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香里的年味》
王若涵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在一陣陣鞭炮聲和兒童的歡聲笑語中,人們期盼已久的春節(jié)到來。最過忙碌的,還得是大年三十的早上。
晨光熹微時,老家廚房的窗戶上早已凝滿白霜。奶奶把整盆醒好的面團端上案板,案板中央凹陷處積著三十年的時光,像一道淺淺的月亮。
"面要揉得筋骨分明,餃子才能立得住。"奶奶布滿老繭的手在面團里翻飛,面團漸漸泛出珍珠般的光澤。我學(xué)著她的模樣揪劑子,卻總掐不準(zhǔn)分量,七扭八歪的面疙瘩堆成小山,在奶奶的心靈手巧中卻成了一個個可愛的餃子。忙碌中調(diào)皮的表弟踮著腳偷走面團,在手里團弄著,捏出四不像的兔子,一臉得意地跑到我們面前,反倒被姑姑追著滿屋跑。
原本空蕩蕩的桌上漸漸擺滿元寶似的餃子。一旁的小叔突然從衣兜里摸出枚硬幣:"今年誰吃到包錢的餃子,我承包今年壓歲錢!“屋里沸騰的笑聲驚醒了屋檐下的冰棱,叮叮咚咚地落進院里的積雪,也加入了這其樂融融的氣氛。
蒸汽升騰時,鐵鍋咕嘟作響。爺爺取出珍藏的紫砂壺,鐵觀音的醇香混著餃子的熱氣,在暖黃的燈光里織成朦朧的網(wǎng)。
硬幣最終藏在表弟碗底?!翱┼?”他欣喜地舉著閃亮的硬幣滿屋炫耀,卻不知小叔早給每個孩子的餃子里都塞了硬幣。大家也都如愿在拜年時能收到帶著祝福和希望的紅包。
守歲時,我數(shù)著奶奶包餃子的手法:三褶收口代表天地人,五道掐紋象征五谷豐登.....那些沉睡在皺紋里的古老祝福,正隨著一縷縷蒸汽裊裊升起,落在每個孩子的眉間。

王若涵,仵龍?zhí)绵l(xiāng)中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在班級里,團結(jié)同學(xué),努力學(xué)習(x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喜愛讀書,熱愛寫作,曾經(jīng)在“雛鳳杯”中小學(xué)生作文大賽中獲得二等獎。熱愛書畫,一手漂亮的字讓人賞心悅目;喜歡畫畫,多次在學(xué)校舉辦的手抄報比賽中獲獎。
指導(dǎo)老師:邵桂杰 推薦:李炳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