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孩子寫完作文后拒絕修改,說老師沒要求,如何讓孩子理解「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看到這個話題,心中默默的想起這句話:為什么要為難自己,為難孩子?

何苦為難自己

何苦為難自己

給孩子改作文的時候,能一直做到心平氣和?如果是,那實在佩服這份心平氣和。

提起“改作文”這三個字,腦袋就開始疼。想起我家老大,好像是小學三年級,有一次作文被老師反復打回。

為什么說“反復”?前后改了3、4、5次,改到老大和老母親都懷疑人生。

對那一次的作文修改,老大到現(xiàn)在還時常提起,表示不理解。別說她不理解,老母親也不理解。

我家兩娃的作文,別說老師沒要求修改。就算老師要求修改,老母親也是拒絕的??蓜e叫我改作文,那是一種折磨。

在為難自己這件事情上,能不做,堅決不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何苦為難孩子

何苦為難孩子

覺得孩子說的挺對的,老師沒要求修改,為什么要改?

改完作文之后,是讓孩子重新寫一遍?還是重新梳理一遍?

這相當于給孩子增加作業(yè)量。

而且,這中間還有一個疑問:怎樣算是“好”作文?

這個“好”的標準,是家長認為的,還是老師認為的,還是孩子認為的?

既然要改,肯定不是“孩子認為的”了。那是“家長認為的”?那么,問題又來了,“家長認為的好”,老師也會認為好嗎?

很可能不一樣。

我家老大寫的作文,經(jīng)過老師批改之后,常常會邀請老母親欣賞。當然,她會問一句“覺得怎么樣?”

不管如何,老母親的回答,永遠都是一句:挺好的。

當然,這個答案,老大不滿意,覺得在敷衍。

那就再討論一點?比如,老師為什么會劃這幾個詞?這幾句話?老師劃的句子,是老師覺得好的詞或句子??衫夏赣H覺得,老師沒劃的那個詞、那句話更吸引眼光。

又或者老師為什么會給這篇打高分,給那篇打的分數(shù)低一點?老母親讀著,覺得分低的這篇作文,更能打動人心。但從老師的角度來看,高分的那篇,肯定有高分的理由。

家長眼中的好,和老師眼中的好,常常不太一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時候,和孩子眼中的好,也不一樣。

有時候分數(shù)差得多了,老大表示不理解。明明真情實感花了很大心思寫的作文,得到的分數(shù)卻不如絞盡腦汁為了應付而寫的作文。

在這個過程中,老大摸索出了怎樣的文章能得高分,研究出了屬于她自己的一個模板。但這個模板她不常用,因為覺得寫得不入心。

對于孩子筆下的每一篇作文,每個人眼中的“好”,都不太一樣。

所以,想要孩子修改作文,又是以“誰”的標準為標準的呢?

如果不是以孩子的標準為標準,那不就是在為難孩子?

寫在結尾的話

寫在結尾的話

對于孩子的作文,很喜歡尹建莉在《從小讀到大》中的一段話,摘錄如下:

不要否定孩子的寫作,一次都不要否定,要努力從孩子的作文中找到優(yōu)點,而不是問題。哪怕全篇作文都是問題,只有一個詞用得好,那就只說說這一個詞,別的什么都不用說。

至于孩子是否理解“好文章是改出來”,似乎,并不重要。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