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字的璀璨星河中,“感”字宛如一顆散發(fā)著獨特魅力的星辰,其書法演變歷程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訴說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感”,拼音為gǎn,形聲字,從心,咸聲,本義是感動?!墩f文解字》中釋為“動人心也。從心咸聲”,精準地概括了它的造字理據與基本含義。《說文解字注》進一步闡釋“(感)動人心也。許書有感無憾。左傳、漢書憾多作感。葢憾淺於怨怒、才有動於心而已”,讓我們對“感”字語義的細微差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追溯“感”字書法的源頭,小篆是繞不開的重要階段。清代的徐三庚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書寫《出師表》,“感”字在他的筆下,線條婉轉流暢,結構嚴謹規(guī)整,展現(xiàn)出小篆特有的對稱美與韻律感。其筆畫粗細均勻,圓潤飽滿,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溫情與細膩的情感,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一種含蓄而深沉的觸動。鄧石如在《千字文》里書寫的“感”字,則多了幾分古樸與厚重。他的用筆剛柔并濟,線條富有質感,在規(guī)整的小篆結構中融入了自己的個性與情感,使“感”字更具藝術感染力。吳大瀓于《陶公碑》中呈現(xiàn)的“感”字,風格典雅莊重,筆畫之間透露出一種學者的儒雅氣質,展現(xiàn)出小篆在清代書法家筆下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而漢代《曹全碑》中的“感”字,作為隸書向小篆過渡時期的代表,兼具了隸書的蠶頭燕尾與小篆的規(guī)整結構,線條靈動活潑,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感”字的書法演變增添了別樣的風采。清代王福庵的《千字文》里,“感”字以小篆的筆法書寫,卻融入了更多的裝飾性元素,筆畫精致細膩,結構嚴謹對稱,宛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體現(xiàn)了小篆在清代的精致化發(fā)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 · 徐三庚 · 出師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 · 鄧石如 · 千字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 · 吳大瀓 · 陶公碑

當書法的筆觸進入草書領域,“感”字仿佛掙脫了束縛,展現(xiàn)出自由奔放的氣質。晉代王羲之在《大報帖》中書寫的“感”字,筆勢連貫,一氣呵成,筆畫之間牽絲引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暢。其用筆靈動多變,輕重緩急把握得恰到好處,將“感”字所蘊含的情感以一種瀟灑自如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感受到書法家書寫時的暢快淋漓。唐代懷素在《草書千字文》里的“感”字,更是將草書的狂放不羈發(fā)揮到了極致。他的筆畫飛舞靈動,猶如蛟龍出海,氣勢磅礴。線條的粗細變化豐富多樣,充滿了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仿佛每一個筆畫都在訴說著內心的激情與感動。孫過庭在《書譜》中書寫的“感”字,則體現(xiàn)了草書的嚴謹與法度。盡管筆勢奔放,但結構依然清晰合理,用筆精準到位,展現(xiàn)出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對草書藝術的深刻理解。宋代黃庭堅在《李白憶舊游詩卷》中的“感”字,以其獨特的“蕩槳筆法”書寫,筆畫伸展自如,富有張力,如長槍大戟般氣勢雄渾,將“感”字中的情感以一種豪邁壯闊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明代祝允明在《岳陽樓記》里書寫的“感”字,風格豪放灑脫,用筆大膽潑辣,線條跌宕起伏,充滿了個性與創(chuàng)意,為“感”字的草書書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漢 · 曹全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 · 王福庵 · 千字文

楷書階段的“感”字,則呈現(xiàn)出端莊秀麗、規(guī)整嚴謹?shù)娘L格。唐代歐陽詢在《九成宮醴泉銘》中書寫的“感”字,結構緊湊,筆畫剛勁挺拔,猶如一位正襟危坐的君子,展現(xiàn)出楷書的端莊與穩(wěn)重。其用筆方整,起收筆清晰利落,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力量感,體現(xiàn)了歐陽詢楷書“險峻”的特點。顏真卿在《多寶塔碑》里的“感”字,筆畫粗壯飽滿,氣勢雄渾。他的用筆注重中鋒行筆,線條圓潤渾厚,富有立體感,展現(xiàn)出顏體楷書的獨特魅力。整個“感”字給人一種大氣磅礴、莊嚴肅穆的感覺,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情感力量。柳公權在《玄秘塔碑》中書寫的“感”字,則以骨力勁健著稱。其筆畫瘦硬挺拔,結構嚴謹,猶如鋼鐵般堅韌不拔。柳公權的楷書注重筆畫的骨感美,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精神氣質,使“感”字在規(guī)整中透露出一種清剛之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 · 歐陽詢 · 九成宮醴泉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

行書作為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體,“感”字在其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韻味。晉代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書寫的“感”字,用筆靈動自然,筆畫之間既有楷書的規(guī)整,又有草書的流暢。其筆勢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般自在灑脫,將“感”字所蘊含的情感以一種優(yōu)雅的方式表達出來,體現(xiàn)了王羲之行書“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藝術風格。宋代蘇軾在《江上帖》中的“感”字,風格豪放灑脫,用筆厚重沉實。他的筆畫飽滿有力,結構疏密得當,在行書的書寫中融入了自己的個性與情感,使“感”字具有一種豁達豪邁的氣質。米芾在《盛制帖》里書寫的“感”字,則以“刷字”筆法著稱。其用筆迅疾有力,筆畫爽利勁健,如風檣陣馬般氣勢不凡。米芾的行書注重筆畫的變化和節(jié)奏感,使“感”字充滿了動感和活力,展現(xiàn)出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晉 · 王羲之 · 大報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 · 孫過庭 · 書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 · 黃庭堅 · 李白憶舊游詩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 · 祝允明 · 岳陽樓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晉 · 王羲之 · 蘭亭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 · 蘇軾 · 江上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 · 米芾 · 盛制帖

“感”字書法的演變,是一部生動的中華文化發(fā)展史。從古樸典雅的小篆到自由奔放的草書,從端莊秀麗的楷書到灑脫自然的行書,每一種書體都承載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印記和書法家的情感表達。在墨韻流轉之間,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書法藝術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蘊。每一個“感”字,都是書法家心靈的傾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等待著我們去細細品味、用心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