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路,對常跑鄭州東邊的人們,一定不陌生。但如果不是居住于此,大概日常也只窺見一小段風貌。

這條東區(qū)典型道路,說長不長,短也不短,4.5公里沿線可劃分為功能鮮明的區(qū)域,有趣君花兩天時間來回走了若干趟,直觀感受到了不同路段的「風味」。

在CBD工作過的,對九如路的印象可簡單概括為「上班的地方」,好吧,說的就是有趣君。

在商務內外環(huán)時,要不是給附近送快遞外賣的,大概不會特別留意,每天經過的,到底是九如路還是九如東路。

丨九如路南頭

但要是直接標明九如路口的醒目坐標:

「鄭州銀行」的大鼎和「中國人民銀行」門口的銀杏。

大概CBD上班族就無人不知了。

丨九如路沿線銀行很多

早高峰,從地鐵五號線「中央商務區(qū)」出來的通勤人,圍著商務外環(huán)或順時或逆時針行進,九如路口一定是其中最忙碌的。

丨也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

但不用惦記上班打卡的有趣君,作為旁觀者身處其中時,別有一番發(fā)現。

之前就知道CBD綠化好、公園多,但九如路口就有個迷你公園——竹之園這事兒,還真是這次蹲在附近拍攝時才注意到的。

一邊是步履匆匆的人們和川流不息的車輛,另一邊是幽深靜謐的園林和隨風簌簌的竹濤。

丨可惜自己沒好好珍惜近在眼前的公園20分鐘

跳轉視線直接跨越到九如路的北頭,北龍湖金融島。

早幾年因為路沒有完全貫通,加上平日沒啥理由專程跑一趟,這個地方完全就是「鄭州的遠方」——你知道它一直在那里,但總也無法觸達。

丨北龍湖現在到周末很是熱鬧

這次沿著九如路上島,不禁感慨:原來北龍湖也沒多遠啊。

雖然同樣寫字樓高聳,但金融島目前還沒有早高峰,在會展中心地鐵站從1號線換乘4號線,乘車的人都明顯少了許多。

丨金融島的樓長得大同小異,除了這棟

車少人不多,尋常的早高峰時間,島上還能見到跑步和騎行的年輕人。

騎上十幾二十圈,拐到7-11來一杯咖啡和熱包子,之后可能再去上班,一幅有趣君夢想過但跟自己的現實毫不搭架的早通勤圖景。

丨偶遇騎行的人們來吃早點

九如路連接了代表鄭州最先進、現代化一面的CBD和金融島,難免被在這里打拼的上班族感染了些許「班味兒」。

但或許,這也是這條路迥然于其他地方的特質,你總是能在這里碰到忙碌的人,總是。

丨那就放一張悠閑發(fā)呆的人

關于東區(qū)是不是美食荒漠這事兒,是個相對論。

在西邊住慣了的,到東邊怎么逛都覺得沒啥可吃的。

丨九如路邊隱藏的小森林,也是朋友眼中的美食生活

知道有趣君要拍九如路,一個住東區(qū)的朋友興致沖沖地來科普這條街上的美食:

「農業(yè)東路是一定要去的,那里就是生活十字路口。

寶龍商場沒啥說的,倒是附近好幾家飯店都好多年了,比如楊記清芳、方中山、老順城。」

有趣君:……

丨充電停車場確實非常便捷

朋友:「東區(qū)房租貴啊,有些好吃的就藏在小街巷,你拐個彎去農業(yè)東路上,有個朱錦燒餅,飯點兒排長隊?!?/p>

丨這是素餅,又去吃了夾肉的看下面視頻

「對了對了,橋頭之約烤吧一定要拍上啊,這是東區(qū)燒烤界的傳奇?!?/p>

于是朋友就跟有趣君科普起了,他從140斤到200斤的人生中,是如何見證這家燒烤店發(fā)展壯大的。

丨橋頭之約寶龍

早年間去往北龍湖都是斷頭路時,據說這家店的老板在橋頭擺攤,大晚上的沒個燈,黑不溜丟的也無法阻攔東區(qū)年輕人晚上覓食的熱情。

開飯店這事兒,只要堅持住,就有和食客成為朋友的機會,哦不對,就有開店做大的機會。

丨朋友說都是開好些年的店了

朋友眼看著燒烤攤就這么一直開下去,開到寶龍,經歷波折重重的幾年,活下來,又開了二店,一直叫「橋頭之約」。

不了解這段故事的,看到這個店名大概還會納悶:這前不見河,后不見橋的,哪來的橋頭。

丨那就放一張真的橋頭來應個景

就像西湖斷橋殘雪,不是因為橋真的斷了成為一景,而是因為有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傳奇。

一家店讓人念念不忘,大約也是因為不忘的人有故事在這里曾經發(fā)生。

丨向前看,不耽誤偶爾回頭

朋友說,也就不過十幾年,東區(qū)剛開發(fā)的時候叫啥「鬼城」,如今各種生活配套不也有模有樣,感覺像是我們這幫一起吃燒烤的朋友,陪著一塊成長起來的。

丨小而美的龍湖里承擔了更精致的美食生活

懂了,東區(qū)美食求的是那口「養(yǎng)成系」的味道。

有多好吃見仁見智,但「一起長大」的情誼,就飽含在那份「只要想吃,店就開在東區(qū)家門口」的經年累月中。

丨九如路路牌都曬褪色嘞

有趣君第一次去拍九如路時,正趕上立秋后最熱的那天,剛拍過梧桐蔚然的老城區(qū),著實想念那份從街頭走到街尾曬不到一點太陽的樹蔭。

隔天再去,一早上微雨蒙蒙,路過水域時,風聲嘯嘯和水聲潺潺交相呼應,除了相機拍出來的天色不太明朗,倒是別有一番意趣。

丨前后緊挨的兩天,天氣迥異

九如路中段的氣質和兩頭是截然不同的。

九如路雖然樹不高,但一路水意盈盈,身為出生成長在中原大地的地道內陸人,有趣君也愛水。

愛瀲滟泛波,愛柳條垂堤,愛對著影影幢幢的水中蜃影發(fā)呆。

丨講真,比金水河的小水流好看多了

鄭州愛水的人多,臨河而建的房子也貴一些,鄭州房價天花板代表「北龍湖區(qū)域」便在這里。

連片的住宅小區(qū),放眼望去幾乎只單純承擔「住」這一個純粹職能,沿路過去都非常安靜。

丨這個小區(qū)大門另一側也有古文名篇,猜猜是啥

有趣君更偏愛用雙腿觸達生活各個層面的街道城市,其實有點無法想象這種功能模塊的生活。像小時候玩模擬城市,這一片建工廠,那一塊壘商場,這里只蓋住宅,清晰分明,毫無越界。

丨從這個位置其實能看到「鼎橋」

不過鄭州這座正在發(fā)展中的城市就是這樣,是綜合的,復雜的,什么款式的生活都能嘗試的。

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自然也是多樣的,包容的,有像有趣君這樣偏愛出家門三步集齊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像朋友那樣,喜歡功能分布清晰的居住環(huán)境。

丨每個人喜愛的生活節(jié)奏不同,但對美好的向往一致

關于九如路與金融島和CBD構成的形狀,有趣君看地圖時,第一個念頭:好像個座機話筒啊。

后來發(fā)了視頻收到大家的評論,才意識到,「如意」是更貼切的比喻,所以有如意湖、如意河與如意路。

丨有請如意湖標志物出個鏡吧

而九如路的名字大約源于《詩經·小雅》中的: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

這樣美好的寓意,實在太適合放在結尾了。

愿你如意,祝你九如。

九如路上的美景美食和趣聞

歡迎再看看我們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