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網(wǎng)絡上鬧得紛紛揚揚的某火鍋店“小便門”事件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通報,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來滬人員唐某(男、17歲)、吳某(男、17歲)等人進入該火鍋店包間內(nèi)用餐,唐某、吳某兩人醉酒后分別站上餐臺向火鍋內(nèi)小便,吳某還將拍攝的視頻發(fā)布在網(wǎng)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對唐某、吳某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底撈小便門”視頻截圖(來源:極目新聞)

通報中的“某火鍋店”就是昔日火鍋界的霸主海底撈火鍋。# 海底撈驚現(xiàn)顧客火鍋內(nèi)小便 #話題沖上熱搜榜首后,海底撈緊急回應稱,涉事門店已全面更換鍋具餐具,并啟動 “搬家式清潔消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底撈官方微博截圖

雖然海底撈已經(jīng)盡可能的將事件影響降到最低,但“小便門”對其品牌的傷害卻已不可挽回。再加上之前的“老鼠門”、“食材過期門”等事件,不免讓消費者質(zhì)疑其所謂的“服務神話”,更讓海底撈脆弱的股價雪上加霜。

1994年,四川簡陽,屢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張勇和其朋友湊了8000塊錢決定開一家火鍋店,支起了四張桌子、一口鍋,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創(chuàng)業(yè),而這家火鍋店就叫海底撈。在四川最好干的生意就是火鍋店,最難干的生意也是火鍋店,四川人愛吃火鍋,但對火鍋味道也足夠挑剔。張勇敏銳地發(fā)現(xiàn),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僅靠味道很難脫穎而出,于是他開始嘗試將重心放在服務上。

味道不夠,服務來湊。張勇認為自己的火鍋店可能味道不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把服務做到最好。他開始要求服務員對顧客要更加熱情,并時刻關注顧客在用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小麻煩”。比如,為戴眼鏡的顧客提供眼鏡布,為長發(fā)的顧客提供發(fā)圈。而正是這些服務小細節(jié),讓顧客對海底撈的好感度大增。

“超標”的服務,讓海底撈漸漸在簡陽“聲名鵲起”,并開始出現(xiàn)了顧客排隊等位置的狀況。為了舒緩排隊顧客的情緒,張勇開始研究為等待的顧客提供免費的美甲、擦鞋等服務;并為小朋友提供兒童餐、玩具和游樂區(qū);還會為過生日的顧客舉辦生日派對,送上生日祝福等特色服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底撈門店

經(jīng)過5年的經(jīng)營,海底撈在四川已經(jīng)頗具名氣,此時的張勇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安。1999年的西安,本土火鍋品牌規(guī)模較小,幾乎沒有連鎖餐飲企業(yè),為海底撈的進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果然,海底撈進入西安之后,通過輸出海底撈的標準化服務,推出更適合西安文化和口味的菜品,讓海底撈在西安一炮而紅。

海底撈在西安的成功,為張勇樹立了極大信心,他開始了面向全國的瘋狂擴張。到2017年的時候,海底撈門店已經(jīng)超273家,覆蓋全國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而過快的擴張速度,急劇增長的門店,讓海底撈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勇(創(chuàng)始人)和楊利娟(CEO、最牛服務員)

2018 年 9 月 26 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開盤股價最高沖至19.64港元,讓海底撈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次日,海底撈股價跌破發(fā)行價,市值縮水144億港元,市場開始質(zhì)疑其激進的擴張策略和單店盈利能力。對此,張勇直面回應質(zhì)疑并強調(diào),他計劃將 60% 募集資金用于門店擴張(含 15-20 家海外店),20% 投入新技術研發(fā),并且還直言:“海底撈的估值是合理的,我們會用長期回報證明。”

2020年海底撈逆勢擴張門店,一年新增173家,門店數(shù)量達到1205家。2021年,海底撈被納入恒生指數(shù),成為首只入選的餐飲股,吸引大量指數(shù)基金被動配置,推動股價飆升。2021年2月,海底撈股價一度漲至85.8 港元,成為其上市以來最榮光時刻,市值一度接近4700 億港元(盤中峰值)。2021 年 3 月發(fā)布的《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張勇夫婦以2450 億元人民幣身家位列全球第 38 名(財富計算截止至 2021 年 1 月 15 日)。

由于疫情的反復和“食材過期門”的影響,海底撈股價進入暴跌模式,截至2022年3月,海底撈股價從85.8港元暴跌至10港元,跌幅近90%,市值蒸發(fā)3000億港元。

雖然海底撈隨后展開了“啄木鳥計劃”,關閉了300家低效門店,但其股價依然萎靡。2024年全年海底撈股價在15-18 港元區(qū)間震蕩,市值較2021年峰值跌幅超80%。張勇夫婦持有海底撈股權價值約605億港元,疊加其他資產(chǎn),兩人總身價約為550-600 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21年2450 億元人民幣的峰值財富縮水了近1900億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海國際美國上市

2022年,張勇夫婦試圖通過“資本運作”破局,將海底撈海外子公司特海國際拆分上市,然而,特海國際 2023 年剛扭虧為盈,2024 年一季度又因匯兌虧損凈虧445.7 萬美元。盡管海外翻臺率提升至 3.9 次,但客單價下降至 24.9 美元,顯示 “走出去” 戰(zhàn)略成效有限。有業(yè)內(nèi)人士直言:“資本故事易講,業(yè)績兌現(xiàn)難?!?/p>

有業(yè)內(nèi)專家指出,海底撈之所以有今天的困境,和張勇“重資本輕運營”的策略不無關系。海底撈盲目依賴資本堆砌規(guī)模,忽視了產(chǎn)品力和品控,最終導致各種“門”事件頻發(fā),以至于口碑崩塌。也有人認為,海底撈的“服務神話”已經(jīng)破滅且讓顧客產(chǎn)生了“疲勞”,餐飲業(yè)最終還是要回歸產(chǎn)品本質(zhì),而非依靠營銷噱頭。

不管什么原因,4年時間,市值暴跌80%,我想海底撈確實應該到了該認真反思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