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蘭媽談育兒

不管年齡多大的孩子,在外面都有“要面子”的需求,這是對孩子的價值感認同,也是把孩子養(yǎng)得自尊、自愛、自信里必須要給的愛

有一個媽媽,分享了她4歲女兒問她“要面子”的視頻,當時給人的感觸就特別深

只見,視頻里女孩奶聲奶氣地對媽媽說:“媽媽,人多的時候你別說我,你要向著我”

媽媽說:“好,向著你,人多的時候更不能說你了,那人多的時候說你,你是什么感受呢”

女孩回答:“我就是很想哭,不想讓大家笑話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瞬間,媽媽就被提醒到了

她也想到以前,每次孩子身上有問題就會趁著人多的時候批評,總覺得人越多、孩子越能長記性

可現(xiàn)在想想,所謂的人多容易長記性,無非就是抓住了孩子害怕被笑話的痛點,這個方法雖然有效果,可也深深地傷害到了孩子

特別是孩子將來受委屈、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現(xiàn)在有多尊重孩子的“面子”,那孩子將來面對那些事情時就會表現(xiàn)得有多從容優(yōu)雅

特別是以下幾種環(huán)境時,父母給足孩子面子,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出色出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孩子闖禍時

有問題就回家關起門教育

我們都希望養(yǎng)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小孩,可乖小孩往往是沒有自我的

懂事背后,也往往是一次又一次妥協(xié)過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

聽過一個爸爸的悔悟聲音

他說他兒子原本是自律又上進的,成績在初中之前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尖子生

可就是這樣對學習上進的孩子,竟然在讀初二那年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愿意上學

每天在家里的真實狀況就是吃了睡,睡醒了打游戲,整天自暴自棄后,學業(yè)也在最好的時光里被迅速荒廢了

后來,盡管家人和老師都相繼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孩子也回到學校讀了一段時間書,可孩子已經(jīng)喪失了斗志,每天哪怕人在教室里聽課,心思也早已經(jīng)飛得不見蹤跡,學習效率更是不言而喻了

后來,沒有考上高中,也不肯去技校學習一技之長,只好被迫和父親到工地搬磚干活

可男孩何以至此呢

原來,男孩從小性格怯懦,就是屬于老實本分的性格,也從來不會主動惹事生非

可讀初二那年,因為學習好,總是被班上的一個同學暗地霸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剛開始是上課拽頭發(fā),影響他聽講,到了后來就是背后搞小動作:

.比如,故意扔紙條到他桌子上,讓老師誤會他上課傳紙條

.又或者,故意把從別人那偷來的東西偷偷塞進他書包,讓大伙誤會他偷東西...

直到,終于忍不住了,孩子和那個同學扭打在一起,雙方兩敗俱傷

這件事當時還鬧得挺厲害,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帶頭在班上打架,也被當成典例在班上嚴格批評

為了杜絕打架的事情再次發(fā)生,老師還專門把雙方家長叫到學校談話

也就是那一次,男孩爸爸擔心兒子在老師眼中形象盡無,趕到班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腳把孩子從講臺踹到第二排的桌子處

太大的沖擊慣性,還導致那排椅子紛紛被撞倒,好在有同學扶了一下,才不至于和椅子一樣摔得四仰八叉

而那次的當眾挨揍,也導致男孩心里受挫,覺得丟臉,不敢抬頭看老師和同學,甚至連踏進學校的勇氣都沒有,總覺得大家都在竊竊私語嘲笑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后來,多年之后,父子倆喝醉了酒,兒子把這件事拿出來一吐為快

他說:

“老爸,你知道嗎?讀初二那年,我被同學故意使壞讓老師誤會我,心里都沒有那么委屈難受,最接受不了的,就是你在講臺踹我的一腳,那一腳踹的不僅僅是我的尊嚴,還有我繼續(xù)生活下去的信心呀,也許你覺得沒有那么夸張,可當眾貶低、和打罵真的無疑是一場精神謀殺呀”

看吧,孩子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堅強,特別是在個人尊嚴上,當面的損娃、貶娃,可是最容易讓孩子無地自容了

而我們想要避免這種傷害,那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有第三人在場:

.首先,先問清楚事情緣由

.其次,公事公辦,誰的錯誰買單

.最后,外面的事情處理完之后,如果覺得孩子需要教育,那就回家關上門和孩子好好聊聊

當然了,這里的關起門教育,可不是把孩子拎過來就狠揍一頓,而是透過剛發(fā)生事情聊孩子的感受,再聊他們接下來有什么想法計劃,然后再起到思想和主觀上的記憶洗滌

當孩子內(nèi)心不再那么多負面、那么大的情緒和委屈時,他們自然不會長歪,也會在健康且良好的環(huán)境下得到更好成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孩子有缺點時

用當眾肯定“中和”缺點

相信嗎?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維護孩子的面子

當孩子身上的“價值”被認可時,他們才能學會真正的自尊、自愛、和自信

聽朋友說,她認識的一個親戚,是一個比較嚴厲的媽媽,經(jīng)常在她家里能聽到對孩子吼罵的聲音

有一次過節(jié),這個親戚家里招待了兩桌客人

到了吃飯的時間點,家里小朋友們大概也餓壞了,爭先恐后地開始入座準備吃飯

親戚兒子跑得慢些,沒座位了,只好到大人的那桌吃飯

可這一幕被看到后,親戚當時就對兒子大罵:“出去,真沒教養(yǎng),你看看這桌有哪個小孩來坐了,給我站墻角反思去,沒想明白問題在哪里就不要吃飯”

男孩呢,也是倔脾氣,寧愿站著被罵,也紋絲未動,就是不愿意挪動半步,更不愿意站墻角面壁思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到了晚上,男孩繼續(xù)和媽媽辯論:

“我只不過是餓了,想吃飯而已,我在另一桌沒位置了,而且桌子上的飯菜做出來不就是讓吃的嗎?就算你說的那桌是大人們喝酒,小孩子不能坐,你也可以提前給我打聲招呼呀,你這樣當眾罵我、還讓我站墻角羞辱行為,比起打我一頓還要讓人難受”

是呀,自尊心人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

特別是孩子4、5歲以后,如果你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以前那么不怕天不怕地時,說明就已經(jīng)開始在意別人怎么看他們了

如果我們在孩子需要自尊心的時候不給孩子面子,當眾批評、或者揭孩子的短,那讓孩子顏面掃地的同時,孩子自尊心受損,也會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心里能量,擁有并持續(xù)澆灌,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認識一個媽媽,她和其她媽媽不同的地方,就是從來不會“人前教子”

哪怕女兒真的滿身缺點,她也能就地取材地找到一個優(yōu)點,然后用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去中和缺點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幾個媽媽放學接完孩子后,她們一邊走路一邊嘰嘰喳喳地聊孩子的成績

有好幾個孩子明明已經(jīng)考九十多分了,媽媽還當眾要求孩子拿出試卷,然后還不忘批評說“怎么如此不認真,那么簡單的題還能做錯”

而輪到女孩媽媽時,她呵呵一笑說:“我女兒雖然沒有你們家孩子考那么多分,可她真的很努力,這段時間每天復習到半夜,我既心疼又佩服她,想想自己那時候可沒有這樣的毅力,比閨女可差遠了”

一番話,讓旁邊的女兒瞬間放松了許多,走路的時候似乎都帶風一般地洋溢灑脫

那一次,女兒還堅定地告訴她:“媽媽,你放心,我下次一定給你考個九十回來”

看吧,這就是認可孩子的力量,也是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力量,更是能陪伴孩子勇往直前的最好力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孩子耍小聰明時

用維護尊嚴顧全“里子”

淘氣、或者喜歡耍小聰明,實際上就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種

家長平時有心維護并著重改善,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認識一個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朋友,憑實力還在各個城市開了十幾家連鎖店

這在周圍的圈子里,可算是不可多得的成功人士了,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成功人士,小時候居然是成績墊底的學渣

有一次,她的數(shù)學成績考了全班倒數(shù)第二:27分

這樣的成績,回家后很明顯會免不了要被狠揍一頓

她擔心媽媽責備,小腦筋一轉(zhuǎn),然后用筆把27分,改成了87分

而修改后的痕跡呢,看上去依然很明顯,她似乎也預感到聰明的媽媽會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

沒想到,媽媽看到明顯的修改痕跡后并沒有發(fā)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是故作糊涂地說:

“哎呀,老師也太不小心了,怎么把卷子弄得這么臟了,不管考多少分,也是孩子努力過后的成果,真是太可惜了,媽媽還打算把你所有的試卷都收藏起來,等到復習的時候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了”

一瞬間,媽媽的“裝糊涂”立馬秒殺了朋友的“小聰明”

從那以后,朋友不管考多少分成績,她都會大大方方地拿回家給媽媽看

媽媽呢,也會針對試卷的實際情況,再給予對應的優(yōu)點認可,還有針對缺點優(yōu)化的合理建議

而長大后的朋友,一直很感激媽媽對她的尊嚴維護,也是媽媽的有意保護,讓他知道錯誤是可以糾正,學習也是通過下定決心努力開始慢慢變好的

所以,育兒就要拿出這位媽媽的心態(tài)

我們要有意地保護孩子的面子,還要讓孩子在充分的自我認可和尊嚴中,自發(fā)性地想要成為更出色、更努力的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孩子成績差時

用共情和耐心代替訓斥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其實從日常如何看待孩子的行為和語言中就能看得出

懂得共情,再多一些耐心去等待孩子慢慢長大,很多復雜的事情自然就會慢慢變得簡單多了

來自一個男孩的自述

小時候的他,上課看小說,下課打架,平時還經(jīng)常逃課出去上網(wǎng)打游戲

有一次,還因為打架,把一個同學打進了醫(yī)院

老師讓他寫檢討,連續(xù)一個星期在班里讀出來以示警惕,他不服氣,直接推開教室門就跑回家,就沒有再去學校上課了

男孩的父親得知這件事,先是苦口婆心地勸說,然后又把孩子朝學校拉

可下定決心不讀書的男孩,根本就是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沒辦法,為了讓兒子能看到自己的良苦用心,他直接帶著兒子在校門口“撲通”一聲跪下

校長得知前來接見,父親也淚流滿臉地求情說:“我沒有把孩子教育好,這是我的錯,可孩子讀書不能耽誤呀,這孩子面子也比較薄,怕老師和校長對他另有看法,才自責愧疚地不敢上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一刻,男孩深深地被觸動了

他也沒有想到,父親竟然為了他的面子,竟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

為了不讓父母白白犧牲尊嚴,他在內(nèi)心也暗自做決定: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把父親的體面掙回來

看吧,這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則、感同身受,父親在人前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孩子也用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的維護

反之,如果我們在孩子犯錯、成績差、或者叛逆反抗的時候,直接批評指責

那這種教育方式不僅無利于結(jié)果,反而還把孩子往對立的方向推

你希望孩子能懸崖勒馬,他們卻撞了南墻還不死心,非要固執(zhí)地一條路走到黑

為什么呢?因為在孩子心中他們的感受沒有被重視,也從一定程度上存在一種執(zhí)念

所以,在外面維護孩子的“面子”,這是成長路上必須要給的一份愛

當我們維護孩子、尊重孩子,且孩子能夠感受到這些愛時,就會發(fā)現(xiàn)在外“面子充足”的孩子,不僅性格開朗活潑,他們做事情也往往有自己的主見,不會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受不了地玻璃心

這便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愛,也是孩子成長過程收到最有內(nèi)心力量的一份禮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關于孩子在外“要面子”是成長路上必須要給的一份愛,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