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佟曉宇

編輯/宋建華

回校當老師的牛杰(左)和高中時期的牛杰(右)|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校當老師的牛杰(左)和高中時期的牛杰(右)| 受訪者供圖

那段牛杰唱著rap吐槽學校要求剃平頭的視頻,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重新翻出來,在網絡上再火一遍。最近一次,網友們的調侃是“這哥們兒居然回去當校長了!”

視頻走紅的背后,是關于學校規(guī)則與自由邊界的討論。21年后,牛杰不想再用戲謔化的方式消化掉這重思考。

牛杰回到母校華中師范大學作分享報告|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牛杰回到母校華中師范大學作分享報告|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屠龍少年”

因為學校對儀容儀表的嚴格規(guī)定,進入高中的第一天,牛杰在校門口找了一家理發(fā)店,將本就不長的頭發(fā)剪得更短,留下一頭利落板寸。

第二年,趕上學校百年校慶,愛說相聲的牛杰和同學上臺表演。他在表演里插入了一段吐槽rap:“本來初中以前,我還非常單純,根本不知頭發(fā)長短有正確錯誤之分。來到一中第一天,我就犯了錯誤……頭發(fā)太長必須馬上剃掉……”

這一幕發(fā)生在21年前。

舞臺上,牛杰穿著淺藍色的西裝演出服,身材瘦削,手腳搭上節(jié)奏擺動著,繼續(xù)唱,“我找我找,我找我找,我經過了多次的拐彎抹角,終于發(fā)現(xiàn)有家發(fā)廊不大不小,我一進去理發(fā)師立馬把我摁倒,張口就問洗染燙,還是多抹點發(fā)膠,我說不好意思小姐你給我來一平頭……她說像你這樣的帥哥,剃它實在顯老”。

臺下的掌聲和喊叫聲匯在一起。

四年前的一天,牛杰突發(fā)奇想,把這段rap發(fā)到了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上。發(fā)之前他問妻子,“看,這是我小時候,我發(fā)我號上行不行”,妻子回說,“誰看你這玩意兒”。牛杰覺得好玩,沒準兒有人會喜歡,只是他沒想到,視頻和視頻里的他都火了。那一段rap陸續(xù)被多個官方媒體賬號轉發(fā),他的短視頻賬號也在短時間里漲了近五十萬粉絲。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視頻就又會在網絡上刷屏。

這么多年過去,跟舞臺上那個穿藍色演出服的少年相比,現(xiàn)在的牛杰體型變化不大。他仍舊瘦削,體重幾乎沒長。帶著邊框眼鏡的他,如果換上校服,也能隱沒在學生堆兒里。不同的是,曾經用rap吐槽學校要求剃平頭的少年,如今已是母校呼和浩特一中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并擔任分管國際部和宣傳、招生等工作的副校長。

想聯(lián)系上牛杰不難,甚至稱得上容易。你可以給呼和浩特一中(下稱呼市一中)任何社交平臺上的官方賬號留言,很快就能拿到牛杰校長的微信。牛杰說,他從不想在這些方面設置障礙,“我們希望學校是開放的,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早就不是閉門造車的時代了。”

牛杰是首屆公費師范生,從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網友眼中的“叛逆少年”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了一中。

回到母校后,牛杰和很多曾經的老師成了同事。他高中時是地理課代表。楊立宇是他的地理老師,現(xiàn)在她是學校初中部的副校長,也仍在教地理。楊立宇說牛杰現(xiàn)在的樣子跟高中時沒什么大變化,仍舊是留著平頭,戴著眼鏡,眼神“很專注、很抓人”。楊立宇當時就是被這樣的眼神打動,覺得這個孩子單純卻有靈氣,也愛發(fā)問,于是讓他做了課代表。

楊立宇記得牛杰被要求剃平頭這事。就像rap里唱的那樣,那時剛進入高一的牛杰15歲,被學生處的老師要求把頭發(fā)再剪短點,他心里較著勁,但還是出門剪了。那時學校對男生發(fā)型要求嚴格,男生頭發(fā)的長度不能超過手掌的厚度。這些都成為后來牛杰那段rap的素材來源。

當年被學校要求剪頭發(fā)的不只是牛杰,楊立宇是牛杰隔壁班的班主任,班上也有個男生按要求剪了頭發(fā),“他們沒有對抗,但是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像牛杰就用演節(jié)目的這種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呈現(xiàn)了出來。”

牛杰說自己從不叛逆,也沒有過叛逆期。唯一的一次叛逆是小學時因為犯錯在班級門口被罰站,他拒絕,回了家,不過后來又被媽媽送回學校?!八揽摹睆牟皇撬慕鉀Q之道?!坝腥丝赡苷J為就要在這一刻去對抗,但我的想法是與其直接正面對抗,不如通過努力,迂回去嘗試改變。”那段rap的后半段,牛杰唱到,“學校不這樣管理,那一定馬上亂套。”

知道牛杰回到母校成了副校長,有人在牛杰的視頻下調侃,“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迸=芑氐?,“屠龍少年?!?/p>

 被學?!罢沂聝骸钡膶W生,回來做了愛“找事兒”的校長 | 深度人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被學?!罢沂聝骸钡膶W生,回來做了愛“找事兒”的校長 | 深度人物
2004年百年校慶時,牛杰和同學一起上臺表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事找事”的“牛有才”

“屠龍少年”回了母校,沒成為惡龍,卻開始了“沒事找事”。

給學校注冊公眾號,注冊短視頻賬號,這些都是他的點子。2013年的時候,趕上學校110周年校慶,總是活躍在各種活動上的他被抽調到校慶籌備組,他又想了點子,把一中所有老師、學生的笑臉做成了一面笑臉墻。當時學校的同事給他取了個外號——“牛有才”。后來這個外號就這么叫開了。

“牛有才”總在琢磨,怎么能讓學生覺得校園活動有意思。“現(xiàn)在小孩接受的新鮮事物太多了,那種說教的常規(guī)方式是解決不了孩子的需求的?!?/p>

他總是嘗試最新鮮的東西,連電腦的系統(tǒng)都必須是最新的。

2024年畢業(yè)季,牛杰想給畢業(yè)生們安排了一次“喊樓”活動。這是一種高考來臨前的釋放活動,學生通過歌唱、吶喊和拋撒書本來宣告高中的結束,釋放面對考試的壓力。但出于安全和學生狀態(tài)考慮,在很多學校,這是一項被禁止的活動。

牛杰問了一圈,從校領導到高三年級組老師,“大家都挺愿意做”?!暗枪馀蠹乙黄鸷皼]啥意思,咱們能不能弄得再豐富一些?”牛杰又開始給自己“找事”。老師們的想法一個個塞進來:高一高二的學生給學長學姐唱歌,每人都發(fā)個熒光棒,再做些伴手禮,蛋糕也要準備……

安全是首要考量?;顒訄龅嘏允莻€五層的教學樓,走廊是開放式的,欄桿雖然很高,但也存在風險,學生太多,要小心擁擠踩踏。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牛杰決定只有一層、二層樓站學生,并且高一高二只有一部分學生參與,他和老師們討論決定,每一層都要有負責安全的年級組老師,必須固定好位置,保障學生安全。

畢業(yè)生有一千多人,這些安排和執(zhí)行起來并不容易,有時一直忙著跟老師們對細節(jié)的時候,牛杰心里會涌出一絲愧疚,好像自己出了這么一個主意,給大家都帶來不少額外的工作?!拔医洺8麻_玩笑,我是個沒事找事的人。”牛杰說。

那次“喊樓”給去年畢業(yè)的張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顒邮孪缺C?,直到自習課結束,當大家收拾好東西走出教室,去往青年廣場的路上就看到兩旁站滿了學弟學妹,舉著熒光棒,有人彈吉他,《海闊天空》的旋律一響,她就聽到大家一起唱了起來。

路兩旁四十幾輛車傾斜停著,形成一個V字形,車燈打開,一路都被照得明亮?!巴蝗桓杏X時間過得好快啊,又很感動,百感交集?!边@是牛杰的點子,他說這寓意著老師為學生們照亮前行的路。

“沒事找事”不止這一次。

負責行政管理的他還在高三年級任教,去年年末,學習進入沖刺階段,高三學生參加的活動變得很少。那時學校新蓋好了一個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報告廳。牛杰跟學生說,新報告廳可好了。但轉頭就感到心疼,“天天看著高一高二的搞活動,他們只能做卷子。”

去年十二月的一個晚上,臨睡覺,牛杰躺那想,怎么策劃一個能讓高三參加的活動,最好還能讓他們體驗下學校最新的報告廳。靈光一閃,能不能給他們看一場正在熱映的電影?“他們正處最難熬的時候,真心覺得他們需要一次放松,一次激勵?!蹦芎鸵磺Ф辔煌瑢W一起在自己的學校看一場正在上映的院線片,“這個機會應該不多,夠酷?!?/p>

快十二點了,他卻越想越興奮。牛杰打開豆瓣看正在上映的電影,最后《雄獅少年2》成了不二選項。牛杰自己先去電影院看了一遍,第二天他咨詢了朋友,得知院線片能夠在學校放映的唯一可能就是找到片方。他立刻寫了一篇小作文,給電影在各個平臺的官方賬號都發(fā)了一遍。他在小作文里介紹自己是一位高中語文老師,希望高三學生能在正拼搏的時候,在學校里看到這部片子。

只是小作文石沉大海了。

有朋友潑冷水,后臺私信那么多,就算人家看到了,一個三線城市的高中能給一部電影帶來什么宣傳推廣價值呢?朋友說得不無道理,但是牛杰還是決定繼續(xù)試試,他又搜羅自己的朋友圈,看能不能通過從事影視行業(yè)的朋友聯(lián)系上片方?!拔倚南朐囋噯h,萬一成了呢,就算不成也算是為高三的孩子努力過了,夢想不就是這樣嗎,大概率是夢,但是也許會實現(xiàn)?!?/p>

最終他通過大學時在話劇社結識的學長,拿到了電影出品方的聯(lián)系方式,“其實畢業(yè)這么多年從來沒有聯(lián)系過,但我還是想請他幫我一起試試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一周后的一個晚上,片方派了兩名工作人員帶著片源來放映。

剛結束周考的學生涌入報告廳。電影結束后,一個女生跑到他身邊說,謝謝你牛老師。但他不會告訴學生,他和其他老師如何協(xié)調一千多名學生的座位,為避免擁擠隱患,如何一遍遍排演快速地入場退場,如何一起畫了一版又一版座位分布圖,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中心大屏幕。

牛杰后來回憶,那晚報告廳巨大的音浪震得天花板嗡嗡作響,黑暗中他回頭看身后的學生們,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看著電影,時而大笑,時而落淚?!翱赡芪易鰧W生時沒機會享受這些,我想讓現(xiàn)在的孩子享受到?!?/p>

2024年畢業(yè)季舉行的“喊樓”活動|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畢業(yè)季舉行的“喊樓”活動|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由生長

牛杰高三時沒享受過這樣的活動,但他承認自己享受了足夠的自由。小學時,牛杰喜歡聽相聲,他用家里的廣播聽,每天晚上六點半準時播經典曲藝節(jié)目,“馬三立、侯寶林這些大師都是那時候聽的?!彼延⒄Z磁帶全轉錄成了這些經典作品,錄下來反復聽。英語全洗沒了。

他也喜歡看書。那時父母總帶他去書店,他可以買任何自己想看的書。父母雖然只讀了初中,在廠里上班,對很多書也不懂,但會無條件支持牛杰。那時他看鄭淵潔的書,里面常有一些對教育方式的批判。牛杰很愛讀,讀完也會借給表弟讀,但很快表弟就不被允許看這些書了,“家長說他看這些影響不好,看了跟家長頂嘴作對,又把書退給我了?!?/p>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期末考試的前一天,父親領著牛杰去看電影,第二天就考試,看完電影回來晚上十點了。牛杰印象深刻,看的是《拯救大兵瑞恩》。中學時他迷戀搖滾樂,聽唐朝樂隊,后來聽二手玫瑰的歌。高三的假期,父親領著他去鄂爾多斯音樂節(jié)。那時他總是聽完徑直跑向后臺去要簽名和合影。

牛杰就是在這樣的世界里,自由生長起來。沒什么溝溝坎坎在他這里是過不去的,他總隨著那些溝坎的形狀變幻著自己的形狀。

高二的時候,牛杰還在班上搞了個反戀愛聯(lián)盟。自己設計了徽章,牛杰覺得,這時候不得好好學習,為啥搞對象?直到高二下半學期,他也有了喜歡的女同學?!熬筒环戳恕!?/p>

高中時牛杰的理想不是當老師。他最初想當心理醫(yī)生,覺得跟人聊天就能掙錢,這個職業(yè)特別。文科能選擇的有心理學專業(yè)的院校有限,最后牛杰在提前批報了一所學校的國防生,但提檔后又遭遇退檔,原因只有四個字——“身體偏瘦”,那時他54公斤的體重,比要求的體重差了兩公斤。

他第二志愿報了北京一所學校的新聞專業(yè),但最終一個比他分數(shù)低的同學被錄取了。就在牛杰稱之為“慌亂 ”的情況下,他成為了華中師范大學的預科學生。后來選擇中文系的他成為了這里的首屆公費師范生。

在大學里,他一直在折騰。參加師范生技能大賽、文科生計算機大賽,和幾個舍友一塊開發(fā)一個文言文授課系統(tǒng),最后得了三等獎。他組建了相聲社團,還參加話劇社。畢業(yè)時,他和同學原創(chuàng)了一場音樂劇,除了是演員,牛杰還承擔策劃運營工作,在校園推廣,開啟了門票預售,做了簽名音樂CD和周邊。能夠容納三百人的劇場最終來了五六百人。

“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學這幾年過得非常的充實?!彼盅a充,確實也沒耽誤學習。畢業(yè)時他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走上了演講臺。

2024年12月,呼和浩特一中組織全體高一年級學生外出進行滑雪實踐活動 |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12月,呼和浩特一中組織全體高一年級學生外出進行滑雪實踐活動 | 受訪者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豐富的、多面的人

就像他沉迷話劇表演,牛杰一直覺得,當老師某種程度上跟演員很像。要在講臺上“表演”,跟學生互動,帶動學生情緒。“所以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想做的事情?!?/p>

那段rap視頻仍處在隔一段時間熱一次的狀態(tài)中。牛杰說,有趣和戲謔背后,他還是希望大家關注教育以及教師這個群體?!白尨蠹铱吹?,每個老師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刻板無情的,老師也要做一個豐富的、多面的人?!?/p>

過去的一次采訪中,牛杰曾說做老師將心比心很重要。每個老師都不應該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學生,“你做學生的時候希望遇到一個什么樣的老師,你就要成為那個目標”。牛杰正在朝這個目標努力。上《紅樓夢》的課時,他將原著、劇本和劇都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跨媒介的比較閱讀?!罢Z文它是個大的語言的概念,現(xiàn)在是讀圖的時代,視頻的時代,這不也是語言嗎?”

作為副校長,為了能多了解學生的想法,他常關注抖音、快手、 B站上學生發(fā)來的私信,很多學生有什么問題都直接通過這些渠道反映。他專門給學校弄了企業(yè)微信,添加了客服功能,他和幾個老師輪著做客服,給學生和家長回答問題。他還運營著學校的貼吧,自己就是吧主?!坝械钠脚_可能用得少,但是萬一有人在用呢,不能遺漏?!?/p>

也有時候,學生攔住他就要了微信或者直接當面提意見,食堂飯菜的問題,活動課時間太晚了,“關于學校的任何事都可以,他們覺得牛老師能聽進去,我樂意做這樣的角色。”

他辦過線下的座談會,把學生代表請到一起,大家坐下來一起吐槽提意見,怕學生面對老師和校領導緊張,他特意安排人去超市買了各種小零食,大家到了先發(fā)零食,“吃點東西就放輕松了”。有學生反映活動課的時間總是被占用,他把這些問題收集起來,跟領導一討論,學生活動課的時間最終得以保障。

那段視頻背后另一個被關注的話題是關于規(guī)則與自由的邊界。牛杰不想用戲謔的方式消化掉這重思考。重回學校以后,牛杰也在琢磨這些問題。現(xiàn)在學校還會有對儀容儀表的要求,但對男生頭發(fā)的長度要求,已經寬松多了。

一次去清華大學培訓,牛杰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質的學校其實還是保留著類似的規(guī)定,對學生提出一些行為和儀容儀表上的要求。

牛杰說,重點在于這些標準和執(zhí)行的方式如何讓學生接納?!安荒芷娴目创@些要求?!本拖褡鰧W生時被要求剪頭發(fā),牛杰剛開始也不理解,“高中我唱的那個作品,就是我實實在在的一個心路歷程,我一開始就是不理解,為啥對這個事要小題大做,后來發(fā)現(xiàn)挺好,原本我也并不想留長頭發(fā),我不抬杠,不死磕,畢竟這三年我是為了努力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對吧?”

牛杰讀高中時,學校抓遲到也抓得厲害。只要遲到了,就得班主任去門口接。高中三年牛杰只遲到過一次,在那之后,他養(yǎng)成了做任何事情都提前到的習慣。這也是為什么牛杰如此費心思宣傳學校,“不希望大家被多年來學校管得嚴的刻板印象,影響自己了解這所學校?!?/p>

他希望大家在“剃平頭”的玩梗之后,也能看到,學校曾組織一輛專列,把全年級的一千多名學生帶到沙漠去徒步,也曾籌備半年之久,經過數(shù)次考察后,帶著一整個年級出去滑雪……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張琪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個患癌醫(yī)生與癌癥的實時斗爭抱住那個用頭撞墻的孩子一起離婚財產糾紛牽出的法官受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