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到杭州的面館都在想,杭州面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吃完和寫完?要把杭州的面館統(tǒng)統(tǒng)吃個遍還要一一寫出來,對于一個單槍匹馬作戰(zhàn)的自媒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這也是一項耗費時間體力腦力還有的巨大工程, 慢慢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杭州的面生得頑固,只適應杭州這里的風水,除了杭州的片兒川和拌川都難存活,這和很多地方的有著明顯地域標簽的特色食物一樣,可以在當?shù)卮鄠鳎珔s走不出去,上次去義烏吃了麻糖,義烏人將所有的手工糖統(tǒng)稱為麻糖,無論是加了花生、芝麻、玉米、還有爆米花之類,他們的麻糖是用本地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義烏紅糖加麥芽糖來制作,做成的麻糖吃起來酥脆無比,這么好吃的義烏麻糖在義烏能買得到,出了義烏只能通過網(wǎng)購才可以買到。

杭州的面館多到數(shù)不清,有些面館只要能扎根下來,一開就是幾十年,擔著一家人的生活希望同時又照顧到了街坊們的胃。開了幾十年以上的面館在杭州有很多,比如這家開在良渚街道的阿美面館,開了35年的面館,在現(xiàn)在的地址,她的店已經(jīng)二十多年,老板阿美老老實實經(jīng)營著一家小面館,拿手的是一碗黃魚面,再加上杭州喜歡的爆炒腰花、豬肝都是是信手拈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美面館的面積不大,沒有花大力氣裝修,蒼蠅館子的作派,不舍得在裝修上花大力氣的小食店,大多經(jīng)營者為勤儉持家之人,一家面館可能也是一家人的生計來源,所以有不可花的錢,能省即省。面館有做面的地方,有就餐的地方,這就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們家的面館完全是敞開式的,進門后一側(cè)是操作臺,洗菜池、櫥柜、鍋碗瓢盆一并擺放在同側(cè),操作室和就餐的四張桌子之前是無縫銜接,留下的是僅供人行走的過道,客人要是來得多,門口再支起幾張折疊桌,再多人要來,坐不下只有排隊等了。

開了幾十年的面館,阿美面館憑著手藝本也不愁客源,去年突然來了一個網(wǎng)紅拍了她家面館之后,阿美面館火了,來的人更多,多到排隊等位,甚至面館限量供應面條,一天賣完50斤面,做完這些面就關(guān)門。

店里三個阿姨,說著本地方言,主廚兼收拾都是三人共同協(xié)助完成。菜單是手寫,粉紅紙張上用記號筆寫的菜單,透明膠帶四周圍一圈貼在墻上,墻上掛著各證件、食品安全張貼信息公示和食品安全宣傳畫,一個滅火器掛在墻角,上方墻掛著一個時鐘,這種沒有精心安排過的布置,又帶著非常明顯的時間痕跡,真有點穿越回到八零九零年代的小食店的感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踩著飯點來,人不少。店里也忙得不可開交。來吃面的老客多,有些人隔了幾天就要跑來吃一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說還有人偷偷跑來學藝,站在鍋灶邊看了好久也沒看出什么名堂出來。

要說真有點名堂,那是阿美每天五點必須要現(xiàn)熬豬油,一大鍋的新鮮豬油當天用完,第二天重復,豬油的加持面條又潤又香,現(xiàn)熬的豬油渣也是每天來吃面的人一點念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美面館的面不算貴,比起杭州主城區(qū)面館的面價格要低,同樣的一碗腰花拌川在主城區(qū)面館起步就是35。

豬肝腰花面

豬肝腰花面是杭州每一家面館菜單中排到前三位置的,豬肝腰花面的訣竅主要就是食材要新鮮,吃不出異味,鑊氣要給到,火候要掌握到不多少,出來的豬肝腰花達到嫩就對了。

他們家的腰花和豬肝做到吃不出什么異味,入口后能明顯感覺到鮮嫩,用的面條是圓面,有韌性不軟滑,最后醬汁的加入,一碗面落肚,意猶未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雪菜黃魚

雪菜黃魚面是他們家的拿手,雪菜用的是農(nóng)家腌制的雪菜,少了工業(yè)加工的味,有手工的磨,雪菜的咸香加上黃魚的鮮,還有豬油的加入,一碗雪菜黃魚面,鮮靈鮮靈的,難怪很多人就沖著這碗雪菜黃魚面來,一跟就是好多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美面館的老板做面的手藝完全是自學成才,憑著一點天賦和執(zhí)著琢磨出各種面的做法外,她還憑著好記憶,能記住來吃面的老客的口味,熟客未張口,她就知道下手功夫,很快端出一碗適口的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