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少消費者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煩心事,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特別難找,找到了生產日期,還得找保質期。算算之后才知道這個東西有沒有過期?

近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出臺《食品標識監(jiān)督管理辦法》,將與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同步實施,解決了消費者關于食品標簽的煩惱。

這個生產日期保質期作為食品包裝上的關鍵信息。按說應該是容易找到的,特別容易看清而且還特別容易計算的。但是,之前一些食品包裝上的這些關鍵信息就專門跟消費者“躲貓貓”找不到看不清。是商家故意為之,目的就是拉長銷售周期多賣貨,避免成為臨期食品不得不打折銷售。

這些信息的消失或者跟咱們玩捉迷藏,輕則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重則給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對此,去年3月發(fā)布的《關于鼓勵食品企業(yè)優(yōu)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的公告》,從8個方面優(yōu)化改進,讓標簽的內容清晰醒目。那么這次出臺的標識辦法跟剛才說的那個公告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些強制性的制度安排總條款多達54條,更詳細了,更全面了。

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的相關規(guī)定,就共同為規(guī)范食品保質期信息的標注構筑了3層保障網。

就過去一度存在于食品包裝上的標識亂象,我感覺是有望得到更徹底的治理的。實際上就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的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這些關鍵信息都應該標注的明明白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具體來說有三層意思:簡單、易找、清晰可見容易理解。因為在龐大的消費人群中,不少人視力不好。老花眼。有的還文化水平有限,如果保質期標注的不明顯或者難以計算,那肯定會給消費者購物帶來障礙。

那么這個過程之中,某些臨期甚至過期的食品,會不會就會玩兒這種渾水摸魚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食品保質期標注的明明白白,合法權益才有保障啊,繼而釋放更多的消費潛力。

對于商家來說食品標識是嚴格規(guī)范操作,還是玩捉迷藏?更是關系到企業(yè)的信譽和形象的。從監(jiān)管的角度來說,只有規(guī)范食品標識,保障消費者權益,才能減少食品消費類糾紛,這不就降低了監(jiān)管成本嗎?推動了食品產業(yè)走向高質量發(fā)展。

而且這個標識辦法還填補了之前的監(jiān)管空白,比如最小銷售單元里面的獨立包裝食品。之前其實沒有什么相關的硬性規(guī)定,部分食品最小銷售單元標注了生產日期等信息。

但是,里面的獨立小包裝上卻沒有,因而給消費者造成了困擾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比如我買了一箱食品,大箱子上有這相關信息,可是拆了之后把大箱子扔了,里邊的獨立小包裝,沒有什么生產日期保質期,我都不知道它什么時候過期。

這次對獨立小包裝也要求了也得標注。 把它規(guī)定最小銷售單元有多個獨立包裝的,要逐一標注保質期到期日。

那么,接下來食品企業(yè)要嚴格按照《標識辦法》標注食品保質期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有關部門要通過普法、指導、抽查這些方式促進食品標識走向規(guī)范化。

在電商平臺成為食品銷售主陣地的背景之下,平臺運營者要督促入駐企業(yè)。嚴格按照新規(guī)定來標注食品的關鍵信息。另外,輿論也要對新規(guī)的落實情況加強監(jiān)督。那么,未來能否根據不同的食品以及包裝分門別類統(tǒng)一生產日期,這些信息的標注位置全國統(tǒng)一值得研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同為瓶裝飲料,有的品牌標注生產日期在瓶蓋上,有的在瓶身上,有的在瓶底兒。 給消費者尋找造成麻煩,能不能食品進行統(tǒng)一包裝生產日期?統(tǒng)一標注在同一個位置或者統(tǒng)一在相對固定位置,便于消費者按位查找這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