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就應該在水底遨游,鳥就應該在天空飛翔。如果讓一條魚去飛,那就是魚一生的噩夢。如果讓鳥兒去海底潛水,對鳥兒來說就是最大的妄想。人都是羨慕別人,想做別人,沒有人想做他自己??吹阶约旱奶熨x,同時他也是你喜愛的,去發(fā)展它就好了。我們被教育不能有短板,實際上就是說我們必須是一個全能的人。

一、為什么不能做自己?
做自己會被批判,會被嫌棄,你怎么這么敏感?你怎么這么矯情?你怎么這么愛哭?你煩不煩?你怎么事兒這么多?你怎么這么脆弱?你怎么這么依賴?你什么時候能長大?如果你是一個孩子,你怎么辦?你一定會恨那個脆弱的自己,那個懦弱的自己。你會含著眼淚說,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我一定不哭。我一定要獨立,我不能依賴任何人,被嫌棄太羞恥了。
但是你的內(nèi)核就是這樣的,你摒棄了你的內(nèi)核,你把他排除在你的意識之外,心理學說我們不接納的部分才會進入潛意識,然后以扭曲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一個咨詢者咨詢的時候說我特別外向,我有很多朋友。大約咨詢半年之后,她說原來我從小就是內(nèi)向的,我就是愛哭的,我就是害怕見人的,我就是害怕出門的。我就想一個人呆著,即使我姐姐過來和我說話,我都覺得很煩,覺得她在打擾我。她的理念是我都沒有招惹你,你為什么來碰我?然后就會很憤怒的打回去。
對外界沒有興趣,喜歡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那個內(nèi)向?qū)W⒌奶攸c,在學習上就變成了一個優(yōu)點,善于學習,學習好,對別的都不感興趣。因為只有學習能給自己帶來成就,帶來價值感。家長,老師和社會都會強化這個特質(zhì),因為專注意味著我只看到一條路。別的路都是無用的,這也為高中,大學甚至在社會上未來埋下了一個炸彈。因為學習是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和人交往就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學習是我能控制的,和人交往我是控制不了的。因為不管你對別人多好,他可無緣無故的就離開你了,或者反過來又攻擊你。

二、是誰驅(qū)動著一個人遠離真實的自己?
這種模式就會回饋一個負向,人是不可靠的,我學習好有好工作才是可靠的。這會讓自己更想遠離人群,他們都太復雜了,自己太單純了。自己只會真誠,別人既有真誠,又有虛假。因為你很難猜透別人到底兒這句話是真話還是假話,別人看似表揚,實際上是譏諷。寢室一個女生買了小吃說你吃吧,她真的吃了,那個女生就不愿意了。就開始說小話,說她太單純了以后在社會上怎么辦?她說復雜了,以后不管誰給我東西,不管真誠和虛假的我都不敢吃了。
對于比較鈍化的人,自己當時難受過后就忘了。敏感的孩子,就會耿耿于懷,因為他們羞恥感大。不管別人怎么對我攻擊?都覺得是我哪里做的不對。我做好了,別人一定會喜歡我,不會攻擊我,別人攻擊我一定是我做的不好。另一種人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說讓吃就讓吃,搞那些虛情假意干啥?以后少在我跟前虛頭巴腦的,就會反過來攻擊出去。人就會容易陷入到你對我錯,或者我對你錯,一旦形成這個模式,極端了都會有問題。
另外有一點給孩子造成困擾,就是家長老師覺得這個孩子學習這么聰明,那么所有的方面她都應該懂,都應該會。當她不會或者做錯的時候,老師或者家長就會說這你都不會,這你還用問?或者說你是不是特意裝不會?我看你就是裝的。不會就會被笑話,被譏諷,如果你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中,你也只能偽裝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會,這時候自己就被貼上了一個聰明的標簽。我咨詢中有一個女孩,特別享受老師表揚自己。最開始自己認真聽課得第一,后來自己不聽課,在課堂上睡覺,回家自己偷偷的學,還能得第一。然后老師就在課堂上說你們誰能像她一樣?考試考第一,你們在課堂上隨便。睡覺能考第一,這是對她最大的夸贊和獎勵。當然最后出問題了,因為高中課程難了,還用初中的模式,自己在高二學習就退步了,最后也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三、一個人為什么走上了獨木橋?變得越來越死板
有一個咨詢者說當我允許我內(nèi)心出現(xiàn)矛盾的問題,反而會覺得很舒暢,實際上她說的是對的。因為允許自己聰明,允許自己愚蠢,這就變成了有彈性。如果一味的只允許自己聰明,不允許自己做錯事,不允許自己愚蠢,那就是把自己逼上了死胡同。為什么很多人不知不覺就把路走成了獨木橋,就是自己只能白不能黑。我必須考北大,我必須考985,否則我就是個失敗者。
一個人不能做真實的自己,就只能戴著面具做虛假的自己,一個人本來是一個情緒化的人,本來是個情緒不穩(wěn)定的人,一個依賴的人??墒乾F(xiàn)在我學習好了,所有人都表揚我,說我行。那我就要用行動來證明,我啥都行。我讓自己要變得很獨立,我要表現(xiàn)自己是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人。難受想哭,就會拼命的咬嘴唇兒,抑制自己哭。有的會使勁摳自己的手,直到摳出血了,實際上這些都是不能真實表達自己想法的一個變形。
我都已經(jīng)這樣了,我怎么變?這是很多咨詢者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如果變了,我的朋友就會離開我了。他們就會說原來你是這樣,所以寧可身邊維持一些假的朋友,也總比沒有朋友強,因為沒有朋友自己太孤單了。她們但內(nèi)心深處希望是有一天我一定會遇到知心朋友,有一天我一定會遇到我理想的愛人,我一定會遇到我理想的工作,我一定會遇到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和社會。一個咨詢者說別人都是快樂的,就自己特別痛苦。我說別人也有痛苦,她說老師你這樣說話會讓我更痛苦,那就代表著我對未來沒有希望了。如果只是我痛苦,別人快樂,我想有一天我也會達到他們那樣的快樂。

四、為什么怕變化?喜歡一成不變
有一個女老師,因為抑郁來到這里咨詢。她說我因為說話直,我10多年的閨蜜離我而去。我特別傷心,朋友就說你太直了,以后要少說話,思考著說話。結(jié)果不到一年,她就抑郁了。本來自己就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自己說話傷人了,自己道歉了,對方還不回來,那就由她去吧。朋友總是來來去去,希望永遠在一起就是一種理想化?,F(xiàn)實世界就是有來有去,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東西。夫妻在一起,還離婚呢,何況朋友呢?當然這種性格就是害怕分離,分離就代表著被拋棄,建立起來的關(guān)系要永遠永固。
有一個咨詢者說我就想找到一個為我兩肋插刀的朋友,我說朋友有難了,你能不能為朋友兩肋插刀?她說我恐怕做不到,我笑著說我們做不到的東西,為什么我們希望別人能做到?總是羨慕別人的圓滑,討厭自己的死板。羨慕別人的復雜,討厭自己的簡單。討厭自己是一個很執(zhí)拗的人,愛鉆牛角尖兒,沒有一種性格是完美的,每一個性格都有他的優(yōu)勢和短板。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批判,去改變,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你接納我,就靠近我。你不喜歡我,就遠離我。人生是篩選,去找和自己臭味相同的人。
有個咨詢者咨詢了一階段,她說我們總認為是父母,老師,愛人,朋友PUA我們了,從來沒有想或許整個社會都在PUA我們,所有人都被洗腦了。所有人都不能當真實的人,所有人每天必須戴著面具。因為不戴面具你就是異類,就是不正常,就是病人。戴上了面具反而變成了正常人,所以我們要反思到底是誰不正常,是誰病了。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guān)注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