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霞,今年快60歲了。

在街坊鄰居眼中,我是個幸福的母親,兒女雙全,生活無憂。

兒子在市中心買了大房子,女兒雖然條件普通,但孝順懂事。

我一直以為,這就是我期待的晚年生活。

直到前幾天的一場病,讓我對親情有了全新的認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是個悶熱的夏夜。

我躺在床上,渾身發(fā)燙,頭昏腦脹。

起身拿體溫計時,雙腿都在發(fā)軟。

體溫計顯示39度,我知道情況不太妙。

平時我都是自己扛過去的,可這次實在撐不住了。

看著手機,我猶豫了很久。

已經(jīng)是凌晨兩點,這個時候打擾孩子們休息,實在不太好。

但實在難受得厲害,我還是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喂,小坤......"

我輕聲說道,生怕吵醒他的家人。

"媽,這么晚有什么事???"

電話那頭傳來兒子略顯不耐煩的聲音。

"我發(fā)燒了,燒得厲害,想讓你明天幫我買點退燒藥......"

"都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說吧!現(xiàn)在打電話,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嘟嘟的忙音。

一瞬間,我仿佛被澆了一盆冷水。

這個兒子,當年結婚時我變賣積蓄給他50萬買房,裝修時又添了不少,甚至他媳婦對我不冷不熱,我都從來沒計較過。

可現(xiàn)在,我病得這么重,他連關心都懶得假裝一下。

顫抖的手指又按下了女兒的號碼。

說實話,我本來不想打擾女兒的。

她和女婿工資都不高,住的地方離我這里還遠。

"媽!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電話一接通,女兒的聲音就透著焦急。

"沒事,就是有點

"多少度?您自己在家嗎?家里有

女兒連珠炮似的問道。

"39度,家里沒藥......"

"您等著,我這就來!別自己瞎折騰!"

不等我說完,女兒就急匆匆地掛了電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到一個小時,女兒就出現(xiàn)在我家門口,手里提著退燒藥和熱粥。

她一邊給我量體溫,一邊心疼地說:

"媽,您怎么不早點打電話?。∵@么嚴重的發(fā)燒,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

看著女兒忙前忙后的身影,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她給我喂藥,煮粥,整整照顧了我一夜。

天亮時,我的燒才慢慢退了下去。

"媽,我請了假,再陪您一天。"

女兒揉著惺忪的睡眼說。

我連忙阻止:

"不用了,我已經(jīng)好多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送走女兒后,我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

以前總覺得重男輕女是天經(jīng)地義,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孝心與性別無關,重要的是那顆心是否向著你。

這些年,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個執(zhí)念:

兒子是根,要把最好的都給兒子。

房子要讓兒子住大的,存款要給兒子多的,就連生病也覺得應該先找兒子。

可人到暮年,才明白:

對子女的愛不能是溺愛,而應該是公平的教導;

對自己的晚年,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某個人身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幾天,小區(qū)里的張大姐來串門,說起她最近也經(jīng)歷了類似的事。

"我現(xiàn)在想明白了,"

她說,

"與其把所有積蓄都給兒子,不如留些錢養(yǎng)老。

孩子們都大了,要靠自己的雙手打拼。

我們老了,更要學會愛自己。"

我深以為然。

現(xiàn)在的我,開始學著善待自己,也更懂得珍惜那些真心對我好的人。

女兒雖然條件不好,但每個周末都會來看我,給我買些水果零食,陪我聊天說笑。

這種溫暖,是金錢買不來的。

最近,我把房子的戶主加上了女兒的名字。

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她時,她卻紅著眼睛說:

"媽,我不圖您的東西,只要您健健康康的就好。"

親愛的朋友們,您是否也經(jīng)歷過類似的困惑?

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聊聊天。

也許您的經(jīng)歷,能給其他人一些啟發(fā)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