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跑步不僅是一項很好的減脂運動,更是一項幾乎0成本的鍛煉身體好方式。最近有個130多斤的朋友,在看了一部名為《一拳超人》的動漫后,突然決定開始健身,相比于俯臥撐、引體向上……他決定以每天跑步10公里開啟自己的運動健身逆襲人生。

可一開始跑起來,就發(fā)現(xiàn)漫畫果然是漫畫,真人真的做不到。

他傷了。

本來年輕時打籃球就磨損嚴重的膝蓋,等他跑起來過后,不堪重負,罷工了。

咨詢醫(yī)生,醫(yī)生的建議很簡單:先別跑,養(yǎng)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很多數(shù)據(jù)都表明,最容易受傷,往往是剛開始跑步的人。

而進階的跑者,跑個馬,越個野是家常便飯,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受傷,相對其他運動來說,跑步其實是一個非常健康安全的運動。

為什么剛開始跑步的人容易受傷呢?新手跑步又該如何避免受傷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跑步為什么會受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剛開始跑步的人,由于初體驗跑步的樂趣,非常容易猛增跑量,瘋狂訓練,尤其是男性新手跑者

過度的跑量是受傷的一大誘因,《公共科學》上就有論文表示:400+項研究數(shù)據(jù)都證明,周跑量60公里,對新手跑者就可能造成威脅。

而過度的跑量+不正確的跑步姿勢,讓新手想不受傷都難,而最容易讓新手受傷的姿勢要屬跨步和蹬地了。

>>跨步

所謂跨步,主要是指在跑步的時候,把腳掌主動前伸、邁出去。

跨步會讓落地點處于身體重心(臀部)的前方,而落地點離身體的重心越遠,對關節(jié)的壓力越大,這是造成運動傷害最常見的原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會產(chǎn)生跨步呢?

因為想跑得更快,想通過邁大步的方式達到一步一米八,也就是所謂的追求更大的步幅。

顧名思義,步幅,就是一步的距離——后腳離地的位置到前腳著地位置之間的距離。

初跑者為了追求跑得更快,往往會不自覺的加大自己的步幅,但刻意加大步幅就容易產(chǎn)生跨步,跨步也是跑步中最容易受傷的動作之一。

>>蹬地

同樣,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想要跑得更快,需要「狠踹」地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蹬地」。

蹬地的目的無非就是延長騰空時間,使得步幅加大,從而跑得更快。

不過,很遺憾,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速度差距巨大的百米飛人和馬拉松選手的騰空時間是一樣一樣的。

而蹬地會產(chǎn)生往上“蹦”的力,會延長觸地時間,加大接下來落地時的沖擊力,這樣就容易造成跨大步及體前著地,會帶來傷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何跑得更省力更健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你仔細觀察頂尖的馬拉松跑者,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姿勢幾乎都是前腳掌的落地跑法,而 80% 以上的普通跑者都是后腳跟先著地。

那么,哪種落地方式才是對的,不容易受傷的姿勢呢?

>>自然落地更健康

標準答案是:越靠近臀部正下方的自然落地,才是效率最高,并且不易受傷的姿勢。

在這個答案里,你找不到“前掌、后跟、全掌”這樣的字眼,因為正確的落地方式不是由腳掌部位說了算,而是由重心位置來決定。

何謂“自然落地”呢?

來,現(xiàn)在站起來,原地跳一跳,注意觀察自己是怎么落地的?沒錯,在臀部正下方用前腳掌先觸地。

采用自然落地的方式,自然也就可以有效避免上面說的「跨步」、「蹬地」等錯誤的跑姿動作。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同樣他體重跑者,使用原地跑的方式減肥半年,卻沒有遭受傷病的原因。

>>前傾才能讓你跑得更快

很多跑者認為,不跨步,不蹬地,他就跑不快,其實是他們對跑步的動力有誤解。

當你在原地跑的時候,你不會往前移動,但只要稍微把重心(臀部)往前移動一點點,就可以馬上開跑,速度也就因此而產(chǎn)生。

身體重心向前傾的時候,會使重力的作用線在雙腿之前,對身體產(chǎn)生向前的一個推動力,還會逼迫你更快地將前腿往前擺、將后腿快速抽回,某種意義上也增加了步頻。

而如果你想跑得更快,你只需要加大你的前傾角度即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外,也應當讓著地點靠近身體重心正下方,不要向前邁得太遠,不要邁步,否則會產(chǎn)生一種“剎車效應”,不僅損失向前的慣性和速度,而且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沖擊。

前傾、不跨步、自然落地……做對了這些動作,你會發(fā)現(xiàn)你落地的時候也是前腳掌落地,可以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足部的緩沖能力,避免受傷。

>>不要忽視力量訓練

當然,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容易被人忽視的腳踝。

腳踝本身是一個關節(jié),并沒有太多肌肉,也不是力量的源頭,腳踝主要靠腳踝周圍的肌群發(fā)力為腳踝提供支撐。

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足踝外科主任Steven Weinfeld博士說,跑步時如果腳踝足夠健壯堅固,就能幫助你的腳以前腳掌跖球部著地,從而更充分發(fā)揮肌肉肌腱的彈性、來緩體重帶給身體巨大的壓力。

虛弱無力的,甚至錯位的踝關節(jié)還可能給你的鄰關節(jié)施加壓力,包括膝蓋、臀部以及下背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踝關節(jié)肌肉并不強健的情況下,即便身體繼續(xù)對稱性運動(跑步,游泳,舉重等,運動時身體對側(cè)用力和受力均勻),身體也會下意識的調(diào)整運動狀態(tài),發(fā)展成為非對稱運動,從導致身體兩側(cè)部位負荷不平衡,力傳導不均勻,引起身體的肌肉、骨架、關節(jié)、韌帶隨之發(fā)生變化,肌肉勞損,甚至引發(fā)傷病。

不過,最基本也是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絕大多數(shù)業(yè)余跑者開始跑步的目標并不是為了跑得更快,而是想要健康的身體,盲目求快并不可取。

但請記住,跑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來,評論區(qū)聊聊 #

「你跑步受過傷嗎,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你認為正確的跑步技術重要嗎,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