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世界上有七個版圖特別大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998萬平方公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7萬平方公里)、巴西(851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769萬平方公里)。但面積700萬平方公里到300萬平方公里之間,卻沒有這樣的國家。

在世界各國領土排名之中,澳大利亞之后就是面積298萬平方公里的印度,然后是阿根廷(278萬平方公里)、哈薩克斯坦(272萬平方公里)、阿爾及利亞(238平方公里)。由此可見,在700萬平方公里到300萬平方公里之間,出現(xiàn)了巨大的數(shù)值斷崖。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自然地理的影響。世界上分布著六塊大陸,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除了南極大陸和非洲大陸之外,其他大陸都有大型國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面積達到了5475萬平方公里。作為世界最大的陸地板塊,亞歐大陸分布著中國和俄羅斯兩個面積大國。北美大陸分布著加拿大和美國兩個大國,南美大陸分布著巴西一個大國,澳大利亞大陸被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獨占,也是一個領土大國。

在這七個領土大國的擴張過程中,也受到了地理因素制約。比如在俄羅斯的擴張過程中,西部瀕臨波羅的海和黑海,北部瀕臨北冰洋,東部瀕臨太平洋,西南部到達大高加索山脈,東南部和我國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歐分界線,海拔5642米,在大高加索山南部形成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三個國家。
烏拉爾山也是亞歐分界線,但海拔比較低,平均海拔500米到1200米,沒有擋住俄羅斯的擴張。早在15世紀,俄羅斯就越過烏拉爾山,開始向東擴張。1689年,清朝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屬于中國,外興安嶺成為中俄國界。

第二,大一統(tǒng)觀念的影響。從世界范圍來看,擁有大一統(tǒng)觀念的國家并不多,而我國一直擁有大一統(tǒng)觀念。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開始,歷代中國王朝都追求統(tǒng)一,比如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zhàn)爭,都是為了實現(xiàn)統(tǒng)一。還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大一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形成了一個領土大國。不過我國也受到了自然山川的限制,東北曾經(jīng)到達外興安嶺,北部曾經(jīng)到達薩彥嶺,西部曾經(jīng)到達巴爾喀什湖,西南到達喜馬拉雅山。這些山脈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中國的繼續(xù)擴張。

第三,殖民時代的影響。大航海時代開始后,歐洲國家開始了對外擴張,包括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都成為了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為了更穩(wěn)固的統(tǒng)治龐大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強國,實行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比如西班牙,將美洲殖民地劃分為新西班牙,拉普拉塔,秘魯,新格拉納達四大總督區(qū),總督區(qū)還下轄多個都督區(qū)。這種殖民劃分方式,導致西班牙殖民地形成了眾多的國家。而葡萄牙的美洲殖民地巴西,沒有分割,這導致巴西能夠整體獨立,成為一個領土大國。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曾經(jīng)都是英國殖民地,1776年美國獨立后,不斷向西擴張,成為了一個領土大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成為領土大國,得益于英國的整合,1867年7月1日,英國將加拿大殖民地、新不倫瑞克殖民地和新斯科舍殖民地合并為聯(lián)邦,成為英國最早的自治領。此后,其他英屬殖民地也陸續(xù)加入聯(lián)邦。1900年7月,英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lián)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qū)改為州,同年10月,成立澳大利亞聯(lián)邦。

而非洲大陸分屬多個殖民國家,1884年各個殖民國家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召開了柏林會議,殖民者在談判桌上用經(jīng)緯線以及自然山川分界,切割出53個政治實體。這種 而在亞洲地區(qū),殖民者不愿看到更多的統(tǒng)一強國出現(xiàn),一戰(zhàn)時期,英國為了拉攏阿拉伯人,許諾幫助阿拉伯人建立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但一戰(zhàn)結束后,英國并沒有履行諾言。還有在英屬印度,英國首先將緬甸從英屬印度剝離,1947年又進行了印巴分治。因此殖民者的分割,也導致更多中小型國家出現(xiàn)。綜合這些方面,世界國家面積,從700萬到300萬,出現(xiàn)了數(shù)值斷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