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蘇東坡在《豬肉頌》中寫道:“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美味需要用心慢煮,生活亦是如此。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保持心境上的悠閑,把自己心靈上的急躁感、焦慮感,能夠轉(zhuǎn)換成比較緩慢的節(jié)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往前走,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這一路的好風(fēng)景;我們努力前行,不是為了盡快到達終點,而是要在終點到來前,成就自己。

所以,人生急不得。慢下來,去生活,一切都會不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下來的生活,更美

生活因慢,而有了美感。當(dāng)你慢下腳步,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是這樣的美妙。

不那么匆匆忙忙的時候,看看街邊的樹木,尋尋天空的云彩,感知到陽光的溫?zé)?,心就會變得寧靜,像微風(fēng)拂過的湖面。

蘇軾被貶黃州之時,已過不惑之年,仕途上的不得志,并沒有讓他頹唐、萎靡。相反的,他在黃州享受詩意緩慢的生活,豁達而樂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說: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他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他說: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或許,終其一生,我們也無法達到蘇軾的境界。但不妨礙我們活在當(dāng)下,放慢腳步,去感知生活的風(fēng)雅。

去靠近自然,聆聽內(nèi)心,山鳥蟲鳴,落葉野果,皆可入詩,皆是閑趣。

慢下來,你才會發(fā)現(xiàn)身邊飄落的桂花,聽到窗外的鳥鳴,望見枝頭的隱月。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下來的心,更自在

游戲可以隨心所欲,人生卻不可隨波逐流。世事紛雜,信息爆炸,將你我裹挾其中。別因為呆在城市中太久,而忘記了自然的美。別因為每日的忙碌,而忘記了認(rèn)真地活。

人心慢下來,才能體會歲月的溫柔。

汪曾祺在《七里茶坊》說:吃了晚飯,各人干各自的事情。老喬看他的《啼笑因緣》,小王寫信。我就靠在被窩上讀杜詩,老劉就盤著腿一聲不響地坐著。有時吃著柿餅子,喝著蒸鍋水,抽著滲了榆樹葉子的煙。多么愜意又舒服!

快節(jié)奏的時代,工作忙是正常且是無法避免的,要緊的是,在必須的工作之余有自己的愛好,享受生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舍愛養(yǎng)花,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計較,只要開花他就高興。有時工作到一半,就到院中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再回到屋中繼續(xù)寫。

村上春樹喜歡跑步,跑著跑著:腦際的思緒很像天際的云朵,形狀各異,大小不同。它們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

蔣勛上完課,就去河邊走走,即使什么都不干。

這種快樂與躺在沙發(fā)上,刷著抖音的快樂不同。執(zhí)一興趣愛好,是一種心靈活動,一種心智的“修養(yǎng)”。

放慢節(jié)奏,不在于時間長短,關(guān)鍵在于一顆“求慢”的心,浮生半日,蕉窗桐陰,讀書吃茶,看云聽風(fēng)。

人生所求不多,自由自在生活慢,不驕不躁歲月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下來的關(guān)系,更穩(wěn)固

現(xiàn)在的愛情來的太快。

鮮花、美酒、禮物,精致的背后,人們總是急于追問,急于找尋,急于得到,卻忘了這世間還有一種愛情

他們相濡以沫,他們不離不棄,他們牽了手就不放開。在平淡的日子里,他們情話慢慢說,日子慢慢過,一起看了落日,一起白了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吳越王錢镠對王妃一往情深,王妃回娘家探望母親,許久未歸,便寫了一封信,催她早歸。

但他一想到回來的路上,桃紅柳綠,爭奇斗艷,便不忍心催促,在信的最后一句,他寫到:陌上花開,緩緩歸矣。

田間小路上花兒都開了,你慢慢地回來好了。吳越王很思念自己的妻子,但卻讓她慢慢回來,讓她有最夠的時間,欣賞路上的花開。

錢镠原是一介武夫,卻能說出這樣深情的話?;蛟S,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愛人如此,友情也是同樣。年紀(jì)越大,越覺得慢一點的關(guān)系更靠譜。

成年人,更講究利益互換和分寸感。來得快的感情,來得快的人,是一種外在的吸引,這種引力很容易消失。

慢一點,不是說,不可以一見鐘情,不可以一見如故。慢一點,也不是故意拖著,吊人胃口。

而是,慢一點動情,慢一點去了解一個人,慢一點去談一段感情。慢一點,是對別人負(fù)責(zé),也是對自己負(fù)責(zé)。

畢竟,誰的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下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為何生活總是這樣?

這是個飛速轉(zhuǎn)動的時代,人們在永不停歇的騷動之中,被切割成了碎片。之所以匆忙,是因為內(nèi)在的空虛,沒有靈魂,所以忙于外部的事務(wù),想用這來填補和掩蓋空虛。

梁實秋說: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慢下來,閑下來,找到真正的自己。別讓匆忙,勒死了趣味和修養(yǎng)。慢下來,自由隨性過生活,能自由地選擇所樂之事,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方能活得像個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勛說:只有慢,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

無論你再忙,總要為自己留出一點時間做點“慢慢”的事。慢下來,在忙碌庸俗的生活里,找一處空隙,與自己獨處,與這個世界非凡的心靈對話。

慢下來,放開對名利的執(zhí)著,尋找生活真正的意義,習(xí)一篇字帖,彈一曲琴音,讀一本閑書,即使生如蜉蝣,亦能絢爛如花。

慢下來,于一方小天地,享受熟悉的江山風(fēng)月,人間煙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人馮夢龍說:人有早成,也有晚達。早成者未必成,晚達者未必不達。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自己的時間表里,你永遠(yuǎn)都是準(zhǔn)時的。一輩子不長,要吃好,喝好,日子過好。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明|本文為詩意生活美學(xué)編撰,僅限交流學(xué)習(xí),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