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外媒:富士康押注終失敗了

那位曾豪言“富士康是在給大陸工人賞飯吃”,從而引發(fā)眾議滿城的郭臺銘,前腳剛宣稱要“去中化”,后腳卻又回來投資了?外界對此議論紛紛:究竟是押注失敗了?還是另有企圖?風波固然是風波,現實終歸是現實。

作為典型的代工產業(yè),且依靠蘋果這棵大樹得以發(fā)展壯大的巨人,富士康始終在全球范圍內探尋適宜的發(fā)展沃土。未曾想到,在越南、印度輾轉了一段時間之后,富士康終究還是重回大陸:與河南簽署全新的戰(zhàn)略合作協議,規(guī)劃投資 10 億在鄭州建造 700 畝的總部大樓。外媒紛紛表示:富士康押注終失敗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去中化”策略翻車了?

自始至終,關于“到底誰給誰飯吃”這一問題,郭臺銘似乎一直未曾明晰。在他的認知中,盡管大陸為富士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豐厚的稅收減免以及充裕的廉價勞動力,然而,這一切在他看來都比不上富士康為百萬人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

就如同三星于韓國一般,富士康于河南,被他視作不可或缺的存在。為了證明自身的“喂飯實力”,郭臺銘自 2017 年起便決意將工廠拓展至世界各地。首戰(zhàn)便雄心勃勃地奔赴美國,豪擲 100 億美元,滿懷期待地欲打造“世界第八大奇跡”。然而,不足兩年的時間,美方率先違約,收回了“高額補貼”等福利。

與美方不歡而散之后,郭臺銘又將目光投向了印度。故事伊始,印度拿出“百億補貼”迎接富士康,郭臺銘的回應則是逐步將蘋果的 25%產能遷移至印度,并為其建造價值千億的半導體工廠。然而,印度素有“外企墳場”之稱,以愛收割外企而聞名。

在獲得富士康的投資后,印度瞬間變臉,所謂的百億補貼不再給予,還屢次以勞工待遇欠佳、環(huán)境惡劣等借口肆意罰款。更令富士康感到無奈的是,印度勞工的素質良莠不齊,iPhone 的良品率尚不足一半,甚至還傳出了大腸桿菌超標的丑聞。直至此時,郭臺銘方才察覺到情況不妥,當機立斷終止了參與印度半導體計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在外接連遭遇困境,郭臺銘此前那句“喂大陸飯吃”難免顯得有些荒唐。如今富士康再度回歸河南,不過此次并非單純建廠,而是投資 10 億準備構建新的事業(yè)總部大樓,此次合作,或許會開啟河南的嶄新篇章。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富士康此前將廠址遷至美、印,不但生產所需的原料配件都需仰仗外企,而且員工的技術、年齡、工作時間等方面皆要受到當地政策的約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跟這一比,咱們國家不但有完整的產業(yè)鏈,還有完善的技術支持和穩(wěn)定的政策環(huán)境。要不是這樣,蘋果、三星這些來中國投資的海外大企業(yè),也不能一個個都賺了好多錢?!都~約日報》還發(fā)文章說:“除了富士康,其他大企業(yè)都拼命想進中國?!笨赡苁枪_銘早年在大陸市場發(fā)展得太順了,出去轉了一圈才明白還是國內好,現在又回鄭州建總部大樓,好像是想在這里扎根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樓易建,人心難買

在 2019 年以前,富士康和河南那可是“蜜月期”呢,全球每生產兩部 iPhone,就有一部是河南的工廠造出來的。在河南,富士康可不只是一個工廠的名字,它代表著無數河南老鄉(xiāng)付出的辛苦勞動。

富士康那大大的野心,明明是靠老鄉(xiāng)們的血汗撐起來的,可它卻毫不留情地把產能遷到外面去,這讓河南的各種經濟數據下滑得很厲害,外貿數據更是少了一半,2024 年上半年的 GDP 還是負增長?,F在雖然又和好了,但是河南可不能盲目高興,得抓住這個機會推動本地產業(yè)升級,只有這樣,才能真的實現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