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郎心如鐵!

李嘉誠并沒低頭,不僅沒低頭,今天還試圖反擊!

根據最新消息,李嘉誠要拆分長和千億港元的電信業(yè)務資產,不久后在倫敦上市,估值高達190億美元!

今天,李嘉誠旗下長和今天突發(fā)新公告,對該傳聞不置可否:董事會未有就本公司全球電訊業(yè)務有關之任何交易作出決定,目前并不確定是否將會進行任何交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段話像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但認真一讀,NND,這波操作實在像極渣男式的回應:

"未決定、不確定、請審慎"。

話說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估計會覺得奇怪,李嘉誠哪來的電信業(yè)務資產?

客官有所不知,李嘉誠手中的資產,不僅布局在中國、香港,而且布局在全世界,主要以基礎設施為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港口資產外,還有電信業(yè)務。

現(xiàn)在長和旗下最賺錢的板塊就是電訊業(yè)務,占其利潤貢獻總額的25%,其主要服務對象是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六國,這些資產目前都裝在長和這個籃子里,在香港上市。

這么多年都如此,怎么突然放風出來,拆分全球電訊業(yè)務兩地上市,然后又說還沒做出決定,這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在鑒叔看來,李嘉誠玩的這一手,無非是半真半假,此地無銀三百兩、道是無晴卻有晴唄!

一方面,李嘉誠的確想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兩邊押注,互相隔離,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證資產安全。

要知道,香港資本普遍有一個特點,即兩頭吃,一邊吃大陸的市場紅利,一邊吃歐美的資本紅利,這一個定位在以前全球化高歌猛進的時代,讓李嘉誠們賺得缽滿盆滿。

但現(xiàn)在情況不同了,逆全球化之風漸起,中美博弈也越來越激烈,李嘉誠們夾在中間、進退失據,為了保全資產,他們采取的辦法是相互拆分、兩邊押注。歐洲資產轉移到英國,中國資本則留在香港和大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一方面,早不早晚不晚,偏偏在這敏感時候,李嘉誠拋出要拆分全球電訊業(yè)務這個議題,依照他的老狐貍個性,絕不是隨意之舉。

這很可能是為了釋放這樣一個信號:你們給我聽著,如果你們不讓老夫“在商言商”賣掉全球港口,老夫就隨時可能帶著其他資產轉移到別的市場,你們究竟是留我還是不留?

別忘了,現(xiàn)在雖然大陸民眾對李嘉誠李“港口交易”罵聲一片,市監(jiān)總局也啟動了審查程序,但李嘉誠本人及長和公司卻從未表態(tài)放棄這筆交易,頂多說會“暫緩”,似乎試圖以沉默過關。

不得不說,李嘉誠本質上還是那個擅長鉆空子的冷血商人,低買高賣,精準跑路,正如其自傳所述:“我只是一名商人,但商業(yè)的盡頭是哲學?!?/p>

以前,他靠囤地炒樓,坑慘了香港老百姓;2013年后,他慢開發(fā)、捂盤,把內地坑了一遍又一遍?,F(xiàn)在,他又拿國家利益當籌碼,想換自己的平安。

這次,他以為還能跑掉,然而,恐怕時代不會再給他這個機會了。

最近有消息稱,國內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已收到上級指示,全面暫停與李嘉誠家族旗下企業(yè)的合作項目。

目前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既然監(jiān)管部門已經選擇介入,那么接下來和李嘉誠相關合作暫停的可能性不小。

據報道,李氏家族在內地的主要投資涉及能源、交通、零售等多個領域,與多家國企有著長期合作關系。

如此一來,他想在東西兩邊左右橫跳的辦法也就破產了:因為一旦合作全面暫停,民營企業(yè)也將聞風而動,他在內地的商業(yè)布局勢必受到影響,這個損失可大了去了。

實踐證明,沒有人能通過做空自己祖國成功,在事關民族大義的事情上,如果為了一己私利而不管不顧的話,結局只有一種,那就是徹底“出局”,最后落得一個“滿盤皆輸”。

其實,李嘉誠本來不必死死盯著錢包里那些錢,他的錢已經多到子子孫孫都花不完的程度,96歲的他與其當守財奴,不如多為自己的身后名添彩、為子孫后代積德。

說到底,商道之上還有天道,商業(yè)之上還有道德,商人可以無主義,但不能無祖國!

別忘了,公道自在人心,而人心可保家族長久?。?/p>

大事大義大節(jié)前當三思??!