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元宵,舊時稱“上元節(jié)”,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也指燈節(jié)那天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餡湯團。由這兩個定義,我們便可想見人們對元宵的看重。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的這首《青玉案·元夕》渲染的正是宋代元宵節(jié)觀燈的盛況。在宋代,元宵和春節(jié)、寒食、天慶、冬至一樣,都要各休假7天,全民同樂。讓我們跟隨辛棄疾的這首詞,感受宋朝的元宵盛況。

1

觀燈、買市、掃街、情人節(jié)

我酸了...

觀燈,是宋朝元宵夜的一項重要活動。這一天,不僅是百姓全城出游,連天子也會在宣德門外與百姓一同賞燈。北宋汴京的元宵花燈之繁盛,可以從孟元老的描述中一窺:大街上早早就縛好了燈山、棚樓,燈燭達數(shù)十萬盞;這些燈山還設置了人工瀑布:“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棉A轤絞水上燈山尖高處,用木柜貯之,逐時放下,如瀑布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觀燈圖》南宋 李嵩 繪

燈籠更是花樣繁多,精妙絕倫,除了無骨燈、走馬燈等常見的樣式外,還有一種名為“大屏”的巨型燈,是用水力驅(qū)動旋轉(zhuǎn)的,而琉璃炮燈則既可盛水養(yǎng)魚,也可點上蠟燭,燭光魚影相映,應該非常漂亮!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時人謂之“鰲山”的燈架子,用彩燈疊扎起幾層樓高的木樁,上繪有寓意長壽吉祥的巨鰲圖形,又稱“彩山”。以“山”來形容燈的高度,可見其規(guī)模!

歌舞百戲也是上元佳節(jié)不可少的。棚樓中整天都會表演各種精彩的娛樂節(jié)目:奇術異能、歌舞百戲、擊丸蹴鞠,還有踏索上竿,熱鬧的場地能延綿十余里:“萬姓皆在露臺下觀看,樂人時引萬姓山呼”。

更有意思的是,“天府每夕差官點視,各給錢酒油燭,多寡有差”,即 臨安官府給市民發(fā)放錢酒油燭,慶賀元宵。按照習俗,臨安府的“吏魁以大囊貯楮券,凡遇小經(jīng)紀人,必犒數(shù)十,謂之 “買市”,即官府(一些民間富豪也會參與)故意出高于市場價數(shù)倍的錢購買貨物,一路向做小生意的商民派錢,祝他們新年生意興隆。這種出手闊綽的“買市”,每每令小商販們?nèi)杠S不已,有些狡黠的小市民,在人群中鉆來鉆去,重復領賞,官府也不會計較。

宋朝元宵夜還有一項最吸引人的活動——掃街。按《夢粱錄》的記述,元宵之夜,“諸酒庫亦點燈球,喧天鼓吹,設法大賞,妓女群坐喧嘩,勾引風流子弟買笑追歡”。進入正月之后,良家女子也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最漂亮的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為了在月光下顯得更好看,衣服還要選擇淺色,偕閨中密友出門看花燈。于是大街之上,“都民士女,羅綺如云”。

在元宵之夜逛街看花燈的宋朝女子之多,可以從一個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 那就是燈收人散之后,汴京、臨安的市民都有持燈照路拾寶的習俗,往往能拾得觀燈婦人們遺落的貴重首飾?!秹袅讳洝泛汀段淞峙f事》都有記載說:到夜深時,游人散去,就有專門持小燈照路拾遺的人,謂之“掃街”,往往能收獲一些珠子或玉石做的小首飾。如果你穿越到宋朝鬧元宵、觀花燈,可別忘了“掃街”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代元宵之夜還可被看作古代的情人節(jié)。這天是年輕人尤其是閨中女孩難得自由出游的節(jié)日?!叭ツ暝箷r,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青年男女們或早有密約,相約“黃昏后”,或在“燈如晝”的花市上邂逅,總之,平日里被禮數(shù)分隔的男女,終于在燈火闌珊下相遇相識相伴,開啟不同的愛情故事。想必多情的文人墨客對此感受尤深,不僅是歐陽修,辛棄疾也留下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經(jīng)典名句。

2

嚴防 “渾水摸魚”

竟有這么多奇招?

普天同樂下,難免有渾水摸魚的情況,或誘拐兒童,或偷劫財物,或調(diào)戲婦人。

幼兒懵懂無知,人潮擁擠之下,極容易走失。這個問題,政府也應當給予解決,于是想出了一個辦法:每一坊的巷口,在沒有樂棚的地方, 多設幾處“小影觀棚子” ,里面放皮影戲,吸引小朋友進來觀看,“以防本坊游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防范奸人趁火打劫,趁亂作案, 政府在元宵夜會加強巡警,“命都轄房使臣等,分任地方,以緝奸盜”?!岸驾牱俊笔撬握O于城市的治安機構,“專以緝捕為職”。凡熱鬧人多之處,都點巨燭,用松柴照路,亮如白晝。又派大量兵卒巡邏、站崗。宣德樓下,更是戒備森嚴。

元宵放燈之期, 設于京城的幾個刑獄機構也會張燈,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同時“陳列獄具”。這是對潛在不法分子的警示與威懾。臨安府(開封府)的“元宵法制警示”最有意思:在“繁鬧之地”點燃巨燭,“照耀如晝”,警衛(wèi)押著囚犯數(shù)人,并有布幅紙板寫明他們的犯罪行為:“某人為不合搶撲釵環(huán),挨搪婦女?!币馑际钦f,這些不法分子乘人不備搶奪觀燈婦女的環(huán)釵飾物,或趁著人流如潮對觀燈女性耍流氓。然后,京尹當眾宣布對他們的法律懲罰。

實際上這是一場表演,那些被當眾宣判的囚犯,并不是真的犯了盜搶財物與調(diào)戲婦女之罪,而是監(jiān)獄里的犯人,被官府臨時提出來充當一回“群眾演員”,以配合官方的“元宵法制警示”。官府的用意,是“姑借此以警奸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現(xiàn)代人的元宵

也很有“生活”了!

宋朝距今千年,時移世易,很多民俗活動早已不復存在,但人們在新年里擁有的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希冀卻從未有過改變,我們依然為相聚的快樂時光而雀躍,為生命力量發(fā)動生長而感動。

隨著節(jié)日風俗的發(fā)展演變, 元宵在今天又呈現(xiàn)出了新的特點,比如燈會與花燈展覽的活動是為了吸引更多游客,節(jié)日美食和創(chuàng)意產(chǎn)品也形成獨特的產(chǎn)業(yè),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更多科技手段加入,出現(xiàn)了 數(shù)字花燈、線上猜燈謎等獨屬于當代的活動,讓元宵活動變得更加時尚,更富有創(chuàng)新性。

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元宵“佳節(jié)”對團圓美滿的期盼意義從未改變過:元宵是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更是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個滿月,而與之有關的湯圓和元宵,也飽含人們對闔家幸福團圓的期待和對新年光明生活的祈許。

元宵之后,明月和燈火都將化作滿天繁星,為人們踏上新年奮斗的征程助力。

相關內(nèi)容根據(jù)《逝去的盛景:宋朝商業(yè)文明的興盛與落幕》《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