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多人看后第一眼感受是:這不就趙孟頫的字嘛!
沒錯,多數書友第一眼的直觀感受是趙孟頫。不過,這幅字比趙孟頫的年代整整早了500年!是巧合嗎?
我們整體看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用筆、結體,的確很是“趙孟頫”。我們下面再看看高清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了500年,為何和趙孟頫長的這么像?這要從趙孟頫取法說起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吳榮光說:松雪書凡三變。據說趙孟頫一日能書三萬字,能開一代書風不是空穴來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他學習的李北海,并且達到能高出宋代人又比本朝的人好的地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找出李北海大字楷書《出師表》為參照,容易發(fā)現許多用筆結體類似之處,可以透析趙孟頫取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橫折起筆都是露鋒起筆,頓筆寫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鉤有頓筆,鉤與豎的地方有小的突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左豎下面收筆稍重,向右下角傾斜的筆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放在一起做個對比、趙孟頫晚年的作品會更接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人的行筆過程都極其相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鉤都是平鉤,下呈成一個三角形,上面偏水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明兩位書家寫捺用筆相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且是兩頭重中間細,稍稍有一些向里的彎曲,看上去富有彈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憑據1200多年前敦煌寫經者的一幅字,在500多年后,趙孟頫高舉復古大旗,打破時代束縛遠涉魏晉,順流而下接駁唐人,妥妥的書壇清流了。
即使在今天,那也是神一樣的人物。那些說趙孟頫字俗的人,你可以倒是可以試試是否有這樣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試試你能否跳出國展的味道,寫出晚清民國的書風來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