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這主要是因為,童年幸福的人,長大后會復制幸福,童年不幸的人,會重復不幸,這是一個人生的輪回。

2、很多人的人生,其實是在重復同一個人生模式,這個模式里包含最基礎的情緒、情感,以及對于人和事的選擇,它形成于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人的人生,在童年時期可能早就注定了。

3、小時候沒有完成的事情,會成為一個人的未完成事件,進入他的人生模式里,占據(jù)他的心靈空間,消耗他的心理能量,直到這一事件被理解,或者被完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案例,看看為什么一個人會去重復童年的情緒、情感,以及各種選擇:

來訪者馬雪(化名),她的主要問題就是情感不順,有過失敗的婚姻和情感經(jīng)歷。她總是被同樣特質(zhì)的異性吸引,比如她總是喜歡抽煙、酗酒,有點痞子氣的男性,她說這樣的異性有魅力。

和他們在一起之后,她就又開始嫌棄他們,認為他們整天就知道抽煙、酗酒,不知道上進,這種嫌棄和抱怨會引出一系列矛盾,最終會使得她的感情破裂。

她老是被同樣特質(zhì)的異性吸引,和他們在一起之后,就想改變他們,改變他們是目的,也是她之所以情感受挫的原因。

而這一切可以追溯到她童年時期和父親的關系里,他的父親抽煙、酗酒,喜歡捯飭自己,還經(jīng)常不顧家,那時候她特別努力地學習,討好父親,希望父親能關注自己,能多回家,可是這一切最終沒有實現(xiàn)。

與此同時,她在父親跟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討好,以及企圖改變父親的心理習慣就此留了下來,她想改變父親的愿望也留了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愿望和想法,進入了她的人生模式,成為了她的潛意識,所以在成年之后,她就想找一個跟父親一樣的男性,去改變他,去完成這個內(nèi)心的未完成事件,這成為了一個執(zhí)念。

由上述案例我們可以引出兩點:

1、重復制造是因為熟悉的行為模式

上述案例中,來訪者馬雪,之所以在成年之后表現(xiàn)出一系列心理和行為,是因為那就是他在和父親相處的過程中,學會的和男性相處的方式。

比如她會討好父親,她會通過好好學習,在父親面前表現(xiàn)得好,引起父親得關注,最終獲得父親的愛。

這是她習得的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她沒有學會和男性平等、獨立地相處,所以在他與男性相處的過程中,她會下意識的用這樣的方式應對,當不能這樣應對的時候,她會手足無措,她會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應對。

看到這里,你也應該思考一下,在你身上有哪些行為模式,有哪些心理習慣是這樣形成的,很多人的行為模式是在原生家庭,是在和父母的關系里形成的,這一點我們在上一講就講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重復制造是因為想完成改變

我們在開頭提到了心理學上的未完成事件,所謂的未完成事件往往就是小時候想做,但是沒有做到的事情,比如上面案例中,來訪者馬雪,她想獲得父親的關愛,她想改變父親的習慣。

在她的童年時期,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她這樣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所以成為了她內(nèi)心的未完成事件,這個沒有完成的事情一直占據(jù)著她的心靈空間,消耗著她的心理能量。

所以她找的另一半就是具有父親特質(zhì)的,為的是改變他們,完成自己小時候沒有完成的夢想與愿望。

很多心理問題,本質(zhì)上是一個關系問題,來訪者馬雪的問題是,你自己身上的性格特質(zhì)也是,有的是與母親的關系,有的是與父親的關系,有的是與原生家庭中其他人的關系。

為此,我們才會去構建特定的關系,在關系中改變對方,或者改變自己,大多數(shù)情況是企圖改變對方,改變不成,往往就會產(chǎn)生恨意,產(chǎn)生憤怒。

可殊不知,就像《呂氏春秋》里的刻舟求劍一樣,這注定會失敗。如果我們的心理問題是童年時期形成的,那首先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少一點對別人的幻想、指責和要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關于我們該怎么做

我們貫穿本書的一個思想就是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看見這個問題的來和去,看見即療愈,看見就會帶來巨大的松動,這一點很重要。

其次就是要去關系中檢驗,現(xiàn)實的關系會說明一切,現(xiàn)實的關系也會治愈一切,很多人懼怕現(xiàn)實的關系,是因為在他們的經(jīng)驗里,在現(xiàn)實的關系里會不舒服。

因為他們的內(nèi)在關系經(jīng)驗單一、僵硬,不足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現(xiàn)實關系,所以他們會逃避關系,把自己封閉起來,但是殊不知只有現(xiàn)實的關系,才能松動一個人的內(nèi)在關系,讓一個人的內(nèi)在關系變得豐富和靈活。

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成為了我們潛意識里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我們會用這個關系模式來構建關系,我們構建的關系會是有規(guī)律的,會是有跡可循的。

假如在這個關系模式下,我們不開心、不快樂,關系中的另一方也不開心、不快樂,那我們就要打破這個模式,方法就是敞開自己的內(nèi)心,去接納更多的關系模式。

具體的做法就是去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去認識以前不想認識的人,構建以前未曾構建的關系,這樣就會產(chǎn)生新的關系經(jīng)驗,就會觸發(fā)自我的改變。

不要懼怕失敗,失敗也是一種經(jīng)驗,所以這是一個“百無一害”的方法,希望你可以先去做,而不是停留在想象層面。

當然如果你還是做不到,那我建議你找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和咨詢師構建關系,在這個關系里療愈自己。

上述內(nèi)容節(jié)選自相先生的《原生家庭的羈絆》,如果你有原生家庭方面的問題可以參加相先生的原生家庭訓練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