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金珊
狂奔的拼多多降速了。

北京時間3月20日美股盤前,拼多多集團發(fā)布了2024年Q4及全年的業(yè)績公告。財報顯示,Q4營收1106.1億元,同比增長24%,非GAAP凈利潤298.51億元,同比增長17%。

這是拼多多罕見地連續(xù)兩個季度低于市場預期。此前彭博分析師的一致預期拼多多Q4營收為1160.3億,同比增31%;調整后凈利潤為286.0億元,同比增長12%。

3月20日收盤,拼多多報收130.92美元,上漲3.92%。

營收和利潤雙雙走低,拼多多的增長神話要結束了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業(yè)績一覽

拼多多Q4的營收比預期少了50億,最主要是因為傭金收入低了,廣告收入沒有踩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Q4總營收1106.10億元,同比增長24%。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570.11億元,同比增長17%

交易服務535.99億元,,同比增長33%。

總成本477.98億元,同比增長36%。毛利628.12億元,毛利率56.8%,2023年同期60.7%。毛利率的下滑和傭金收入下滑相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運營費用372.20億元,同比增長19%。銷售及營銷費用313.57億元,同比增長18%;一般及行政費用20.85億元,同比增長9.5%;研發(fā)費用37.77億元,同比增長32%,可能是拼多多加大了對AI的投入。

運營利潤255.92億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普通股東274.47億元,同比增長18%;非GAAP凈利潤298.51億元,同比增長17%。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全年總營收3938.36億元,同比增長59%。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1979.34億元,同比增長29%;交易服務1959.02億元,同比增長108%。

總成本1539.00億元,同比增長68%。毛利2399.36億元,毛利率60.9%,2023年為63.0%

總運營費用1315.13億元,同比增長35%。銷售及營銷費用1113.01億元,同比增長35%。一般及行政費用75.53億元,同比增長85%。研發(fā)費用126.59億元,同比增長16%

運營利潤1084.23億元,同比增長85%。凈利潤普通股東1124.35億元,同比增長87%。非GAAP凈利潤1223.44億元,同比增長80%。

在2024年以“高增長、高投入”模式實現業(yè)務規(guī)模躍升,交易服務成為核心驅動力。然而,成本控制與研發(fā)短板是未來需重點關注的方向。若能在擴張中優(yōu)化運營效率、平衡投入結構,公司將有望在激烈競爭中持續(xù)領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錯失“國補”,主站承壓

拼多多難吃到“國補”紅利。

“國補”政策要求平臺直接對接地方政府或品牌方,明顯對品牌商和自營更有利,拼多多平臺以第三方商家為主,中高端品牌數量也明顯少于淘寶和京東。

地方政府在發(fā)放補貼時更傾向于與自營平臺合作,后者能直接參與品牌控價、庫存管理和稅務申報,流程更透明。

國補政策更傾向補貼中高端品牌商品(如家電、數碼產品),但拼多多平臺以白牌和中小品牌為主,高端品牌旗艦店稀缺。即便有品牌入駐,也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難以成為國補主力。

其他電商上的商品在經過“國補”和平臺雙重補貼之后,價格很可能比拼多多的價格要低。拼多多很明顯是吃虧的。

去年國補的品類是從大家電方面開始的,這部分在拼多多上的占比可能不到10%,所以拼多多受到的影響不大。拼多多自掏腰包,鞏固低價優(yōu)勢,Q4的營銷收入上漲了18%。

今年國補品類又擴大到手機、iPad,這對拼多多來說是不利的。按照國補即將持續(xù)到2025年年末的時間跨度,拼多多主站可能會投入更多的營銷費用鞏固低價心智。

與此同時,為安撫商家,拼多多上線了百億減免的政策。降傭等策略也會影響拼多多的傭金收入。

首先是保證金下調,商家店鋪基礎保證金從1000元降至500元,覆蓋近70個類目,數百萬商家受益,尤其多店鋪經營的商家成本顯著降低

其次是物流補貼,針對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qū)訂單,商家僅需將商品發(fā)至中轉倉,后續(xù)物流中轉費由平臺全額承擔。例如,某花草茶商家發(fā)往新疆的快遞成本從18元/公斤降至2元/公斤,偏遠地區(qū)訂單利潤提升顯著。

還有先用后付訂單費率下調,技術服務費從1%降至0.6%,覆蓋全量商家,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退款訂單服務費返還:用戶發(fā)起退款后,平臺按比例返還0.6%的技術服務費(普通訂單)或0.6%的基礎技術服務費(先用后付訂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稅陰影下的TEMU

對TEMU來說,最大的陰影莫過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不再使用了。

800美元的出海漏洞被特朗普堵上后,TEMU的低價競爭力、物流時效將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如果TEMU把成本轉移到消費者上,低價優(yōu)勢會減弱。據中信證券計算,如果美國政府落實取消對中國商品的小額包裹豁免政策,同時加上對中國商品新增加的10%關稅,Temu上一件原來售價40美元的商品,價格將提高1/4,低價競爭力將出現打擊。轉移到商家身上,目前 TEMU 全托管商家的毛利率在 20%上下,最終利潤可能會下滑。

同樣,政策突變,美國清關人數不足,包裹卡在海關,物流的時間也會延長。

所以TEMU也在全力推進半托管業(yè)務。和全托管相比,從當地發(fā)貨的半托管,能繞開關稅,同時能縮減物流時間。有消息稱,TEMU半托管核價方面已經有松動,不再死磕亞馬遜的6到7折。

TEMU半托管的業(yè)務比重開始上升,據了解,半托管比例可能已經達到30%。TEMU應該是對拼多多傭金收入下滑負主要責任,主站的降傭影響小。半托管未來可能會帶來毛利率的提升。

TEMU開始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癥。有多位內部人士透露,Temu在減少美國地區(qū)廣告支出,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歐洲、日韓、中東以及拉美地區(qū)。2023年美國市場為Temu貢獻了60%的GMV。Temu設立目標,2025年這一比例要下滑到 30%。

TEMU進入轉型陣痛期。據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2024年Temu已成為第二大全球跨境電商平臺。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SHEIN等跨境平臺。這是在特朗普關稅陰影下短期內無法避免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短暫的逆風局

目前拼多多受到的壓力主要是國內和跨境上政策上的短暫逆風。

未來若國補政策惠及中小品牌或調整規(guī)則,拼多多的成本優(yōu)勢或能凸顯,但短期內仍需面對“補貼戰(zhàn)”帶來的利潤壓力。

關稅政策波及了無數平臺,在TEMU的調整后可能會迎來新的轉機。

拼多多高管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外部不確定性和激烈競爭對短期收入產生影響,同時商家支持和平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增加投資導致利潤波動,但短期的波動不會動搖我們對長期目標的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