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