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鬧得我腦仁疼,原本好心幫襯娘家,結(jié)果搞得一家人不歡而散。
事情是這樣的,我哥的兒子要結(jié)婚了。侄子跟我從小關(guān)系就好,喊我一聲“小姑”,那是又親又甜。這不,家里操辦婚事,一算賬,缺口不小,我哥嫂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那天,嫂子特意約我出來喝茶,拐彎抹角半天才說出口:“妹子,你侄子這婚房還差點錢,能不能……幫襯點?”
我一聽就明白了,嫂子這性格,平時別說開口借錢,就是人情往來都客客氣氣的,今天能主動提,肯定是真的困難了。
我心里是愿意幫的,畢竟侄子結(jié)婚是大事,但30萬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得跟老公商量一下。
回家后,我試探著跟老公提了這事,沒想到他一口答應(yīng):“你哥嫂平時對你挺好的,侄子也懂事,這錢咱就借了?!?/p>
我感動得不行,抱著他就親了一口:“老公,你可真大方!”
他嘿嘿一笑:“借是可以借,借條得打,咱們不是不信你哥嫂,主要是這錢太多,借條是對雙方的保障?!?/p>
我覺得有道理,點頭答應(yīng)了。
第二天,我把老公的意思跟哥嫂一說,他們倒是沒猶豫,立馬打了借條,還特意寫明了“無利息、兩年內(nèi)歸還”之類的條款。
這事本來挺順利,結(jié)果我爸知道后,直接就炸了!

晚上,他一個電話打來,聲音大得跟要把手機(jī)震碎似的:“你打什么借條?!那是你親侄子,他結(jié)婚你支援點怎么了?還借不借的,像話嗎?”
我有點懵:“爸,我和老公商量好的,借也是幫忙啊?!?/p>
“胡鬧!”他怒氣沖沖地說,“咱們家哪有這種講究?親兄弟明算賬,你當(dāng)你哥是外人了?這30萬你給了就是給了,什么借條不借條的?”
我頓時頭大了,趕緊解釋:“爸,不是我們不幫,這錢不是小數(shù)目,老公的心意我得考慮啊,借條只是個形式……”
可我爸哪聽得進(jìn)去,直接拍板:“你趕緊把借條拿回來,別讓你哥嫂寒了心!”
掛了電話,我嘆了口氣,轉(zhuǎn)頭跟老公復(fù)述了一遍我爸的態(tài)度。
老公聽完,眉頭一皺:“你爸這話不對吧?親侄子是親侄子,可30萬不是小錢,咱家也不是開銀行的。”
“我明白……”我頭疼地捏了捏太陽穴,“可我爸的意思是,咱倆既然有能力,那就該大方點,別計較得太清楚?!?/p>
“哎,那干脆就送他們算了?!崩瞎财沧?,話里帶著點諷刺,“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咱們以后有困難,你哥嫂會回頭幫我們30萬嗎?”
我被問得啞口無言。
老公的意思很明確:借可以,白給不行??晌野值膽B(tài)度也很強(qiáng)硬:借條必須收回,不然就覺得我們是把自己家人當(dāng)外人。
這不是明擺著的家庭矛盾嗎?
我想了想,決定先去找哥嫂談?wù)劇?/p>
晚上,我約他們出來吃飯,半開玩笑半認(rèn)真地問:“哥,嫂子,你們覺得這借條是不是得撕了?”
嫂子一聽,立馬擺手:“妹子,這借條是我們自愿寫的,怎么能撕?”
我哥也點點頭:“你幫我們已經(jīng)很感激了,借條是該有的,爸那邊你別管,咱們自己的事自己定?!?/p>
我松了口氣,正想回去跟我爸交代,誰知這事兒還是沒完。
第三天,我爸直接跑到我家,板著臉,開門見山:“借條呢?”
我愣了一下:“哥嫂不肯撕?!?/p>
“他們不撕你不會搶嗎?”我爸一瞪眼,“你以為我是在商量?我告訴你,這30萬你要是非要當(dāng)債,那以后別說我是你爸!”
我瞬間怒了:“爸,你這話什么意思?我拿30萬幫襯娘家就不算你的女兒了?那如果我不拿錢,是不是更不配叫你爸?”
“你!”我爸氣得臉色鐵青,“我這是為了咱家,你哥以后能不記著你的好?你不信你哥,難道信外人?”
“爸,問題不是信不信,而是這筆錢是我和老公共同的!”我壓著火氣,“老公已經(jīng)很大方了,30萬借出去不收利息,他難道不值得尊重嗎?”
我爸被我堵得說不出話,但臉上還是寫滿了不滿意。
“行吧,”他冷哼了一聲,“你自己選,以后這家里,你想回就回,不想回也隨你。”
我心里一陣涼意,但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立場:“爸,家我是一定會回的,但底線不能丟?!?/p>
后來,侄子婚禮順利辦了,哥嫂也沒再提借條的事。反倒是我爸,氣了小半年,逢人就念叨:“我這個女兒啊,越來越不像自家人了……”
可我心里清楚,我并不是不想家,而是希望家人之間的幫扶能有個度。
30萬不是小數(shù)目,借是幫忙,不借也情有可原。親情不該成為道德綁架的理由,更不該用來逼迫一個成年人做違背自己意愿的決定。
我依舊愛我的娘家,但這份愛,不代表可以毫無原則地付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