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人說,你怎么知道沒在池子里?

第一,后臺有數(shù)據(jù)。每周的周報,閱讀都只在周邊打轉轉,推薦量光禿禿的,一個都沒有。

第二,我曾經(jīng)進去過。那是這個號剛剛開張的幾個月,那真是天天吃肉的日子,每天無論發(fā)什么,哪怕寫一坨屎,都有三五千的閱讀量;10萬加也毫不意外,每個月都有兩三篇。弄得我跟中了彩似的,以為這種趨勢只要延續(xù)下去,成為大號已經(jīng)指日可待。

可是一切終究都是幻覺。僅僅兩三個月后的某一天,我像是隱藏在人民內部,被突然揪出來打入另冊的特務,閱讀量突然被按在了地板上,并且從此沒有站起來。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偶然,是平臺在懲罰我之前的得意忘形。我沉下心來,開始更認真地寫。吃過肉之后,就總被肉香吊著,這一吊就將近兩年,這兩年里,平臺沒有給過我一丟丟的希望。

一晃就到了現(xiàn)在。斷斷續(xù)續(xù)停了幾個月后,這次我又連續(xù)寫了一個多月了。每天每篇文章發(fā)出來,哪怕一開始閱讀量噌噌地,可只要一過12小時,就像被人切了一刀似的,閱讀量決不會再有增加。

人又說了,是不是你的選題不行,標題不夠好,文章內容沒擊中讀者心窩窩。就算是這樣吧,可是對比我最早的那批文章,我自認為質量只有高沒有低的;再看平臺推給我的那一篇篇的十萬加,其中當然不乏優(yōu)秀之作,但是更多的,別說內容了,就是文句都狗屎不通,我都懶得舉例子。

所以平臺到底在推什么,想要什么,要干什么,我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地困惑。

02

這種困惑,并非我一人有。

一大批像我這樣的小號作者,每篇文章,都非常真誠地在輸出,絕不會說任何一句違心話。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非常地有思想見地,個別作者甚至可以說是頂尖的水平,但是他們卻始終都被隔離在流量之外。

有時候你甚至會發(fā)現(xiàn),同一個話題,烏泱泱別人都能寫,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可以;哪怕你很溫和,很隱晦,但是你只要碰一下這個話題,碰一下某個字詞,要么文章發(fā)不出來,要么發(fā)文章很快就不見了,更嚴重的還會被關小黑屋,甚至永封也不是沒有可能。

還有一些號,他們的選題和內容的尺度之大,你看一眼都心驚肉跳,可人家就是屁事沒有;你以為這是在打樣了,于是你開始躍躍欲試,結果剛碰了一點邊邊,你就很快地死翹翹的了。死過之后瞪眼瞧天,人家還在那活蹦亂跳著。

無流量的不只是個人自媒體,也有官媒,比如一個叫“藝綻”的文娛號,北京日報集團辦的。娛樂號是很容易爆的,尤其是影評劇評,對比很多胡編亂寫的爆款,這個號要嚴謹?shù)枚啵芏嘤耙曅畔?,我都來自于這里,但是他們的3812篇原創(chuàng),很少能見到過閱讀量過3000的。

看到官媒也受此冷遇,是不是平衡一點了?

總之好無奈,好奇怪?。∑脚_的標準到底在哪里?紅線怎么劃的?針對的是號主,還是運營者,還是作者?一個號被宣判死刑,是機器人在操作,還是真人的作為?.......千萬問,問極至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花花花花花嘩!

03

偶爾我也會點開一些“教人怎么進流量池”的文章。

其中有人說,你后臺給騰訊客服申訴,申個兩三次就會有效果。我傻乎乎照著做了,結果每一次都如泥牛如海;別說申訴,我起訴都想干了,可人家理都不理你。

還有人把自己發(fā)過的文章中,閱讀量低的都刪除掉,讓平臺重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閱讀量低,并不等于質量就低,此舉相當于斷臂求生。如果有效還好,沒有效果,便是得不償失。

有個一直在池里,突然掉出來的人說,停個三五天,休息一下就能進池。我監(jiān)測了一下,人家重新開寫的第一篇,果然就重回巔峰。

可是我停的不止三五天,三五個月都停過,還不是屁用沒有;。當然,停這幾個月后,人家?guī)臀野蚜粞詤^(qū)打開了,這也算是收獲??墒?a class="keyword-search" >讀者都沒幾個,留言區(qū)有多大意義?要不我再停幾個月?

還看到一個更絕的,正常的標題,閱讀量都趴在地板上,但是他只要采用“XXX錯在哪”的句式,閱讀量就會蹦起老高。于是他的賬號標題,一大堆的“XXX(名詞)錯在哪?”“XXX(動詞)錯在哪?“XXX(詞組)錯在哪?”憑良心說,這位作者的文章不錯,但這些標題終于把我看吐,只能很遺憾地取關。

剛剛我又去眍了一眼,發(fā)現(xiàn)只剩零星幾篇,他把“XXX錯在哪”的很多文章都刪了,估計自己都覺得難為情。

你看,算法就這樣逼良為娼的!

寫公眾號,越來越成為一種修行。你要說完全不在乎流量,那都是嘴硬。但是平臺是人家的,人家想咋樣就咋樣,你要么有某某某那樣的大才,要么做得早有巨量的粉絲基礎,要么運氣好能摸到算法的密碼,要么就趴在地上自娛自樂著,要么你把號注銷算了!

對了,最后一招,他們都說,平臺扶持新號,把號注銷了重新注冊,就會獲得流量。我就想起了《葵花寶典》“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真坑??!

不揣測朕意了。

最后一句寫給讀者朋友:選公眾號跟選對象一樣,盯著有錢有勢的大號固然沒錯,但類似17譚這樣的小號,才是真正以心相待,努力溫柔相伴的良人哈哈。

以上,周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