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撰文丨胡棲安

年輕人,你只要一進入職場,每天要給自己攢一杯咖啡的錢。這樣,到60歲時,通過保險的復利效果,你未來的保險金一定是比較充裕的。

貼心吧!這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在今年“兩會”上對年輕人的諄諄告誡。孫委員說,要想真正實現(xiàn)體面的退休和享老的狀況,必須要及早地儲蓄,去投保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

賣保險,孫副院長絕對是敬業(yè)的、認真的。

至于說這一法子能不能讓年輕人真的“享老”,不好說。只能說,網上的年輕人似乎普遍不買賬,有個高贊評論說,“我天天咸菜加泡面,你讓我攢一杯咖啡出來也太強人所難了吧?”

客觀地說,隨著中國將在2030—2050年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專家提醒現(xiàn)在的年輕人每天“摳”出一杯咖啡錢,為未來儲蓄,以個體之力對抗養(yǎng)老難題,讓自己有一個體面的老年生活,這份初心確實不錯。這一設想,也符合中國傳統(tǒng)社會“閑時置下忙時用”的節(jié)用之道。

然而,正確的道理未必就能對應實際的境況。好多說法乍一看溜光水滑,但在現(xiàn)實面前,卻每每碰壁而非破壁,為啥?不是調兒起高了,就是音準弄偏了,貨不對板。

當下年輕人啥情況,專家不知情嗎?“每天咸菜加泡面”或許有點夸張,但手頭之窘迫、機會之稀缺則是真實的處境。已經占上坑的,每天辛辛苦苦做牛馬,生怕稍不留神碎了飯碗;還在找坑的,那就更慘了;至于尚在求學還沒出山的,更是早早見證了生活的不易。

不客氣地說,年輕人的那一杯咖啡錢(如果真有的話),就像老太太的那只母雞,早就被派上無數(shù)用場。去投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恐怕還排不上隊。不少年輕人連基本的社保都沒有,怎么可能再忽悠他們去投商業(yè)保險?

退一步講,在孫副院長看來,人口結構改變了,年輕兩口上面要贍養(yǎng)兩代人,算下來甚至可能要贍養(yǎng)10個老人。即便有社保,也很難承載養(yǎng)老重負。孫副院長也講了,社會保險只是?;?,它是兜底型的一種保障。就養(yǎng)老而言,除了靠國家兜底外,更多要靠個人、靠家庭。

盡管為了兜售商業(yè)保險,孫副院長對社保評價偏低,但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講清了,為什么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愿意繳養(yǎng)老保險。無他,低水平的社??坎蛔h。

可問題是,孫副院長的藥方仍是讓年輕人做“自了漢”,自個兒攢錢自個花,這樣的公共建言究竟有什么公共價值?又如何能推動制度層面出臺善待年輕人的政策?

早在2023年,清華大學的陳秉正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35歲考慮養(yǎng)老,晚了,應該更早考慮,應該更早地實施?!痹诋敃r,這樣的觀點就遭到“何不食肉糜”的群嘲,35歲以上的人養(yǎng)活現(xiàn)在的自己都困難,更別提養(yǎng)活幾十年后的自己了……

時間過去了兩年,專家不去研究如何完善社會保障以解除年輕人后顧之憂,如何構建寬松自由空氣激發(fā)年輕人創(chuàng)新思維,如何增加就業(yè)機會釋放年輕人創(chuàng)富熱情,如何規(guī)范勞動用工保障年輕人合法權益,卻仍在一本正經地讓年輕人“每天攢一杯咖啡錢”,未免讓人有今夕何夕之慨。

檢索了一下,發(fā)現(xiàn)網上有篇文章:《提高養(yǎng)老品質就這么簡單,每天只需攢下一杯咖啡錢》,文中提出,一杯咖啡,30—100元不等。我給你計算一筆賬,按照每天50元,一個月下來就是1500元,一年就是18000元,恰好你想存?zhèn)€整數(shù),于是每年按照2萬元來存。

假設你現(xiàn)在還比較年輕,只有30歲,想給自己做十年的規(guī)劃,又覺得這個習慣比較適合自己,這樣下來,一共可以儲蓄20萬;這個20萬,放在一個聚寶盆里,從60歲開始,每年領取27980元,保證可以領取20年,且活多久領多久,哪怕活到105歲,也一直會給到105歲……

查了一下,原來,這是一家保險事務所的推文。

繼續(xù)檢索,又發(fā)現(xiàn)今年的一篇新推文:假設每天一杯咖啡24元,一年就是720元。如果你從28歲開始,每月存下712元,存20年,到60歲開始按月領取2000元,活多久,領多久,可以領一輩子的養(yǎng)老金。

從假設的50元,到24元,看來,咖啡也降級了。可盡管咖啡降級,年輕人也不聽勸,也抹殺不了孫副院長“不謀而合”推銷保險的熱情。

每一個年輕人都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有一個體面的晚景,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有,也不會從一杯咖啡中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