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這個國家,說起來可真有點意思。你要問它誰幫它最多,答案肯定是中國。但你要問它對中國做了什么,恐怕很多人腦子里立馬冒出來“白眼狼”三個大字。明明當年中國掏心掏肺,雪中送炭,結(jié)果越南卻反手一刀,還刀刀見血。這不禁讓人納悶:中國如此扶持越南,為什么越南非但不感恩,反而翻臉無情,最后又落得個被狠狠教訓、一蹶不振的下場?這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尤其是那場戰(zhàn)爭撤軍前的三道命令,真的有這么神奇的威力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時間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越南正被法國、美國輪番“關(guān)照”,整得是焦頭爛額。眼看著鄰居快撐不住了,中國這個“遠親不如近鄰”的大哥二話不說,糧食、武器、顧問、訓練,全都給安排得明明白白,恨不得把自己碗里的最后一口飯都夾給越南。越南靠著這股援助的勁兒,硬是把法國趕跑,把美國打得灰頭土臉,終于熬出頭,獨立了。

按說,這種情義,哪怕不是兄弟,也該是知遇之恩了吧?可偏偏越南新領(lǐng)導人黎筍上臺后,劇情急轉(zhuǎn)直下,翻臉比翻書還快。為啥?因為蘇聯(lián)在背后遞了個橄欖枝。蘇聯(lián)那會兒正跟中國鬧別扭,看中國不順眼,急需找個聽話的小弟牽制一下東方這條龍。而越南正好心懷怨氣——你中國不是停止援助了嗎?我正缺個靠山呢,蘇聯(lián)送錢送槍送合同,說只要跟中國鬧點事兒,背后有人兜底。越南一合計,行啊,反正我已經(jīng)脫離苦海,不如賭一把大的。

于是越南像變了個人似的,先是搞起了排華運動,幾乎是把國內(nèi)的華人一鍋端;邊境線上各種摩擦沖突不斷升級,甚至還敢越界挑釁,儼然一副要跟中國死磕的架勢。中國一開始忍著,畢竟看在多年交情份上,多次勸告、警告,可越南根本聽不進去,反倒蹬鼻子上臉,連我國的領(lǐng)土都敢動手侵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1979年,中越邊境的戰(zhàn)火終于點燃。解放軍這次出手,兵分多路,直插越南腹地,尤其是許世友、楊得志兩位老將坐鎮(zhèn),越南不少重鎮(zhèn)相繼失守,諒山眼看就要被攻破。然而,就在此時,軍委卻下達了撤兵命令,說白了,我們的目標只是“教訓”越南,并不打算長期陷在這場仗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問題來了,打到這個份兒上,真的就這么一走了之?許世友并不這么認為。光打一頓容易,可要是沒打疼、沒打怕,過不了多久越南又該反撲,那這一仗豈不是白打?所以撤退可以,但得留下點“后勁”,讓越南吃夠苦頭,再無翻身之日。于是,許世友在撤軍前拍板下了三條特別命令,這三條命令一出,越南幾十年都緩不過氣來。

第一條,沿途布雷,打造雷區(qū)。許世友很清楚,越南人小算盤打得飛快,看到中國軍隊撤退,肯定不死心,指不定哪天反過來偷襲。他干脆先下手為強,讓部隊沿著撤退路線密布地雷陣。事實也印證了他的判斷——越南果然在我軍撤退途中派出部隊窮追不舍,妄圖趁虛而入,結(jié)果人沒追上,反倒被地雷炸得人仰馬翻,坦克裝甲車趴窩一片。越南士兵連遭重創(chuàng),再也無力組織有效反撲。

第二條,把中國之前援助越南的戰(zhàn)略物資,悉數(shù)回收。過去為了幫越南打天下,中國真是下了血本,糧食、武器、裝備、工廠、設(shè)備,全都一車車、一船船往越南送,不求回報,圖個兩國友好??杉热荒阍侥戏槺确灴?,那中國也沒必要繼續(xù)養(yǎng)著白眼狼了。許世友當機立斷,所有援助的物資能收回的就收回,收不回的干脆拆毀,絕不給越南留一絲反咬的資本。

第三條,也是最狠的一條,對越南北部工業(yè)區(qū)進行重點打擊。要知道,這些工業(yè)體系,包括不少基礎(chǔ)設(shè)施,幾乎都是中國當年幫他們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支撐著越南的國民經(jīng)濟。許世友明白,削弱一個國家,光靠打仗不夠,經(jīng)濟命脈才是關(guān)鍵。他命令部隊在撤軍前摧毀越南北方的工廠、電站、交通樞紐,直接把越南多年積攢的工業(yè)家底砸了個稀巴爛。經(jīng)濟癱瘓,百廢待興,越南這才真正意識到,惹怒中國,代價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撤軍之后,越南想東山再起,可三道命令如同三道鎖鏈,死死纏住他們的手腳。沒有工業(yè)支撐,靠蘇聯(lián)的援助杯水車薪;內(nèi)部經(jīng)濟崩潰,民生凋敝不堪;軍事上更是元氣大傷,不敢再輕易挑釁中國。幾十年來,越南始終未能恢復元氣,哪怕后來局勢風云變幻,他們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再對中國輕舉妄動。

回頭看看,許世友那三條命令,既狠且穩(wěn),表面看是撤軍,實則把越南的根基掏空,留下一道永遠的傷疤。你說,這世上到底是靠拳頭說話,還是靠情義說話呢?越南的結(jié)局,或許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