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雜著叫賣和討價還價聲的菜市場已成為年輕人旅行的心頭愛。
從滿目琳瑯的食材,到原汁原味的市井煙火氣,再到本土的歷史傳承和民俗風情,甚至還有出其不意的展覽、好玩的文創(chuàng)店,到如今被翻新設計的菜市場空間。菜市場,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屬于TA的“文藝復興”。
美食作家蔡瀾曾說過“菜市場是最接近當?shù)厝松畹牡胤健?。逛逛當?shù)夭松?,聽聽地道方言,感受淳樸而智慧的民風……這些混雜了泥土味道的熱火朝天中,濃縮著一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和文化。


1918年Les Halles區(qū)菜市場正叫賣的香腸小販|?Jean Roubier Via.Paris
作為具有城市生活基本功能的民生場所,每個菜市場都像是一個社會的縮影。貨架內(nèi)外,呈現(xiàn)出三餐四季的生活之道,在地生活特有的風土人情,以及暗涌在時代洪流中的文化變遷。
早在20世紀中后期,國外便興起了如火如荼的菜市場改造風潮。

德國法蘭克福小市場大廳M+F Gastro GmbH攤位|?kleinmarkthalle
為了讓那些老派的臟亂菜市場變得嶄新干凈,成為當?shù)仡H具特色的熱門旅游景點,許多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市集在當?shù)卣奶栒傧逻M行了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改造。
被譽為“巴黎之腹”的法國阿爾·勒哈勒市場(Les Halles位于巴黎大堂區(qū)),曾匯集巴黎底層市民的真實生活圖景和當?shù)靥厣巢?,繁忙的景象讓勒哈勒市場?9世紀末到20世紀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外地游客和藝術家。盡管在20世紀70年代,因城市衛(wèi)生和交通安全問題,該市場被遷址巴黎郊外的漢吉斯國際批發(fā)市場(Marché International de Rungis),但原址所在的巴黎大堂區(qū)至今依然承載著老巴黎人的深厚記憶,成為融購物、美食和娛樂為一體的巴黎標志性景區(qū)。

巴塞羅那街頭的圣卡特琳娜市場
比起“巴黎之腹”的搬離和全面商業(yè)化改造,位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中心的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則在改造中綿延了百年傳統(tǒng),至今仍是美國最富生機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之一。這家成立于1907年的農(nóng)貿(mào)市場,曾在20世紀60年代面臨被拆除的危機,但在市民的努力和保護性改造中,將傳統(tǒng)與多元化的商品消費文化相結合,從而獲得持久而強勁的生命力。在這里你既能買到大量本地農(nóng)民、漁民直接售賣的新鮮蔬果、海鮮,還能看到魚販們?yōu)橛慰捅硌莸闹帮w魚秀”,甚至可以在許多本地藝術家所經(jīng)營的攤位上感受到西雅圖獨特的藝術氛圍。

巴塞羅那街頭的圣卡特琳娜市場
著名的西班牙巴塞羅那圣卡特琳娜市場則在2005年正式開放了新翻修后的菜市場。建筑師用一個嶄新卻相當有特色的大屋頂,重新覆蓋在老市場之上,致敬西班牙建筑大師安東尼奧·高迪風格的拼貼馬賽克彩色屋頂?shù)耐瑫r,也將新舊城市文化的融合做到了極致。明艷熱情的色彩張力足夠藝術,也足夠接地氣,與周圍的城市環(huán)境完美融合,重新構建出一幅地道而現(xiàn)代的西班牙日常圖景。如今,該菜市場每年吸引著數(shù)百萬的游客前來參觀、體驗,人們享受于在大大小小的攤位前發(fā)現(xiàn)最本土的風味和難得一見的民俗。


蘇州雙塔市集菜市場
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中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菜市場絕對是通往驚喜的起點。沒有精致包裝、固定價格,攢動的人流里,抬眼盡是散發(fā)著泥土氣息的蔬菜瓜果和腥味撲鼻卻鮮活的河鮮海鮮;耳邊交錯著攤主們此起彼伏的吆喝,在氣味和聲音的浪潮中交匯出一座城市真實的生活底色。與其說逛菜市場是旅游,不如說是年青一代尋求真實體驗性、個性化和治愈感的生活方式。
而在菜市場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中,被遺忘的市井浪漫以更藝術化、充滿文化質(zhì)感的方式重回大眾視野。

2021年5月,藝術家邱志杰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場舉辦的“民以食為天”書法展。傳統(tǒng)書法與火熱生活的無縫銜接,成為當代藝術介入生活的鮮活案例,也賦予了菜市場更多文化內(nèi)涵。在邱志杰看來,人們在關注食物的物質(zhì)屬性之外,或許還需要探討食物在文化、歷史和社會中的角色。


上海烏中市集 時尚快閃活動
隨著展覽在社交平臺上引發(fā)的持續(xù)性熱議,越來越多的策展人、藝術家、文藝愛好者參與到對當代菜市場文化的重建中。從上海烏中市集定期舉辦的時尚快閃活動,到海南??诮鹳Q(mào)文華菜市場匯聚當?shù)厝宋奶厣摹啊恰I菜不可——??诓耸袌龇沁z生活周”,菜市場已經(jīng)逐漸從傳統(tǒng)的購物場所演變?yōu)榧婢呶幕⑸缃缓颓楦袃r值的公共空間。

上海烏中市集 時尚快閃活動
今年年初,著名書店單向空間聯(lián)合青年詩人隔花人在杭州西湖東山市集舉辦了一場夾雜著煙火氣與浪漫想象的詩歌展“到菜場去:詩歌漫游展”。每位來客都可以在菜市場門口領取一份“漫游指南”,在詩歌指引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認識這個被坊間稱為“杭州最后的馬路菜市”。對詩人隔花人來說,菜市場是收集生活浪漫的寶藏地,蘿卜青菜、雞鴨魚肉、凌晨就開始忙碌奔波的人,鮮活生動富有理想?!安耸袌鍪俏业氖臣Z,逛菜市場是我的精神食糧”。詩歌散布每個角落,在承載生存食欲的同時,也安放了一代年輕人的精神。
這場試圖用輕盈的詩歌去承載滾燙生活的展覽,不僅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也賦予了空間更有質(zhì)感的具象文化屬性。

蘇州雙塔市集菜市場
2024年勞動節(jié)期間,位于昆明的東華菜市場與多家出版社合作,舉辦了“好新鮮·書菜市場”,20+出版社品牌、3+限定特展,甚至邀請到多位青年作者直接來菜市場擺攤賣書……豐富有趣的書展活動呈現(xiàn)了一場與“食物”“田野”有關的精神盛宴。這家本就是昆明主城區(qū)當?shù)卣嫉匾?guī)模最大的農(nóng)貿(mào)菜市場,如今既有云南稀奇古怪的山珍野菜,還有深藏不露的手藝人攤販,讓旅行者可以深度體驗西南的鄉(xiāng)土飲食文化。
藝術展覽,從真正意義上幫助菜市場走出“過時”困境,被更多人重新發(fā)現(xiàn)它的社會文化價值。而除了不定期的藝術展之外,一些菜市場還相繼推出菜場咖啡、茶咖、書店、文創(chuàng)店、寵物看護等新型消費服務。如今,一家味道驚艷、價格更驚艷的“菜場咖啡店”已經(jīng)成為大多數(shù)年輕人前往打卡的理由之一。
三源里菜市場入口處的Grid Coffee,設計|B.L.U.E.建筑設計事務所
2023年秋天,建筑師青山周平為北京三源里菜市場設計了一家占地面積僅25平方米的菜場咖啡店“Grid Coffee”。店內(nèi)僅可立飲的咖啡“放題”體驗模式,方便每位從菜市場北門進入的顧客可以“看心情來一杯”。老舊的混凝土取景框,將人們偶爾停下小憩咖啡的休閑生活框出一幅溫暖的城市圖景。而匯聚了天下海鮮、河鮮的浙江臺州椒江花園菜市場,則在美食洪流里開了一家小有人氣的“即白咖啡店”,接地氣的入口讓人更容易放松,拿著小馬扎坐在門口,酒足飯飽后點一杯10元的美式,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感受最平淡的浪漫。

篆新滇池菜市
除了咖啡店之外,云南昆明著名的篆新滇池菜市還開了一家藏著寶藏書籍的“麒麟書局”,書店主理人以“菜街子”為主題開設主題郵局,獨具特色的文化內(nèi)容吸引著年輕游客在逛完菜市場后,專門跑去書店打卡蓋章、集郵買書,為昆明菜市場之旅留念。

麒麟書局首推篆新·滇池菜市文創(chuàng)雪糕
文藝空間的介入,讓菜市場中的時間變得緩慢而柔和,人們愿意在這里停留,感受久違的閑暇與詩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去菜市場淘一本獨特的書,有人會在香港街頭穿過擁擠人潮,在大埔墟二手書店“解憂舊書屋”里偶遇記憶中的文字;有人為了一家“收藏一切與食物有關書籍”的“盤菜生書店”而專門策劃一場廈門菜市場之旅……夾雜在口腹之欲里的理想精神世界,撫平了太多高轉(zhuǎn)速都市生活下的重壓。

位于杭州莫干山路493號的文二菜市,在2023年經(jīng)由設計師沈磊操刀改造后,成為年輕人“杭州旅游”最愛的打卡地之一。杭州本土的鹵味干貨、茶館、面館應有盡有,年輕人愛逛的咖啡店、面包店、創(chuàng)意市集、文創(chuàng)商店也囊括其中。
與此同時,菜市場也從風味與民俗的集合地搖身變成一種充滿人文主義關懷的生活方式。

從好味道到好文化,菜市場試圖尋找一種個性但又和諧自然的方式重新融入現(xiàn)代化的城市生活中。
在摩登潮流的上海烏中市集帶火了菜市場網(wǎng)紅化改造的營銷熱度后,許多城市的菜市場改造也曾陷入照搬成功模板后的困境里。幾經(jīng)失敗后,一些菜市場改造者紛紛意識到,網(wǎng)紅流量在帶來人潮的同時,如果忽略物價上漲、攤位費上漲、設計不實用等問題,對當?shù)卣嬲南M者和菜市場愛好者來說,反而是一種不可持續(xù)的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對重視性價比、旅游體驗感的年青一代來說,菜市場的核心吸引力恰恰是當?shù)鬲氂械拿袼酌耧L和柴米人生的真實生活。如何將一座城市的新消費業(yè)態(tài),以設計的力量更合理地融入傳統(tǒng)菜市場中,成為不少建筑師和設計師的實踐課題。


2021年,浙江寧波的福明菜市場改造后,成為復興寧波美食文化的新地標。改造前,啟倉設計團隊曾深入中國不同城市的大小菜市場進行考察,賣勁十足的攤戶和形形色色消費者間的交融碰撞,讓他們意識到一個能承載起購物體驗、社交、文化教育等功能的復合場所,需要“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出發(fā)點”。為了打破傳統(tǒng)菜市場臟亂、封閉的屬性,他們提出距今1100多年歷史的寧波鼓樓沿“街巷”的概念,在空間上設計多個出入口,為消費者提供多個流動動向上的選擇,建立菜場與城市的互動。


同時,由福明菜市場的名字淵源出發(fā),以“福”100+存在形式的字符為設計靈感,將中國人的福文化融入菜市場。從延續(xù)“四水歸堂”傳統(tǒng)建筑表現(xiàn)手法的攤位設計,到融入寧波天一閣“天一生水”的攤位門楣裝飾,再到“活龍街”頂部結合當?shù)胤沁z文化手藝人的魚燈做出的多元化魚形紙燈……雅俗共賞的江南文化賦予菜市場新的活力。每一位來到福明菜市場的游客,都能一邊感受生動的寧波鄉(xiāng)土氛圍,一邊品嘗湯圓、灰汁團、糯米槐、冰糖甲魚、包黃魚等無數(shù)牽動寧波人內(nèi)心的舊味道。

位于西安明城墻內(nèi)的“老菜市場井街區(qū)一段”,同樣以保存原有區(qū)域肌理和市井生活為前提,在老舊菜市場的基礎上引入新的功能、空間和人群。參與項目的行止計畫團隊希望找到一種維持現(xiàn)有菜市場生活氣息和新型城市生活樣態(tài)平衡的模式。

菜市場所在地曾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駐軍和府邸用地,解放初期建設了一批機關單位,隨后在數(shù)輪城市開發(fā)下,保留下一片低層高密的歷史肌理。2000年位于此區(qū)域的平絨廠停產(chǎn)后,當?shù)貙㈤e置的廠房轉(zhuǎn)換為菜市場,一度是周邊居民熱鬧的去處。但隨著片區(qū)結構性衰落,又受到超市、電商強烈競爭而逐漸頹敗。直至2018年,當?shù)卣灾匦聠拘丫用袷芯罨盍槟繕?,開啟了菜市場更新計劃。


設計團隊在各單體間修建了方便市民活動的“臺階廣場”,以及便于通行的交通筒和連橋,改造后的封閉式空間轉(zhuǎn)化成了開敞的廣場,可以引導人流自由出入其他社區(qū)活動。在菜市場成為當?shù)鼐用窆采钚挛枧_的同時,不定期的非遺展覽、動漫節(jié)、屋頂市集等多種文化活動,也持續(xù)吸引著游客來感受西安熱火朝天的市井生活。

2021年,建筑師靳遠受邀深入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的黃涌村,改善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冷清陳舊的市集環(huán)境。
這座曾生活著許多外來打工者的小村落,在黃涌工業(yè)區(qū)繁榮時,圍繞著菜市場形成了一派熱鬧的市集景色,從水果涼茶、腸粉臘肉到老中醫(yī)的中藥鋪、修車匠的車行……充滿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務實與煙火氣。


2020年年底,伴隨著工業(yè)園區(qū)的升級改造,外地打工者也不斷流失,市集也日漸冷靜。當靳遠帶著主創(chuàng)設計團隊來到黃涌村后,他們希望以市集為支點,在激活市集周邊公共空間的同時,重塑村落模糊的主體性。
在有限的預算和時間內(nèi),靳遠在村落市集上方設計了一個拱體跨度12米、最高點達10米的微高橢圓棚蓋。在敞開的棚蓋下,人們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一個個菜攤、水果攤,村民們也能穿過棚底去學校接孩子下課、到村祠堂參加活動。以棚子為中心,一座村落的道路在這里匯集,以棚子為圓點,一座村落的生活在這里展開,而獨特的嶺南鄉(xiāng)土景觀也帶來了更多公共空間改造背后的人文思考。

建筑空間的本意在于為人類提供棲居與活動的場所,如果說功能是其筋骨,那么藝術便是其靈魂所在。正如海德格爾所說:“人,應該詩意的筑居?!彪S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以及對生活藝術和品位的不斷追求,空間也在多個維度隨之優(yōu)化。而這一過程本身,也賦予了空間更深厚的文化與藝術底蘊。
而這樣對空間的深度挖掘與優(yōu)化,恰好也體現(xiàn)在了這個當代城市的“角落”部分——菜市場。以“靜態(tài)”的方式進入公眾視野,又以“動態(tài)”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之中。無論時代幾經(jīng)變遷,菜市場依然孕育著一座城市的靈魂。它有出門就能買到的時令蔬果,有當?shù)夭趴梢云穱L到的酸甜苦辣,也有被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所遺忘的市井浪漫。從菜攤到書攤,菜市場正在承載起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文化與人們關于日常生活的幸福想象力。
編輯|Kiki
文|小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多重建筑、行止計畫、啟倉設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