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癥病因復雜,中醫(yī)認為其與體質、飲食、情志等因素密切相關。北京專家張小中主任指出,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可輔助改善眩暈癥狀,恢復身體平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眩暈因肝陽上亢引發(fā),患者常頭暈耳鳴、面紅目赤。飲食上需“平肝潛陽”,忌辛辣油膩,可多食辛甘寒之品。槐花、決明子、菊花泡茶,能清肝瀉火;芹菜、玉米須煮湯,可平肝潛陽。芹菜苦瓜湯也是不錯的選擇,芹菜能清熱平肝,苦瓜可清心除煩,二者搭配,對肝陽上亢所致眩暈有緩解之效。
氣血虧虛型眩暈患者,常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調理應以“補養(yǎng)氣血”為主,多吃甘溫滋補之品。紅棗、阿膠、桂圓可補血養(yǎng)心,枸杞、茯苓、蓮子能健脾益氣,當歸、白木耳、糯米可滋養(yǎng)氣血。枸杞紅棗雞蛋羹簡單易做,將枸杞、紅棗加水煮半小時后打入雞蛋煮熟,早晚各服一次,能補養(yǎng)氣血、增強體質。
痰濕中阻型眩暈患者,會感覺頭重如裹、胸悶惡心。飲食需“健脾和胃、化痰祛濕”,忌油膩辛辣。荷葉、薏苡仁、山楂可清熱化痰,白扁豆、薄荷、菊花能醒腦開竅。山藥薏米粥是經典食療方,山藥健脾益胃,薏米利水滲濕,二者煮粥,可健脾祛濕,改善痰濕體質。
張小中主任提醒,飲食調理需結合個人體質和癥狀,長期堅持才能見效。若眩暈癥狀持續(xù)加重或伴有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排查腦卒中等急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