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封附近之敵,最多不過五六千之數(shù),而我以12師兵力圍攻不克,不僅部隊復雜,彼此推諉,潰敗可虞;即使攻克,在戰(zhàn)史上亦為一千古笑柄。”
蔣介石在蘭封戰(zhàn)役之后評價說。
可蘭封戰(zhàn)役的后果一點也不好笑,由于蘭封戰(zhàn)役失敗,蔣介石不得不炸毀黃河花園口堤壩,以水為軍阻擋日本進攻。
花園口決堤造成近九十萬中國百姓死亡,還給黃河帶來了長久的災難性影響。
據(jù)說花園口堤壩一炸開,蔣介石親眼看見三支蛟龍騰空而起,受到驚嚇大病了一場。
而且此事,宋美齡的日記中也做了記錄。
1937年5月,日軍土肥圓十四師團兩萬人進攻河南蘭封,該師團呈孤軍冒進之勢。
蔣介石抓住戰(zhàn)機,令程潛、薛岳統(tǒng)領各路大軍十五萬人,發(fā)起蘭封戰(zhàn)役要圍殲土肥圓師團。
可開戰(zhàn)僅一天,駐守蘭封的國軍嫡系部隊27軍就逃離蘭封。
27軍軍長是黃埔一期生桂永清,他撤離前留條給88師師長龍慕韓,要他堅守蘭封。
打仗打的就是士氣,有炮車可以抗衡日軍坦克的精銳軍都跑了,龍慕韓是傻子才會堅守,桂永清前腳剛走,他也逃離了蘭封。
這一下,各路圍殲部隊開始了逃跑比賽,只有王耀武74軍等少數(shù)部隊,敢于和日軍一較高下。
隨著日軍后援趕到,蘭封戰(zhàn)役從十五萬人圍殲兩萬人,打成了兩萬追擊十五萬人。
難怪蔣介石要說蘭封戰(zhàn)役是“戰(zhàn)爭史上的千古笑柄”。
十五萬大軍一潰散,日軍隨即趁勢兵指鄭州、開封。
當時南京已經(jīng)淪陷,武漢成了國民黨的實際首都。
要是鄭州失守,武漢難以保住,在保衛(wèi)鄭州的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提出了炸毀花園口黃河堤壩,用大水來阻擋日軍的方案。
1938年6月9日距鄭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花園口堤壩隨即被炸開。
炸壩臨場指揮者是49軍275師參謀長的熊先煜,蔣介石也在現(xiàn)場附近觀看。
花園口決堤造成中國民眾1200萬人受災,更有89萬人被大水淹死。
蔣介石不承認花園口堤壩是自己下令炸毀,甩鍋給日軍的飛機。
而日軍一口咬定是炸壩是國民黨軍隊所為,并且日方對日軍被大水淹死人數(shù)的記錄,以及美國媒體對日軍死于大水人數(shù)的報道,都顯示日軍不會炸毀大壩重創(chuàng)自己。
日本防衛(wèi)廳的《中國軍隊掘開河堤》報告記載,日軍因花園口決堤死亡了7452人。這也許還是直接死于大水的數(shù)字,不包括困于大水被殲滅的部隊。
美聯(lián)社的報道指出,土肥圓十四師團在白沙以西因決堤損失了七百人。
中牟以西一個日軍旅團困于水中被消滅了一個聯(lián)隊。一支日本騎兵突進到新鎮(zhèn),遇大水被困遭到殲滅。尉氏附近有約兩千日軍被殲。
從營救行動來看,炸壩也是國軍所為。
大水一起,國軍停止?jié)⑻愚D(zhuǎn)入反攻,而日軍一直在動用空、陸力量解救被困部隊。
土肥圓十四師團6月23日才脫離險境。
增援十四師團的十六師團,直到7月7日才完全逃脫。有記載說日軍在花園口決堤中共戰(zhàn)損萬人以上,這個數(shù)據(jù)還是比較靠譜。
花園口決堤阻滯了日軍進攻是事實,不過四個月后,武漢依然被日軍攻占?;▓@口決堤讓黃河改道,這個影響持續(xù)了很長時期。
波及數(shù)省的黃泛區(qū),雖然不利日軍的機械化展開,但對中國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整體來看,炸毀花園口堤壩是喪心病狂的決定,收到的戰(zhàn)果完全不能和損失相比。
不然蔣介石早就迫不及待要炫耀他的現(xiàn)代版水淹七軍了,怎么還會甩鍋給日軍。
宋美齡的日記中記載,大壩被炸后,河岸上升起濃濃的白霧。
突然有黑色的影子從白霧中沖向天空,那個黑影離蔣介石很近,蔣介石看得非常清楚。宋美齡沒有說黑影是蛟龍,只說是龐大而異樣的東西。
白霧中能見度不到五米,看到龐大黑影的人并不多,三條蛟龍多半是民間附會之說。
孽龍和水患在民間傳說中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老百姓受了這樣大的災,難免會找出三條孽龍來背鍋。
甚至還有人說,三條孽龍就是蔣介石所化,因為他是花園口決堤巨災的元兇。
龐大的黑影到底是什么,至今沒有定論。
宋美齡的記載語焉不詳,不過似乎把黑影描述為活物。
宋美齡所受的美式教育沒有蛟龍的概念,會不會換個中國傳統(tǒng)女性,就會認出黑影是什么?
總之這個未解之謎,和花園口決堤一起留在了歷史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