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996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最近歐盟干了一件大事情,他們在2024年年底出臺了一個《禁止強迫勞動法案》,里面明確指出,只要是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哪怕是一節(jié)電池、一個螺絲釘,只要被查出涉嫌強迫勞動,就會被禁止入關,而這個強迫勞動的標準歐盟也說得非常清楚。

每天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長超過40個小時,就會被視為達到了執(zhí)行標準。

消息傳出,國內輿論瞬間沸騰,原因很簡單:

第一,2024年,歐盟是我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和我們距離更近的東盟,我國每年有大量的商品需要出口到歐盟地區(qū)。

第二,目前階段,由于內需還沒有全面拉升,進出口貿易依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三,不排除美國未來也會出臺類似政策的可能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這件事被廣泛關注的原因。

再來看網上的輿論分化的情況,我大致看了下網上的評論,發(fā)現主要分成了三個類型:

第一類是很多老板和企業(yè)主,他們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和譴責,說這是歐盟不講道理的陽謀。

第二類則是廣大的打工人,他們認為996的模式早就應該整頓了,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第三類則是站中間的群體,他們認為996的內卷模式固然不好,但直接強制禁止,也要考慮是否適合當下的國情。

這就是網上真實的輿論反饋,我先把這些給大家講清楚。

接下來再來看得知消息之后,中國大企業(yè)的行動。

首先是中國無人機領域的龍頭企業(yè)大疆。

從三月份開始,深圳大疆被爆推出了強制下班制度,到了晚上9點就開始全場清人,你別看晚上9點還是很晚,熟悉深圳勞動市場的朋友都清楚,深圳很多企業(yè)加班到晚上11點之后是常有的事,大疆的寫字樓以前12點還是燈火輝煌,現在9點就開始強制下班,這已經是開始進步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后是中國空調領域的頭部企業(yè)美的。

佛山的美的總部,在3月11日的時候,晚上18點40分,寫字樓的燈光就已經全部熄滅,用周圍居民的話來說,這簡直就是十年一遇的奇觀。

同時,美的的工時改革計劃也在網上曝光,大概內容是:

第一, 員工每個月加班不能超過36個小時,也就是按照20個工作日去算,一天加班不能超過2個小時,一旦超過了標準,整個部門都會被扣績效分。

第二, 歐盟會派出專人對美的整條產業(yè)鏈進行突擊檢查,不管是辦公室白領還是掃地的清潔工,都會有人詢問加班情況。

第三, 車間里面的工位上面必須安裝人臉識別系統(tǒng),工人上班了多長時間自動生成記錄,歐盟會隨時進行核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大疆和美的之外,還有海爾也做出了對應的調整,據說現在廣東的很多中小企業(yè),已經在開會研究美的的方案了,甚至就連騰訊內部都引發(fā)了激烈的討論。

原因無他,無非就是因為廣東是中國的對外出口大省,很多企業(yè)和歐盟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一旦歐盟的法令開始執(zhí)行,他們就會出現重大損失,所以現在趕緊進行內部調整才是明智之舉。

而且歐盟也說得很清楚,不是現在就立馬執(zhí)行,考慮到歐盟27國也要協(xié)調一致,各國政策調整也要時間,所以法案的正式實施時間是2027年12月份,也就是差不多還有3年左右的時間來給我們適應,到時候你是嚴格遵守勞動法,還是徹底放棄歐洲市場,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就是這件事的基本情況,接下來我們進入事件分析時間。

我知道,關于這件事網上有很大的爭議,爭議點主要有三點:

第一,有人認為這樣會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導致我們的產能受到限制,會降低我們的國家競爭力。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你想啊,以前我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年可以造1200架飛機,現在一天只能工作8個小時了,那一年就只能造800架飛機,通過簡單的換算可知,中國的國力被削弱了25%,所以他們認為,工作時間一定不能降,現在我們就應該咬著牙拼命加班。

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問題,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壓根就是沒有研究過中國勞動法的歷史,你知道中國為什么會有雙休制度不?

是因為8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胡平同志去歐美考察,他發(fā)現很多國家,每周只工作五天,也能擁有不錯的效率,反觀我們自己,每周工作六天甚至是七天,但是效率極低。

根據他的觀察,當時國內很多企業(yè),雖然加班加點十分普遍,但生產力水平并不高,很多員工遲到早退、上班時間看報紙、織毛衣、溜出去買菜、接孩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即便把他們耗在廠里7天時間,整體的工作產出并沒有多大的提升,所以他當時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在技術水平低下的情況下,經濟增長主要靠時間的堆疊和勞動的增加,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應該更加注重的是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盲目的增加勞動時間,并不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

正是基于這個認知,所以他提議我們也應該實施雙休,然后在90年代的時候,國內開始正式執(zhí)行雙休制度,這就是雙休制度的歷史來源。

明白了這個你再看看現在國內的情況,盲目地延長加班時間真的能提高工作產出嗎?我也是從打工人過來的,以前在公司的時候,有段時間公司要求所有部門必須9點以后才能下班,因為公司的領導認為,以前6點下班,現在9點下班,工作產出就會增加3個小時。

可實際情況是什么樣的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底下的員工們?yōu)榱藥讉€銀子不敢直接反駁公司的安排,但是他們會靈活調整自己一整天的工作,比如說以前6點下班,下午五點之前他們就會把工作做完,現在改成了9點下班,那他們就會瘋狂的摸魚,上個廁所,半個小時,出去散個步,半個小時,就算是領導盯著,他們也會看著電腦發(fā)呆,這樣一直摸魚到下午3點左右,然后再趕緊開動馬力完成工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到了晚上9點的時候,領導看到所有人都那么賣命非常滿意,但最后成果一合計,和以前幾乎沒有多大的區(qū)別,甚至極個別員工還因為上班時間太長而出現了消極怠工的跡象,到了年底的之后,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離職現象。

所以工作效率不是靠延長上班時間來實現的,我們真正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如何讓員工利用各種AI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這樣才能走向良性循環(huán),否則一味的壓榨勞動者的休息時間,肯定是行不通的,不信大家看看國內的生育和消費情況,打工人每天忙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才回家,哪里有時間精力去消費和生娃?

這都是非?,F實的問題。

再來看第二個爭議點,有人認為一旦工作時間降低,就會導致大家的收入嚴重下滑。

有這種想法的,主要是在工廠里面上班的人,因為他們的工資構成是2200的底薪+加班費用+全勤獎,一旦強制執(zhí)行八小時工作制,那他們每個月就只能拿到兩三千塊錢,連生存都會出現問題,所以他們認為,這個班必須得加,因為不加就活不下去。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誰告訴你底薪2200是合理的?八小時工作制本來就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倒逼社會提高基本工資,假設你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是2200的底薪,2600的加班費,再加200塊錢的全勤獎,一起加起來是5000塊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能不能進行薪酬制度改革,把底薪提高到3500,然后剩下的1500看你的績效產出,當你的工作效率高,也許拿到的績效獎金還不止1500,這樣你的收入不僅不會降低,反而還有上升的可能。

說白了,不要以為一直如此就是對的,很多政策的出臺,其實都是倒逼出來的。

當然,除了在工廠上班的人之外,有些白領也認為嚴格執(zhí)行8小時工作制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會導致自己的競爭力降低,他們想的是,自己只上8個小時,結果別人愿意上10個小時,這樣自己要么會降薪,要么就被干掉了,所以他們認為政策的出臺不能操之過急。

這樣的想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你一定要記住,如果整個社會都嚴格執(zhí)行8小時工作制,那就不會出現你所說的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一樣,老板換個人他也只愿意干8小時,所以裁員也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從歐美的經驗來說,這種制度的變革,本就需要國家法律同步進行跟進,憑什么企業(yè)就能隨便開除員工?在歐洲你這樣干,需要賠一大筆錢,搞不好老板還要吃官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不要覺得一旦執(zhí)行8小時工作制你就活不下去,人家胖東來已經證明了,8小時工作制完全可行,人家胖東來的員工,嚴格執(zhí)行的是五天八小時工作制,而且胖東來還有周二強制閉店的規(guī)定,每到星期二,全員工資照發(fā)不準上班,胖東來能夠執(zhí)行,憑什么到了你的企業(yè)就不行?

關于加班這個事,胖東來的創(chuàng)始人于東來說得很清楚,他說:不允許搞加班文化,員工到點必須下班,休息時間不允許給員工打電話,因為他認為,加班就是在占用別人成長的機會,剝奪別人的時間,是不道德的,人生不只是掙錢,還有生活,享受和娛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多人可能被PUA慣了,處處都在為他人考慮,卻唯獨沒有考慮自己一天上十幾個小時班是否幸福,這種想法真的是有問題的。

最后就是第三個爭議點,有人認為這是歐盟的陽謀,其目的就是為了逼迫中國企業(yè)漲價,降低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我說句實話,如果一家企業(yè),需要靠壓榨員工的休息時間來實現產業(yè)競爭力,如果一家企業(yè),不996就沒有利潤活不下去,那這樣的企業(yè)真的不如直接倒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國家要提出產業(yè)升級?因為上面意識到了,靠低價內卷的發(fā)展模式,已經玩不下去了,中國人想要過上更加富足、幸福的生活,就必須把注意點從加班內卷轉移到提高技術含量上面去,歐美企業(yè)以前一件商品成本500,定價5000,大家為什么搶著買?不是因為它價格便宜,而是因為技術含量高,所以大家才爭相購買。

同樣的道理,以后我們也要通過這種模式去賺錢,而不是依然走低價競爭路線,不然我們搞產業(yè)升級干什么?

如果你經常看新聞就會發(fā)現,現在國家的態(tài)度非常清晰了,那就是嚴厲打擊內卷式的競爭,在各個領域打擊價格戰(zhàn)帶來的惡性競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就不要裝外賓了,價格戰(zhàn)的本質是什么我們比誰都清楚。

第一步,先用價格戰(zhàn)卷死競爭對手。

第二步,自己一家獨大,完成壟斷。

第三部,開始漲價,割韭菜。

你看看中國市場,是不是都是玩的這套方案?

而價格戰(zhàn)又會犧牲什么東西?

第一, 壓縮員工工資。

第二, 提高員工上班時間。

第三, 降低商品品質。

無論哪樣,都是危機極大的事情,所以這種局面必須得改,不改中國企業(yè)就無法獲得良性發(fā)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在很早以前就指出過一個觀點,為什么中國會錯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人太多了,干啥都依賴人來解決問題,而西方人口都只有咱們的一半或者1/3,人力資源不足,這會倒逼他們用機器和工具來解決問題,所以工業(yè)革命自然而然的就在西方發(fā)生了。

有了這樣的歷史教訓,我們就應該清楚,靠壓榨人力,犧牲休息時間來發(fā)展,是不可持續(xù)的,正確的道路是想辦法提高技術、提升工作效率,這樣我們就能把產業(yè)升級和提高中國勞動者權益這兩件事同步進行,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走上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畢竟不管是提振內需還是提高生育率,或者是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都和降低工作時長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來看,歐盟這個法令的出臺,對我們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我們應該客觀公正的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