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山坡上有幾片零散的茶樹,這段時間來采摘茶葉的人非常多,這時的茶樹才剛剛萌發(fā)新芽,產量少,口感好,所以價格比較貴。我家也算近水樓臺先得月,家里人若有時間自然會抓住這個難得機會。當然,除了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平時長的新芽做的茶,品質也是不錯的。

都知道安化黑茶小有名氣,作為益陽人的我所在的小山村雖然不屬于安化,但以前也是產茶區(qū),只不過茶園比較分散,且不是唯一的產業(yè)。記得村里的各處山坡除了油茶樹等經濟林木,絕大部分都是一垅垅的茶樹,遠看像一條條整齊的等高線,還挺壯觀。
家庭作坊一般只會用嫩芽做成普通的綠茶,大片的新葉會直接賣給專門來收購的人。我也曾好奇過,這種大葉還能做茶嗎?小時候不知道有那么多種類的茶,也沒問過,多年以后還是不知道,生活在產茶地的我表示很慚愧。那些各具特色的茶居然都是用同一種茶樹的葉子做的,而且很多熟悉的茶名都屬于綠茶的范疇,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不知道吧,只是制作的工藝不同罷了。至于現(xiàn)在可能會選自不同的地域與茶樹,細分得越來越考究了。
年紀尚小時,大人為了方便照看,會把我放在茶園里獨自玩耍,懂事后就要一起幫忙采摘了???zhèn)€小背簍,一片一片的親手摘下,嫩芽有時很少,需要仔細尋找,小時候摘茶葉的經歷,是一段無法忘卻的噩夢。在大多數(shù)人的想像中,采茶的畫面是唯美的: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一群貌美如花的姑娘,穿著民族特色的服飾,穿梭在青山綠水間,唱著民歌,優(yōu)雅的采著茶......哈哈哈,做夢吧,宣傳里都是騙人的?,F(xiàn)實是烈日當頭,汗流浹背,還要防樹下是否有蛇出沒,茶樹到了某個時期若沒及時打藥,會有毛蟲,皮膚被它的毛沾到就癢,越抓越癢還長出一個個坨(包),一站就是半天,腿硬腳疼,母指與食指不一會就被茶葉染成黑色,一開始會起水泡,不過長期下來就生繭了,茶枝戳到身上渾身難受,采茶的過程特別枯燥乏味,你能體會到那種生無可戀的心情嗎?偶爾坐下來休息一下,吹來一陣涼爽的風,算是奢侈的享受了。有時候偷偷懶,跑到附近的小樹林去乘涼,吃一些野果,折一些艷山紅帶回家。
每家每戶分到的茶樹有多有少,很多人在不同的茶園都有茶樹,茶園里大家都相隔不遠,有時隔坡而望全是采茶人,大人聊著天,調著侃,小孩偶爾嬉笑打鬧,時間也算過得很快。
茶葉弄回家后經過翻炒,揉捻的過程又是一個體力活。于是與伯伯家合買了一臺小型捻茶機,但也是人力轉動,后來稍作改進裝了個搖手才輕松方便了許多。期間可能要反復翻炒,揉捻,烘烤或者曬干后再把老葉挑出,通常四五斤鮮葉才能出一斤干茶。每家每戶基本都是純手工制茶,真的好麻煩,好辛苦。
所謂的好茶,也不會特意留給家里,一有機會就去把它換個好價錢,每到一個時期也會有人來村里收購干茶。散戶小作坊大多數(shù)人喜歡喝茶,但品不出茶的細微之處,只會看茶葉的成色,知道越小的嫩芽,味道和價格絕對差不了。想知道那些喜歡品茶的人,真能嘗試出略微的口感嗎?真能在茶水中悟出人生哲理嗎?原諒我沒見過世面,知識淺薄,哈哈哈。在家里無論喝白開水還是涼白開,總是要放點茶葉,苦點澀點沒關系,茶葉的好壞也不在乎,主要是解膩或是消暑,除非待客,更何況這邊泡茶有特意放干咸姜的習慣,過年過節(jié)還會放些芝麻豆子糖,有茶味,又掩蓋了苦和澀,你的家鄉(xiāng)風俗也是這樣嗎?這讓我不禁想到那些咖啡農可能也只是把咖啡的香味與顏色煮出來而已,口感如何無關緊要,一勺奶,一匙糖,喝得照樣愜意又提神,美味又開心。
讀書時,晚上要幫忙捻茶,攤茶,雙休時要幫著摘茶。那時流行勤工儉學,我們的小學周圍也是茶園,經常會有某些人來到學校請老師讓學生們幫忙采茶,一元一斤。然后就停課,全班鬧哄哄的去了,大部分人積極性很高,也許幫家里不太情愿,但在老師同學面前必須樹立勤勞能干的榜樣,何況能賺零花錢。那種氣氛下,同學之間暗自較著勁,控制自己玩鬧的心,摘的都挺認真,待到分錢時,會羨慕賺錢多的同學,恨自己為什么不專心手快一點。會準備個袋子放在書包里,隨時準備去幫采茶葉,那時候才十幾歲而已,又能摘多少呢,嫩芽是很少的,能采個一兩斤算不錯了,對老板而言人多力量大嘛。后來家人為調動我采茶的積極性,也給我的茶葉稱重了,呵呵呵。

后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工作機會增多,很少有人去采茶了,茶園也慢慢荒廢了,長了許多樹和雜草,大家都可以去隨意采摘,包括外地人。再后來村里部分土地開發(fā),許多山坡夷為平地,建起了高樓與安置區(qū),當年的茶園盛況早已不復存在。也有幾片殘留的茶樹,就像開頭所說,偶爾會看到有人去采摘,尤其是谷雨時節(jié)前人更多,還要趕早,去晚了新長的嫩芽就沒有了。我曾想過,茶已成為我家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家鄉(xiāng)沒有茶樹,茶葉又那么貴,沒有茶喝的日子將會是怎樣。
現(xiàn)在制茶已實現(xiàn)機械化,可是采茶仍然需要靠人工,越是品相好的茶越是來之不易?;貞浤嵌坞y忘的經歷,也是懷念那無憂無慮,苦中作樂的童年時光,珍惜當下,才能不留遺憾。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